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县江塘乡:抗疫不松劲,战贫不停步

疫情防控是特殊考验,脱贫攻坚是时代使命。两个战场,都是硬仗。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今年脱贫攻坚要全面收官,原本就有不少硬仗要打,现在还要努力克服疫情的影响,必须再加把劲,狠抓攻坚工作落实。了解困难群众生产生活需求,精准帮扶力度不减;抢抓农时春耕备耕,确保农业生产不受影响;有序推进企业复工复产,吸纳困难职工群众就近就地就业……这段时间,太湖县江塘乡在毫不放松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时,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各项重点工作,巩固深化脱贫攻坚成果,做到两手抓两不误。

返岗复工,收入来源不能断

“早一天干活就多挣一天钱,我天天守着电话等消息,时刻关注疫情进展。”龙寨村贫困户宗象明原本打算正月十五过后外出务工,但因疫情企业延迟复工,一直待在家。

村干部得知后,第一时间与乡招工办联系,乡村干部陪着宗象明前往园区,为他在宏峰包装有限公司应聘上了一份满意的工作。

太湖县江塘乡:抗疫不松劲,战贫不停步

“我们千方百计对接园区企业,帮农民工特别是贫困户和企业牵上线,在做好防护的前提下,让大家尽快返岗就业。”江塘乡政府乡长张丽娟说,乡里用客运大巴免费送大家到园区应聘。

复工群众出去了,守在贫困户家门口的扶贫车间也要尽快“转”起来。

元宵节刚过,大塘村雷屋组贫困户唐金枝就急着打听村扶贫车间的复工情况。去年,她在扶贫车间上班,收入稳定。疫情下,扶贫车间停工了,唐金枝家就断了收入来源。

“特殊时期,更要保证贫困群众有事做,有收入。”得知唐金枝的难处,村干部马上联系扶贫车间负责人,一起商讨复工方案,重新安排工作任务,让贫困群众在家也能有活干、有收入。 在江塘乡,护林员、保洁员等300多个公益性岗位,给无法外出的贫困劳动力添了“饭碗”;暂时不能外出务工的贫困劳动力被优先安排赴园区就近就业;分时段、分散灵活的复工复产有序推进……抗疫情、保就业、稳收入,绝不能让疫情影响了脱贫攻坚的质量和成色。

产销对接,农业农时不能误

春节前后,正是农产品热销时。今年受疫情影响,五一村芦笋扶贫基地负责人石生武望着销售无门的“蔬菜之王”,急得上了火。

太湖县江塘乡:抗疫不松劲,战贫不停步

“老石,别担心,你的芦笋,我们帮你销。”五一村驻村帮扶干部通过微信公众号宣传和线下“以购代捐、以买代帮”消费扶贫方式,为芦笋找到了销路。

疫情发生后,不少帮扶干部化身网上推销员、村干部当上了农产品物流配送员。畅通渠道、对接产销、用活微商平台,让疫情防得住、产品出得去。

销售难题有缓解,农业生产也不敢误。

太湖县江塘乡:抗疫不松劲,战贫不停步

“这些旱地,今年改造后集中流转起来,由村统一管理发包,即能提高土地利用率,又能增加村级集体经济,一举两得!”在江塘乡潘岭水库后稍,龙山村党总支部书记王育林正与村两委、部分村民代表就如何发挥这块“宝地”最大价值上集思广益,各抒己见。入春以来,龙山村切实谋划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支撑点,积极指导食用菌、蔬菜及小黄鸡基地复工生产,千方百计挖掘新增长点,保证村级集体经济不掉链子。 靠实干解实难,是江塘乡在特殊时期战胜疫情影响的关键所在。

精准施策,脱贫增收不能缓

布谷飞飞劝早耕,春锄扑扑趁初晴。

清早,白云村贫困村民甘成应便来到百果园基地,开始播种今年的早熟桃。

和甘成应一起忙碌的有20多个村民,播种、施肥、修枝……大家戴着口罩,保持着适当距离,熟练地在地里劳作。

太湖县江塘乡:抗疫不松劲,战贫不停步

“大家各干各的,不要聚起摆龙门阵。”白云村村委委员甘正文不时提醒着。为抢抓农时,保证群众增收,村两委早早开始筹划、组织春耕。“目前基地主要是加强春季管理,组织群众除草、施肥、开沟、排水和果树剪枝、上架。况且果园设立10多个公益性就业岗位都是安排贫困户务工,帮助贫困户脱贫增收。一般来说,长年性的务工,每个月基础工资1500元,保证务工20天。超过20天,就按务工天数另外计算,因此有的村民一年能有两万多块钱的收入。”

太湖县江塘乡:抗疫不松劲,战贫不停步

“刚刚脱贫的群众抵御灾害的能力还不强,绝不能等到疫情结束了再来抓脱贫。”白云村党总支书记甘正年说道,两个“战役”一起打,疫情防控不能停,帮扶生产更不能等。

越是特殊时期,越要关注好困难群众等特殊群体。江塘乡安排部署帮扶干部进村入户,及时了解掌握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情况,排查统计受疫情影响贫困户外出务工意愿、就业服务和产业发展需求信息,为无智能手机的贫困学生发放智能手机和流量卡,确保疫情期间贫困学生网上教学不漏一人。

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响鼓重槌,战旗猎猎,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步履铿锵!江塘乡正在以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奋斗姿态向贫困作别,向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阔步迈进。(章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