為什麼說“大學畢業就等於失業”?

小喵音雪兒~吶


大學生畢業即失業根本原因:

1,年年擴招的結果,高校每年招收人數越來越多,市場已經處於飽和,造成大量的人才出現過剩,隨著社會競爭越來越激烈,這種現象將會在今後長期存在。




2,部分大學生在大學裡沒有學到真正本事,大多注重理論知識,實際操作能力差,玩遊戲,曠課,談戀愛者不在少數。



3,個人心態問題,部分大學生眼高手低,高不成低不就,不願放不下自己大學生的身份,不適應社會需求,造成企業招不到人,而大學生又找不到工作,出現這樣矛盾的怪現象,實際上反應了當代供需之間的不和諧。當代大學生找不到工作的原因主要表現在以下六個方面。



a,不願意從底層做起

b,怕吃苦

c,工資低

d,工作環境惡劣

e,對自己所學專業不感興趣或缺乏自信

f,對父母依賴太大,典型啃老族

4,專業不對口,部分專業已經飽和,甚至過剩。



5,很多大學生沒有自己長遠工作規劃,不能堅持自己已有的工作,平凡跳槽現象很多。



6,社會的偏見

有的工作崗位對大學生性別,戶籍,工作經驗上的限制,有的用人單位招聘時強調只招還全國重點大學學生,這給普通大學求職者們增加了難度,設置了障礙。



七,與自己預期值相差太遠。

很多大學生希望待遇是高工資,舒服的工作環境,一旦出現與自己理想相差太遠,畢業後就不願意工作,正所謂“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作為大學生,首先要找好自己的定位,考慮到自己的社會經驗不足,最好放下自己大學生身份,紮紮實實地從底層做起,吃苦耐勞,不要手高眼低,真正學到本事,積累豐富的工作經驗,做一行,愛一行,為自己今後找一個好的工作做準備,所以並不是他們找不到工作,而是沒用他們找到合適自己的工作。


常德石頭


首先,學生自己也給自己定位了,自己知道學了什麼,對將來的工作也有些期望的。很多人學了專業會發現不是自己喜歡的,所以要跨專業就業。但是用人單位考慮的不一樣,現在挑剔的都比較厲害的,而且剛開始的工資不會高,畢竟人還是在工作中自己培養的。這樣就形成了不對等。帶著不同的目的去,雙向選擇很多人就失去了第一次就業的機會了。其實騎驢找馬,先就業再擇業才是正確的選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