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日記|隨州凱旋之日,我願再戰武漢

3月19日,星期四,湖北隨州,晴。

戰

當我在新聞中看到第一支援助武漢的醫療隊出發時,頓時熱淚盈眶,使命感油然而生,希望自己也成為他們當中的一員,希望穿上白色戰衣到前線去救治重症病人。我把自己的想法跟家人溝通,我的父母以及同在醫院工作的妻子表示了擔心,但堅決支持我的決定。於是我在科室、醫院平臺報了名,請戰奔赴前線。

2月17日,我有幸成為了我院援助湖北隨州醫院隊49人中的一員。出征儀式上,我舉著隊旗,感覺像是在戰場上高舉衝鋒戰旗,那首詩句浮上心頭,"只解沙場為國死,何須馬革裹屍還。"當然,詩句是情懷,我們必須全部安全歸來才能叫勝利!

到了湖北隨州後,我們進行了嚴格的集中培訓,然後在指揮部的部署下,各自前往入住醫院。我來到了廣水市第二人民醫院,這裡有3個新冠肺炎患者的收治病區,我們隊伍整體接管了第二病區,病人數20個左右。按照隨州指揮部要求,重型及危重型患者,需第一時間轉到隨州市集中搶救,所以我們病區的病人症狀相對較輕。到了病區,我們對佈局進行了討論,並在現有條件下重新佈局,使清潔區、半汙染區、汙染區規範分開,減少醫院人員被感染的可能。另外,我們深刻地感受到了來自各級政府部門、社會愛心人士還有我省的大力支持,防護物資充足,生活物資充足。

一週時間裡,很多事、很多人令我感動。病區的原班工作人員,他們已經連續奮戰了20多天,他們樂觀、熱情、敬業的精神感動了我。我們初來乍到,對工作流程、信息系統不熟悉,他們留下來陪我們一起工作,指導我們,不分晝夜,我想對他們說:"戰友們,辛苦了!"病區裡30多歲的李女士老家是贛州市蓉江新區,她出嫁時這裡屬於南康。嫁到隨州,多年未回老家了。大家很興奮,病人看到我們也很興奮,她的病情已經明顯好轉,接近治癒了,她用南康話激動地跟我們說話,還表示疫情結束後要坐高鐵回家鄉。"嗯,李女士,家鄉的巨大變化值得你回去看看。"有一位80多歲的老奶奶,她的病情屬於輕症裡偏重一點的。大家都比較關注她的病情,交班時重點交接。老奶奶聽不懂普通話,於是,大家學了一些隨州話與她交流。有一次陪同幾個病友做CT的時候,老奶奶走得特別慢,於是,我陪著她慢慢走,沒想到,其他的病友也一起放慢了腳步,陪著老奶奶一起走,並且相互鼓勵。在困難面前,我們的自律性、包容性真的提高了。我身邊的戰友,護理隊的姐妹們,她們懷著使命感來到隨州,剪短了心愛的長髮,做著比我們醫生更大強度的工作,我們由衷地為她們感到驕傲,為她們心疼。

援助隨州,昇華了我對醫生職業的認識。醫生不是一般的職業,我們是戰士,戰士就不能當逃兵。有些精神,早已經融在了白大褂上;有些字眼,早已刻在了心靈深處。戰鬥,就是戰士的職責;支援,我們就是履職盡責。今後,在面對危重患者及家屬時,我可能會多問問自己"還能再做些什麼";可能會對社會的不理解說一聲"我們會努力做得更好";感到辛苦和勞累時我會對自己說"我愛這份職業"。

隨州的疫情在大家的努力下得到了很好的控制,相信大家能早日凱旋。隨州凱旋之日,我願再戰武漢!

(黃振飛 江西省第八批援助湖北醫療隊隊員 贛州市人民醫院重症醫學科主治醫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