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國內油價下跌,是輿論因素還是良心發現?

最近國際油價大家也是有所耳聞,主要原因就是在歐佩克會議上,沙特和俄羅斯在減產保價這事上沒談攏。沙特來個清倉大甩賣,導致國際油價一路狂瀉到30多美元一桶。這就相當於我們按照現在油價計算,我家車加一次油,一般在270多元左右。折算一下不但可以買一桶原油,還可以剩下60多元。這錢都讓誰賺去了呢?其實是有本來就是一本萬利的事情,但是因為這些有錢人,不但會賺錢。智商還滿格,非要弄個保護價。簡單說就是,擠牙膏式供應,讓大家吃不飽,但是也餓不死。而得利的就是他們這些產油國了,躺在石油上面數錢。

這次國內油價下跌,是輿論因素還是良心發現?


我和別人的看法不一樣

我覺得這次油價下跌,不應該就是簡單的價格沒談攏。如果我是石油老闆,我會盤算一下,我們的汽油車還有多少年可以蹦躂,自己的原油產量還有多少?估算一下,按照目前的擠牙膏速度,是能賣完石油,就切換成新能源。還是到了2035年之後可能原油再多,都是廢物的壓在手中。如果能接著吵架的機會,能多甩賣點不是更好。畢竟是有著東西,你要有車用才有價值,否則基本就是廢品。

還有就是因為國際疫情的發展,大家都在家待著,至少我們都待了1個多月,都不出門汽油沒法消耗,所以市場需求比較萎縮。加上這次疫情的國際化蔓延,更多的歐洲國家都開始進行出行管控。更是減少對汽油的需求,我覺得也是影響油價的一個因素。當然我覺得沙特一個石油產量佔全世界70%左右的國家,去和俄羅斯這個石油產量只有10%左右的國家較勁,較真打價格戰。是幼稚還是他們另有目的呢?

我們的油價


這次國內油價下跌,是輿論因素還是良心發現?


這次我們一開始興奮國際油價下跌,後來大家發文說,我們國家有石油保護價,低於40美元油價不調成,就是地板油保護價的由來。這樣的文章一出來,迅速點燃了大家對國內一些石油企業的熱情。對他們分紛紛致以誠摯的問候,希望他們能站起來,走得穩,走出去。堅決不能讓我們的煉油企業在虧損了,請外資石油來我們這裡,讓我們給他們上上課,讓他們知道什麼叫給他消費破產了。本來這次油價調整,都基本不抱希望了。大家紛紛都調侃到,這次油價是下跌了,但是油桶漲價了。更有的說,這次石油跌價,但是運費漲了。還有更多的說,我們的油有儲備的價格差,就是高價買進的要消耗一段,其實這樣的邏輯說不通。那是不是可以理解,現在國際低油價進入後,等國際油價漲回去,我們還可以繼續享受幾個月的低油價。因為我們有儲備有價差啊?但是好像不是這樣的,不管怎麼樣。最近發現油價真的調整到5元時代了,這對廣大石油消費者是好事,就是這樣的好事能維持多久。大家也分析一下,這次油價調整,沒有啟動地板油保護價的原因,是我們大家的輿論聲音,影響到定價機構。還是他們自己的覺悟就在那,順勢而為呢?歡迎大家都來說說自己的看法。


這次國內油價下跌,是輿論因素還是良心發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