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喜歡畫畫,有必要報個美術班嗎?

用戶7843070282728


如果有合適的老師引導,孩子肯定更有收穫。怎樣選擇好老師呢?簡單的說,要看老師的教學內容裡有沒有“美學引導”。

美術老師的教學,應該分為兩方面:內容引導和美學引導。內容引導就是畫什麼,畫中出現什麼形象,有什麼事件情節。美學引導就是怎樣能畫的美、畫的漂亮。作為專門的美術課,美學引導尤其重要。

內容引導方面,語文老師都能做,甚至比美術老師做的更好。我女兒現在小學一年級,老師就經常留一些故事、童謠、古詩配畫的作業,在講解內容、引發聯想部分做的非常好。

美學引導部分,就是如何用畫面元素構建出美學規律,使孩子能夠接觸到多種美學規律、擴展專業眼界,這才能達到美術學習的最終的目的——培養孩子的審美素養,提高欣賞美、創造美的能力。這不是對孩子進行單純的知識性的灌輸。能背誦出三原色、對比色、鄰近色這些專業詞彙,能認出多少世界名畫,這些都無助於審美素養的提高。

下面幾幅畫是我學生的作品,主題是《餐桌設計》,這節課的重點不在於主體物是什麼,而是在練習色彩搭配,要求學生只使用3-5種顏色完成整幅畫的色彩。雖然有的孩子不理解“為什麼這幅畫只能用三種顏色”(套色的運用),但是畫完以後,孩子也會被自己畫面呈現出的“美”所感染。在孩子能夠完全獨立構思之前,老師要給孩子多創造感受美學規律的機會,才能打開藝術思維的侷限。(學生年齡:前三幅5-6歲,後三幅7歲以上)


總體來說,目前社會上美術老師教學最大的缺失就是美學引導方面的。想孩子學畫有收穫,還是要仔細考量一下老師的教學能力的。不過,家長自己先要接受這兩點:

1、並不是畫的越“像” 越好

美術學習最大的誤區是以“像”為好。的確有很多優秀的寫實藝術作品存在,但這只是藝術的一種表達形式,不是藝術的全部。

2、美術不是一門輕鬆的學科

美術是一門動腦重於動手的學科。美術作品從開始到創作完成,需要大量思考、需要專注與堅持,是人的觀察能力、邏輯能力、全局控制能力、審美等綜合素養共同作用的過程。美術不是調劑繁重課業的輕鬆學科,“快樂學習”不會存在於任何一門學科。

美術能提高孩子的審美素養,同時能帶來綜合能力提升。長遠看來,無論孩子今後選擇什麼專業、從事什麼職業都會從美術學習中受益。只要孩子不反感繪畫,都建議家長用心為孩子找到適合的老師進行美術學習。


藝術的童年


這個絕對有必要。因為我深有體會,我丫頭今年七歲剛上一年級,可能是天性使然吧,她天天喊著要畫畫,最後就給她報了個畫畫班。下面我說說我的一些感受吧。

一,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們可以談夢想了。記得我小的時候,家裡條件不好,一日三餐都是個問題,更別提別的了,所以那個年代談興趣,談夢想都是痴人說夢。可是現在不同了,祖國強大,人民富裕。我完全有能力給孩子提供更好的平臺。

二,你可以沒有錢,但一定要有一技之長。從我出社會到現在幾十年間,讓我深深悔悟的就是沒有一技之長。因為沒有什麼技術,我只能下苦打工,到頭來自己受盡了折磨,身心疲憊。悔不當初學個本事,再回首已是不惑之年。

三,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現在城裡的孩子那個不報幾個興趣班,大家都在擠破頭的送孩子到各種學習班,雖然國家三令五申給孩子減負,可是經歷過生活之苦,我們更擔心孩子將來受更多的苦。

四,國家提倡祖國的花朵要德智體全面發展。學習畫畫能陶冶情操,培養孩子的審美,激發孩子的想象力和創造性。

以上幾點個人想法,希望能給你一些思考。謝謝。


站上鐘樓看雁塔


任何興趣都需要報班,除非自己家長是專業。我曾經從晚上買了很多畫畫、手工的教程,想著自己教孩子,後來發現不是那麼回事。雖然自己也能學什麼教什麼,但是有句話叫做“是騾子是馬拉出去遛遛”,發現跟人家比完敗。為啥呢?後來我思考,原來人家那是一整套的教學體系,如果想學得更深刻成為特長,還得找個好師傅。


御花匠



咿哚愛影視


我覺得這個問題就和“我喜歡做飯,有必要考個廚師證嗎?”一樣沒有糾結的必要。



孩子的興趣愛好值得鼓勵。

興趣愛好是走向成功的重要因素。很多名人之所以能取得成功,離不開興趣愛好的指引。喜歡畫畫是一個不錯的興趣愛好,既能陶冶情操,也能提高審美,如果孩子有這方面的天賦,家長不妨給孩子報個美術班,正兒八經地培養一下。當然,僅僅作為興趣愛好的話,報個美術班也不錯,畢竟“美術”也是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



不要被功利主義牽著鼻子走。

還是回到上面提到過的,“我喜歡做飯,有必要考個廚師證嗎?”把“喜歡”和“考證”聯繫起來,無疑是受了功利主義的影響。本來做飯是出自內心的喜歡,是一種放鬆、休閒,我在喜歡“做飯”這項活動時,單純是喜歡把蔬菜變美食、把普通變美味的過程,是喜歡別人嚐到我的菜時開心的樣子,倒不是為了把它技能化,靠它去拿個名次,闖出什麼名堂,如果是為了後者才喜歡,那就不是純粹的喜歡,而是為了圖謀。



讓孩子做他喜歡的事情,是父母送給孩子最美好的童年禮物。

如果家庭條件允許的話,可以給孩子報個美術班,如果堅持不想給報班,也儘量不要用難聽的話去打擊孩子。作為成年人,大概沒有人再比我們理解“求而不得”的那種遺憾、後悔有多難受了。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家長不但要考慮孩子將來好不好找工作、掙多少錢這樣的事,最好也考慮一下孩子的心理世界是否滿足、快樂。

總之,把簡單的事情簡單處理,讓快樂的事情充滿快樂。


雙子說


你好,我的孩子學畫畫就是從喜歡開始的。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為孩子打開了藝術的大門,但是,這只是開始,想要把興趣轉化成特長,需要家長和孩子的堅持,這份堅持只靠喜歡是難以走的好,走得遠的,其中有太多枯燥乏味的基本功練習,還需要一點點天分,光陰有限,做好準備,再出發,堅持之後必有收穫!



微言自樂


在你經歷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如果孩子喜歡的話,我建議可以去報個美術班,以下幾點是個人總結出來的經驗你可以參考一下

1美術可以鍛鍊孩子的感知能力

2美術是孩子觀察世界最直接的一種活動

3學美術可以增長孩子各方面的知識,美術學習會涉及多個領域的知識

4學美術可以鍛鍊孩子的手腦協調性,用雙手創造出屬於自己的作品

5學美術的過程中可以培養孩子的想象力、專注力和創造力

6學美術需要自己準備繪畫素材,充分培養了孩子獨立思考的能力。

以上幾點你可以參考一下,希望可以幫到你





柑子小哥


如果一個孩子說自己喜歡畫畫,那麼他是否有繪畫天賦就不重要了,因為喜歡就會讓他堅持去做一件事。就算是有天賦的畢加索,也需要後天不斷地努力才能成為這個領域大師級人物,而且我們認為畢加索有天賦也是因為縱觀了他的一生才得出的結論,我們永遠不能夠預測一個人的將來會是什麼樣。

所以,作為家長,我們需要做的是發現孩子的喜好,提供客觀條件,而不是在孩子沒有開始之前就預測到他以後能否有如何的成就。

如果一個家長太追求孩子在某一方面是否有天賦時,孩子做出嘗試,失敗了,就會拿“我沒有這方面的天賦”做藉口,常見的便是孩子說自己在學習這方面沒有天賦,所以學了也沒有用,他們並不知道,勤奮可以解決沒有天賦的問題。

對於藝術的認識誤區:

大多數家長在觀察孩子是否有繪畫天賦時,都會看自己孩子畫得像不像,而這個判斷標準已經是對藝術的偏見了,對於幼兒園的孩子來說,繪畫的目標從來不是畫得像不像,而是他們能否通過繪畫這種特殊的符號語言,來表達他們的所思所想。

隨著藝術的發展,畫得像已經不再是畫家的追求了,因為畫得像只要通過一定的訓練就可以達到,但那樣的作品只是一個空殼而已

這就像一個美女在你眼前,你會因為她的美貌而驚豔,但你不會對她持續地感興趣,因為你知道,有趣的靈魂才是最重要的。

我們也要學會接受和尊重孩子的繪畫方式,不要說“這樣畫不好看,不像”或“用這個顏色不好,不漂亮”等,因為這樣的語言太過武斷和絕對,傳遞給孩子的概念也太過狹窄。




綠茵下的一束陽光


我感覺還是有必要報的,繪畫班可以豐富孩子對色彩的感知,讓孩子在繪畫的過程中大膽發揮想象力,按照自己的興趣、意願隨意塗抹顏色,這個過程對於孩子來說,是一個享受的過程,同時,孩子也容易陶醉其中;

現在6歲之前的繪畫班,都是主張開發孩子的創造性思維,並不是教授孩子技巧性的東西,這樣,在繪畫學學習的過程中,不但可以啟發孩子的想象力,還可以讓孩子根據自己的理解來通過色彩展現出來;孩子對色彩的認知可以通過繪畫來實現,同時,色彩的搭配和配色,調色,都需要不斷嘗試才能形成概念,學習過繪畫的孩子和沒有學習過繪畫的孩子,在面對需要畫圖和塗色時候,差別就體現出來了;

我女兒幼兒園讓孩子根據自己的想象力塗色,大班幾個孩子拿到風箏和顏料工具後,都不知道該如何著手,亂塗,而我兒學習繪畫,自己拿著風箏和顏料就開始自主塗色了,並且色彩搭配的很合理漂亮。老師還特意告訴了我說她有這方面的潛力!



可愛多的背影


這個要看孩子的情況,所有的輔助教育,都要綜合考慮是否對孩子長遠有益,比如報美術輔導班,任何事都需要前提,我們可以看看孩子有沒有關於美術方面的夢想,沒有可以激發引導一下,當孩子當下的行為有了目標,孩子會更投入受益更多!這個時候可以結合孩子的意見要不要報美術輔導班深度學習,並且告訴孩子要做好合理吃苦努力的準備!那麼孩子願意接受挑戰自己,那就可以嘗試報班,過程中需要適度引導孩子堅持完成一件事的態度,但報輔導班千萬不能變成一種父母自作主張的決定,沒有前提條件一系列思想和態度的準備,可能輔導班不但花了錢沒有好結果,可能變成孩子的一種壓力和負擔,這種壓力和負擔在孩子沒有準備好的情況下,會給孩子帶來挫敗感!到底是父母的問題,還是孩子的問題,還是輔導班的問題,就說不清楚了!實際上:父母給孩子做任何一個決定,都需要主觀前提和客觀因素!好了,希望可以幫到有需要的家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