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寨溝縣對留守農民工“定薪”+“定心” 讓鄉村振興成為脫貧增收“穩定器”

在九寨溝縣白河鄉太平村二組農田裡,村民劉剛和王國靜正在用農用旋耕機犁地,20餘名村民分成兩隊,撒油菜籽、施肥、蓋土……大家忙得不亦樂乎。

九寨沟县对留守农民工“定薪”+“定心” 让乡村振兴成为脱贫增收“稳定器”

太平村兩面環山,除了山腳散佈的小塊平地,種莊稼就等於“靠天吃飯”。如何讓老百姓增收致富,白河鄉決定走鄉村振興之路。 鄉村振興,產業振興是根本。產業振興,關鍵要有項目。在種植油菜花之前,產業曾是太平村這個山區最頭疼的問題,村裡沒有其他的產業。白河鄉決定把太平村的205畝土地流轉出去,以盤活土地資源,招商引資,通過市場來帶動產業發展,白河鄉成立了幽谷美地旅遊開發公司,通過招商引資與白河生態旅遊開發公司合作,共同打造太平村農旅產業園區項目,而種植油菜花就是該項目的一期工程。

九寨沟县对留守农民工“定薪”+“定心” 让乡村振兴成为脱贫增收“稳定器”

“按照產業興旺的要求,白河鄉立足農業,通過集體經濟、產業扶持、群眾參與等方式,在太平村構建農旅產業園區,打造觀光體驗農業,來帶動農業產業的不斷髮展興旺。”白河鄉黨委書記澤仁機說,今年白河鄉正在爭創鄉村振興省級示範村,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建設生態宜居美麗鄉村,緊扣產業興旺,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提升全域旅遊品質。

九寨沟县对留守农民工“定薪”+“定心” 让乡村振兴成为脱贫增收“稳定器”

受疫情影響,為了讓白河鄉留守的農民工在家門口務工,白河鄉太平村在該項目的實施過程中,選擇了附近幾個村莊的農民工就近就業,優先選擇貧困戶和就業困難人員,採取“定薪”+“定心”的方式,幫助群眾增收。 “實行‘地塊試’作業,太平村分了四個組,每個組人數不一,並根據每天用人需求選擇不同組的人員完成,儘量讓每個村民都能夠參與其中,掙得工錢。”太平村村委委員楊天祿說道,貧困戶全部納入其中,普通工每天工資100元,技術工150-200元,目前解決該村150餘人就業。

九寨沟县对留守农民工“定薪”+“定心” 让乡村振兴成为脱贫增收“稳定器”

太平村二組貧困戶黃貽貴是塗料工,受疫情影響,無法外出,成為了留守農民工。現在他參與了種植油菜工作,“能夠在家門口就業,很不錯,還可以照顧兩個孩子,監督他們做作業,我很知足。”

九寨沟县对留守农民工“定薪”+“定心” 让乡村振兴成为脱贫增收“稳定器”

據瞭解,該項目還將緊緊圍繞金絲猴元素為中心,二期項目將會種植以桃樹為主的經濟林木。而油菜花的種植無形之中開闢了發展產業的新思路,也讓這裡成為眾多農業、文旅項目的集中地,進一步為產業振興紮下發達堅固的“根系”。

九寨沟县对留守农民工“定薪”+“定心” 让乡村振兴成为脱贫增收“稳定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