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航空股“腰斬”套牢巴菲特,政府救助計劃能否奏效?

2008年9月底,“股神”巴菲特“抄底”高盛(GS)之後,兩個月內高盛的股價一度“腰斬”;而時隔近12年後,巴菲特在2月底“抄底”達美航空(DAL),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航空股也全面“腰斬”,3月18日達美航空大跌近26%,報收23.49美元。美國對航空業的拯救計劃能否奏效?國際油價跌破30美元/桶,美國頁岩油氣相關產業債務問題業讓人擔憂。

就上述問題,第一財經記者採訪了美國蒙茅斯大學(Monmouth University)經濟學教授理查德·羅伯茨(Richard Roberts),理查德·羅伯茨曾在2008年金融危機期間擔任美聯儲風險信貸總監,並出版了《手持柴火的滅火人:美聯儲》一書。他認為美國不會讓大型航空公司破產,不過頁岩油氣產業方面,實力較弱的企業會面臨破產。

美國政府會拯救航空產業

第一財經:達美航空股價已經腰斬,巴菲特的“抄底”並不順利,今年整個航空業產業面臨危機,債務上的問題會不會引發嚴重衝擊?

理查德·羅伯茨:對巴菲特來說,“抄底”可能是一個明智的舉動,但對於普通投資者而言卻不是。要能成功預測市場最低點,要能知道何時能成功控制住疫情對美國企業界的影響,而這一點目前沒有人知道。

航空公司最初要求聯邦政府提供約500億美元的援助,相比之下,美國政府在2008年金融危機期間,動用了500億美元救助通用汽車(GM),其中大部分已經償還。

根據我們的資產負債表和當前的危機,如果想維持旅行基礎設施,航空公司必須獲得政府的援助。航空公司知道這一點,就像2008金融危機期間的大型銀行一樣,如果情況變得非常糟糕,他們可以依靠救助。這是道德風險的另一個經典案例,美國不會讓大型航空公司破產,而航空公司高管也知道這一點。航空業一旦崩潰,將使得近一百萬人失業,並摧毀美國幾乎所有的長途旅行基礎設施。

第一財經:參考2008年的做法,你認為拯救航空業要怎麼做?

理查德·羅伯茨:在過去十年中,美國航空公司將90%以上的現金利潤用於股票回購,以回饋投資者和他們自己的高管,後者的薪酬通常與股票掛鉤。換句話說,航空公司將很少的利潤留給“雨天”。

但是,新冠病毒危機不僅僅是“雨天”。我建議,救市必須是有條件的,必須要求航空公司將利潤保留在銀行中。這是2008年危機後對汽車製造商的要求,福特汽車(F)現在有近500億美元的儲備金,以備下次發生這種情況時使用。這次的疫情大流行是個意外。下一次就不是意外了。如果我們要求普通美國人儲蓄,那麼大型的美國公司也應如此。

波音(BA)對美國旅行基礎設施並不那麼重要。在新冠病毒疫情發生之前,波音就已經瀕臨破產,政府沒有必要介入以防止這種情況的發生,儘管政府應該為波音及其員工提供幫助。

油價大跌或導致頁岩氣產業債務危機

天然氣出口商Cheniere能源(LNG)等企業股價大跌,跟航空產業不一樣,理查德·羅伯茨認為頁岩油氣產業方面,將會面臨一定的債務危機,弱勢企業會被淘汰。

第一財經:此輪油價大跌,對美國頁岩油氣產業的影響如何?會不會也有類似航空產業的債務問題?

理查德·羅伯茨:與歐佩克/俄羅斯有關的油價暴跌,無疑將影響美國的某些生產商,頁岩氣產業會面臨很多的破產,在一個自由經濟市場,這是很正常的。過去這些企業之所以會存在,就是因為美聯儲的貨幣寬鬆和低利率政策,政府應該讓自由市場發揮作用——一些較弱的生產商將會並且應該倒閉。但是,在此之前,政府應協助受疫情影響的所有企業。

第一財經:美國中小企業債務的問題,對美聯儲等監管層來說,有什麼辦法解決?這樣的債務問題跟2008年10月有些什麼不同?現在美國的銀行業資本充足率依然比較高,應對危機會不會從容一些?

理查德·羅伯茨:中小企業債務危機起源不同但相互交織。當前是一場醫療危機,已經使美國相當疲軟的經濟從衰退的懸崖跌落。美國經濟比大多數人預期的要差,也比數據顯示的要弱。正是因為美聯儲為應對2008年金融危機採取了充滿誤導性的長期寬鬆舉措,從而引發不當激勵和不良投資造就了美國經濟的今天。不過,美國的銀行現在狀況比2008年要好。然而,在深U形的衰退中,改善了的資本和流動性水平很快就會消失,這就是我所一直預測的衰退類型。

政府將致力於協助受到負面影響的任何企業和員工。一旦我們度過了危機,就應取消所有政府援助,並應允許市場運作。我們對上一次危機的應對措施所面臨的問題是,我們在經濟衰退後的六年裡繼續進行寬鬆政策,使美國經濟充斥著不良投資,這些投資是今天危機的背景,並助長了這場危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