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拐點尚早 有色恐將繼續下行

疫情拐點尚早 有色恐將繼續下行

外匯天眼APP訊 : 受外圍市場暴跌影響,國內市場恐慌情緒升溫,前期表現相對抗跌的有色金屬也難以再獨善其身。3月18日午後,國內有色期貨市場上演“集體跳水”,其中滬銅主力2005合約、滬鉛主力2005合約、滬錫主力2006合約跌停,滬鋁、滬鋅、滬鎳主力合約也分別收跌3.49%、4.92%、4.51%。

“事實上,面對海外疫情大流行和全球經濟衰退風險急升,各國央行單純的流動性刺激政策正面臨結構性失效,且難以解決市場當前面臨的結構性脆弱和疫情危機帶來的癥結,在流動性陷阱愈發顯著的當下,各類資產遭遇更廣泛、無差別的拋售。”國信期貨有色金屬分析師顧馮達向記者表示,近期無論是基本面韌性較強的國內A股和有色金屬市場,還是避險屬性較強的貴金屬市場,都出現了抗跌性顯著削弱的情況,市場正從基本面定價轉向恐慌模式下的拋售換現。

金瑞期貨有色研究員高維鴻告訴記者,從目前情況來看,突然出現多品種跌停超出市場預期,但下行的趨勢及幅度符合當前疫情造成的影響。他表示,有色整體暴跌的主要原因仍來自海外疫情不斷髮酵對經濟的悲觀預期。自海外疫情暴發以來,資本和商品市場雙雙崩盤,疫情蔓延迅速,尤其在歐美等發達國家的廣泛傳播,使得市場對於宏觀經濟預期不斷下修,儘管不斷有國家效仿中國加強管控,但受困於文化和制度問題防疫效果大打折扣,且中國也將面臨越來越大的輸入性壓力。

短期來看,他認為海外仍難迎來疫情拐點,從部分國家經驗來看,疫情在採取嚴格隔離措施後需要2—3周見頂,但目前海外國家實施難度較大,且不同區域存在差異,全球疫情控制難以同步,需要更長時間才能夠見頂,對宏觀經濟的負面影響將持續加深。在這樣的預期下,各個商品需求繼續下調,價格也將繼續下移以出清與修正後的需求匹配的產能。總體而言,他認為海外疫情拐點來臨之前,有色商品仍將承壓下行。

以銅為例,2020年以來銅價就持續下跌,但相對其他風險資產仍表現出抗跌性,但在3月18日,隨著全球股市的進一步下跌,滬銅午後直接跌停,創下2016年11月以來的新低,倫銅也跌破5000美元/噸。南華期貨有色分析師鄭景陽告訴記者,當前疫情導致全球經濟和金融市場遭受嚴重打擊,銅價也難言見底。可以看到,經濟下滑導致需求下降,全球銅庫存持續攀升。數據顯示,2020年以來,上期所銅庫存增加25.64萬噸至38.01萬噸,LME銅庫存增加7.46萬噸至22.03萬噸,當前疫情對需求的負面影響仍在逐步兌現,因此銅庫存將在高位壓制銅價。

高維鴻認為,在疫情影響下,全球經濟走弱造成銅消費大幅下修,未來銅供需過剩加劇,需要繼續打壓銅價來擠壓過剩產能。“通過對未來三年銅資源供需平衡進行重估,我們認為銅價或繼續下跌至4600美元/噸,如果疫情發展再度超出預期,銅價亦存在進一步下跌可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