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到現在還會有人相信房價會跌呢?

大師樂享


你好!疫情影響,短期內影響房地產是直接性的,包括看房人數量、成交量,進而影響房價短期內下行是一種必然的!

從長期看,如果疫情順利結束,成交量也需要有有一定的短期內回補,而且民眾資產與收入有一定的受損就會把購房時間後置或直接取消,但是等經濟秩序恢復,房價總體而言仍有溫和上漲的空間,其中主要還是要看二三線城市的概況。

總之,房地產當下,房價不變是美好預期,短期是有下行壓力,長期有溫和上漲的空間。

首先,因地制宜,因城施策的靈魂調控維護經濟與房價的平穩運行,堅持房子不炒,這是國策。

疫情逐漸在全球肆虐,經濟的影響是巨大的,房價未來的走勢存在多種可能性,絕對不會是那種全然線性的,毫無波動的。

2003年,全國房價收入比降到歷史低位的6.6,但18號文件明確房地產地位,在2004到2005年迎來報復性增長。

2003年前,房價年均漲幅大概在5.5%,收入比都是維持在6%以下,疫情過後刺激經濟的文件隨後進入上漲的快車道,10%的上漲都是屬於正常的。

而這次的新冠疫情,2019年12月發展,1月開始逐漸爆發,病毒傳播性更強,隱匿性更高,還好我們反應快,防護很堅決,普通民眾對疫情加快結束信心十足。

但是我們需要警惕的是,當前GDP年增長是9%,當下是6%,可是我們的房價還沒有那麼高,房貸佔貸款總額的比重也沒有那麼大。

根據中國人民銀行發佈的《中國金融穩定報告2019》,截止2018年末,我國住房貸款餘額47.9萬億,同比增長18.2%,住房貸款餘額佔全部貸款餘額的為35.1%,同比上升2.8個百分點。

在這種情況下,房地產不斷推出的政策都是穩定房價,比如:

限購、限售、限貸和限價;

控制資金流入房地產,嚴查首付貸的違規銷售現象;

打壓學區房、鼓勵租房,變棚改為舊改;

哪個城市漲得快,就約談哪個城市並出臺調控政策等等。

因此,即使當下疫情結束後,即使全國有各種利好政策出臺,也是會盡量避開房地產,導向刺激第二產業的製造業,以及第三產業等,只要市場有錢,自然就是間接提振房地產。

因此,房價不可能有2003年的政策以及上升速度,畢竟當下市場與國策,還是仍然堅持房地產的房價增長,可以是間接性的、溫和的上漲。

其次,從房價的分城市分區域看,一線城市房價不能上漲,但是二三四等線房價仍有上行空間。

目前,北上廣等一線城市肯定不能依賴房地產,房價基本沒有什麼上漲的預期。

一線城市也是中國經濟的風向標,房價的漲跌關係到國家經濟的發展與穩定,不會單純的只是全部由市場經濟規律這個無形的手直接決定的。

比如北京就出臺了商住限購,首付比例調整,嚴查假離婚等各種延續性的政策,而且還有土地政策釜底抽薪的調整,對房地產企業,土拍准入門檻提高等等。

因此,一線城市得房地產,無論是遠超其他城市的單價,甚至是遠超其他國家的房價收入比等,看看這些調控政策都是指向:

  • 一線城市房價,不能再上漲!!!

可是,二三四等線城市呢?目前都是採取各種各樣的人才政策,包括零門檻落戶、房租補貼,購房補貼,半價買房等,其實都是一種搶人大戰。

在這種大環境下,這些城市最吸引人的就是更高的薪酬,無限的發展空間與可能性,以及嚮往的美好生活等。

只要搶人大戰成功,經濟上行空間釋放,城市發達了,市民有錢了,擁有10%的房價上漲空間就是擺在那裡的。

因此,在這個寒冷的冬季,我們要準備好子彈去迎接疾風,懷揣夢想希望去迎接春天,關鍵還是讓資產不斷的綻放,廣積糧高築牆,能夠防禦下一個黑天鵝或寒冬經濟。未來的國內經濟與市場空間仍然很大,房價與經濟保持平穩運行,自然就會🈶️上行空間的可能,這就是我的觀點,謝謝!


醉井觀商


我有個朋友,做水電的,挺掙錢的,因為生了二胎,去年買個新房,110萬,自己湊了40萬,貸了70萬,(關鍵是他現在住的房子貸款還沒還完),每天睜開眼就要考慮還貸的事,這次疫情,遲遲開不了工,他老婆幹保潔的,也沒活,又得看孩子,現在他真的後悔了不該買房,關鍵是賣也賣不上價,他告訴我實在撐不住了就只能賠血本賣了,總不能不生活吧!這次疫情把很多像我朋友這超前消費的人打回原形。山東威海這前幾年一直6千左右,很穩定,自從恆大等央企一進駐就一路狂奔至1萬2到2萬,現在老百姓兜裡都掏空了,從去年下半年房價開始回頭,這次疫情過後很多發熱的頭腦開始冷靜,歐洲人吹噓自由人權那是他們的人死的不夠,我們的房價不落,那是因為國家開發商和老百姓的資金鍊沒斷,這絕非長久之計。


悠然見南山221


首先,房價絕不會跌。其次,房價會向一線城市高度集中。

為什麼房價不會下跌呢?

房子是什麼?商品。房價一定會上漲。為什麼?1.成本的上漲。人工,材料,設計費等一系列原料以及固定成本的上漲。房價下跌會導致農民工收入降低,失業率高漲,社會會有不安定因素。其次,採砂權,水泥,混凝土的生產權不斷的集中或者叫取締。那麼這是在變相的限制原材料的生產。2.關鍵問題,土地拍賣價格的上揚,開發商的審核,原來的可以預售,甚至貸款拿地,貸款施工,現在,各項政策的加緊,提高門檻實際變相的降低產量以達到大進小出,讓大型企業進入,踢出小開發商,大企業抗風險能力強。可以進行更長週期的資金週轉。這是從成本的角度,就是成本在上漲,那麼商品售價一定會上漲。

其次,從供求關係來講。各項政策,從限購令,二套房貸款利率,稅金,搖號,幾年以上社保等各地政策來講。這是提高購買門檻,但是銀行的貸款政策又沒有收牢。這其實是變相的進行供求關係的操控。簡單說,你當地房子馬上要限購了,要出臺政策了,你這時又猶豫不決買不買。一聽說,肯定馬上入手。甚至,從國情來說,限購政策往往是限的沒能力買的。有能力買的這點政策還能擋住?

最後:土地作為房價的直接因素,又是不可再生資源。用一點少一點,從這點來說,怎麼會跌價呢?

另外一點。為什麼向一線城市高度集中呢?房子是做什麼的?住的。為什麼要住呢?很簡單,要工作,孩子要上學,要娛樂,要購物,要社交。這些都是建立在有落腳點的基礎上。一線城市有更多的就業機會,更多的崗位,更好的教育平臺,更多的大型娛樂,購物等設施。大型公司要在大城市才有高科技人才,大型廠房在大城市才有更多的適合勞動力,甚至產品的運輸,集散成本,那麼小城市將面臨沒有就業崗位,沒有好的教育,醫療,娛樂等設施。向一線城市集中是自然演變的剛性需求。

最後添加一點,貨幣作為一種價值的體現。現在所謂的降價其實很大一部分是貨幣的貶值,並不是價值的下跌。所以說房子是資金的蓄水池。


藤谷俊


這個問題是一個思維偏失,房價跌其實有兩種理解方式,第一種是價格下跌,第二種是價值下跌。

價格下跌是直觀的,價值下跌就好比鈍刀子割肉,能感覺到但有很難說的清。

相信價格下跌的傻子,這裡面牽涉到太多核心東西是發不出來的,只能說點表象,恐慌性拋售導致崩盤和銀行貸款巨量違約,而我們錢價值並不是我們自己說了算,所以最後為天坑買單的人不是我們自己。

而價值下跌,這個就比較玄妙了,每年有通貨膨脹,這個實際肯定比公佈的高,可以參照最低保障類的提高來推算大約的數值在7.5以上,而且這裡面有很多玄妙的東西可以玩,並且參照的標的不同可以得出不同的真實數據,但是我們可以舉個例子來體會一下。

比如上海中環的房子5萬一平,一套400萬是現在的市場價,現在人均月收入一萬,中位數可支配收入小於5000。二十年後,房子依舊5萬一平,一套400萬,但是人均3萬,中位數可支配收入2萬,那麼這房子貶值率就出來了,相對的就等於在不停的降價,區別在於最終買單的人不同,在保持價格不變的情況下貶值不會造成恐慌性拋售,因為不直觀,而繼續持有房產就會不停的還貸,20年就算沒還完也還還的差不多了,但是你把銀行的天坑補上了。

這個對於上面來說是最好的結果,但是房產大量鎖死了流動資金,對商業和製造業形成巨大沖擊,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日本九十年代的危機,而最反面的就是200幾年的俄羅斯,所以失敗的路肯定不會走,但是崩盤是上面買單,所以可能會有中間路,價值和價格一起疊,但這裡面有平衡點,這個屬於宏觀調控,大量分批吃進房產是可以轉換處理的,比如改建養老院,康復中心等,太多就砸手裡了,分批就可以把不良資產變成優質資產,而再怎麼加快資金流向主導,也要十年左右,而目前有一億多適齡未婚和大量單身,這些都是必須要宏觀調控的,所以不排除相對穩定的情況下大幅度調整,但是崩盤或者大量貶值是不可能的,前者代表本國經濟後者代表國籍地位和影響力,至於其他方式有幾種,不過不確定,裡面也很微妙,不好多說。


饕餮大豬


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

一二線的房子不會跌,或許還會漲!

三四線穩著不錯了!

四五六跌那是必然的!

不要說城鎮化,看看鄉下,還有幾個年輕人?

城中該買的已經買了,買不起的還是買不起!

我同事15年買了一套房,清水房,55W下來,現在掛中介,告訴他成交價在62W!

這就好比以前的冰箱彩電電話!普及後,現在就白菜價!


吃飯不用付錢


看到你的問題 太巧了 我有一個朋友,去年買了一個門市房 本金加過戶費一共200萬左右 去年能租到8萬一年 但今年疫情這麼長時間了 現在租金下降到6萬左右 因為他買門市的時候貸了不少款 現在這種情況還款吃力 所以想把兩個住宅賣了還貸款 已經掛到網上出售 也巧今天晚上我給他打電話問 你的那兩套房賣的怎麼樣了 結果他說 年前到現在一個買房的電話都沒接過 接的都是房產中介的電話 好多房產中介在幫他賣 年前到現在賣了快4個月了 一個看房的都沒有 也沒接過一個真正買房的電話 所以說 這房價跌不跌誰都清楚 你們說這樣的真實情況 房價會長會跌 不用我多說 哈哈有些人不想承認現實而已 因為他不止一套房[呲牙]


牧人小果


我買了一塊地90平方81萬,建設6層半(大概650平方),平攤下來每平1246元。建設的成本費用要1280元每平方(框架式)。算下來是每平方是2500多。在一個三線城市的二環內,城中村。一樓可以當商鋪,二至五層出租房,六層+半層自己住。附近的小區房價大概是8000元每平。就算房價跌到4000元我也不怕(再跌就成本了)。


KK大叔149005254


一線城市應該不會降價!我是山東棗莊的!我們這房子基本沒多少人住!整個城市也沒多少人!全山東省gdp倒數第一!房價定價13000一平方! 房價漲錢也好,降價也罷我沒有購買的打算! 我忽然想起我朋友說的一句話很有道理!願意花80萬買豐田阿爾法的人他不在意在加價四十萬! 再貴的房子只要有價總有有錢人能買的起!對於我這種窮人來說, 漲價掉價毫無意義! 無需求!


農村的小徐


簡單說一下自己的理解吧,我是山東淄博的,年前剛賣的房子,現在流程還沒有走完。去年下半年我們小區的房子價格就已經降了,因為周邊多了幾個新小區,而且房價都不高,我們小區作為二手房出售的話價格自然而然的就不會太高。年後聽說我們小區價格好像又便宜了,還是挺慶幸年前出手的,畢竟說實話誰不想把房子賣個好價錢呀是吧[耶]。本來打算賣了這套房再買新房,現在我們想再觀望觀望等等吧,看看今年我們這邊房價會是個什麼形勢。如果能降便宜入手當然最好,如果趕上房價漲,那咱也沒辦法,誰讓咱運氣不好呢是吧[呲牙]。

總之就是一句話,手裡有房子的都不希望房價會降,手裡沒房子的都不希望房價會漲,是吧


奮鬥的小雞蛋


我們這裡,三線半的城市,我們小區的房價這幾天降了一千五左右,去年是九千,今年是七千五。說實話小區的入住率不到一半,我們16樓兩頭的大戶都在空著,我們住了六年鄰居一直都是毛坯房,估計是當做固定資產保值的,同樣的現象整個城市很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