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譽“小上海”


美譽“小上海” |那年那鎮那事?

一座古橋 一條老街

一片丹霞 一段故事


流連於老街的過往 徘徊於古橋的滄桑

極目于丹霞的美景 感懷於古鎮的厚重


美麗的池河古鎮 有著不同的風景

美譽“小上海” |那年那鎮那事?

人在三歲之前是沒有記憶的,但我的記憶殘片似乎比別的孩子早一些。兩歲左右時夏天的一個夜晚,外面瓢潑大雨打雷閃電,我發高燒至呼吸困難。也許因為老家是湖南的緣故,我婆迷信湖南巫術,殺了一隻雞,把雞刨開去掉內臟貼在我胸口,但沒起到啥作用。可能欠雞一條命,五六歲時打豬草放牛,總會捉些小蝦草蟲回去餵雞。

我出生時正值“文化大革命”,父親作為當權派被打倒,母親每天陪著父親到處挨批鬥,家裡被抄得家徒四壁。因為缺奶,姑姑從二十多里外的南山頂背了二十多斤米送來,每天取一點米熬化給我喝。我的出生給處在厄運中的父母多少帶來一絲慰藉,雖然家裡孩子多,但父母覺得虧欠我太多,所以對我特別心疼。外面雨下的越發大了,父親披上蓑衣抱著我衝進了風雨中,大哥當時十五六歲,趕快找了把紅油紙傘給我和父親撐著,據說那時紅油紙傘用豬血處理過能辟邪,所以除了擋擋頭部的雨水,更主要是辟邪。

半夜三更趕到衛生院,值班醫生看了看、聽了聽,開了點針劑在屁股上打了一針,半夜到鎮上親戚家休息了兩個時辰。第二天早上我已完全康復,在親戚家吃完早飯,父親把我背在背上往回趕時已是雨過天晴,半路上稻田裡的幾個人和父親打招呼,聊了會兒就回家了。這些過程是我長大後家裡人告訴我的,但是在親戚家吃飯的情形,父親揹著我在稻田邊和人說話的情形以及回家我姐逗我,問我在親戚家吃的啥飯,成了我最早的記憶片段。所以,我的人生之旅是從池河鎮開始的。

兩歲到三歲之間,我的記憶又成了空白。人小的時候離不開母親,三歲多一點的時候,父母到鎮上去趕集,我跟在母親後面,父親不讓我跟,在路邊找了根樹枝,劈頭蓋腦的打了我一頓,我性格倔強,再打都不退縮,父親無奈,母親揹著沉重的東西拉著我到了十幾裡外的街上,賣完東西母親給我買了一點煮熟的毛慄,可能是第一次捱打,所以記憶十分清晰,總之,兒時最早的記憶總是與那個鎮有關係。

對於山裡的孩子,門前的小河溝和院子周圍的幾面山就是整個世界。我和兒時夥伴一樣,五歲開始給家裡放牛、砍柴、打豬草,春天在小河邊做柳笛、掰酸筒杆(學名虎杖),夏天摸魚抓螃蟹,秋天進山摘野果子在紅薯地捉蛐蛐,冬天點火燒茅草坡,山外面有啥不知道也不想知道。

真正和池河鎮緊密聯繫是上初中,因為中學就在離鎮子一公里處,所處的地點叫老街。老街是沒有街的,只是在山樑和寬闊的河灘地交界處,有一長溜民居,看起來像街道,在通公路前那裡是個渡口。但既然叫老街古代應該是鎮子所在地,古代是水路交通,往往幾條河交匯四通八達處,人流量大,容易形成集鎮,從這個意義上講,老街比現在的集鎮更適合作為集鎮,大概因為水患頻繁遷走的。

從古代的書院到現在的學校,選址一般都會離鬧市有一段距離,這樣既生活方便又鬧中取靜,讓莘莘學子能潛心讀書。中華文化的源頭是《周易》,人們的生活深受《易經》影響,按照陰陽五行,學校連同文廟一般都在城鎮的東南方,據說容易出人才。由此可見,中華民族自古都重視教育和人才培養。雖說用心良苦,但城鎮離學校畢竟只有一公里,清苦的讀書間隙,還是免不了經常去鎮上溜達,況且,我們的父輩大多是從舊社會過來的文盲,他們與外界寫信寄信還得靠我們。

那時的池河鎮有“小上海”之稱,每當逢場(逢集),東邊遠到漢陰草溝一帶,北邊到迎風,南到後柳,西到石磨鄉,四面八方的村民紛紛在池河聚集,整個鎮子擠得嚴嚴實實。池河古代叫直水,所以池河鎮古代就稱直城,是早期子午道南端的終點,它的歷史遠比石泉縣早的多。現在,鎮子的周邊農民在挖地時,秦漢時期的繩紋磚和瓦當殘片仍隨處可見。

大概是歷史悠久,池河那兒的民風民俗具有很深的傳統文化根基,說是禮儀之邦一點都不過分。禮讓的習慣在此根深蒂固,趕集時人再多也不會發生擁擠踩踏事故,偶爾發生碰撞,一方會主動道歉,被撞的一方會來兩句幽默話消除尷尬,絕不會為這種小事紅臉,所以秩序井然。偶有不知底細的小偷想乘人多找點零花錢,那他就倒八輩子黴了,只要一出手,總會有一雙眼睛盯著,用手指著高聲一喊,全鎮的人都圍追堵截,錢沒撈著挨一頓打,最後被送進派出所。

因為離家遠,上初中時就寄宿在學校,逢集時我和同學也會到街上去,看有沒家人或村裡人捎個話。那時人們普遍很窮但都很大方,如果是同村的,賣的是桃子李子花生板栗,都會抓一大把硬塞進你衣服兜裡。鎮東頭有個鐵業社,每當趕集生意特別興隆,打鐵的三人一組,一個人用長長的鉗子夾著塊燒紅的鐵,放在大鐵墩上,另外兩個人掄起大鐵錘,乒乒乓乓打得火星四濺,很有節律,牆上掛滿了打好的各種農具鐵器。我們去主要是想看有沒有用斷的鋼鋸條和半截鐵絲,趁人不注意拿回去做玩具槍,其實鐵業社的師傅每次都看見了,看我們是孩子,故意裝作沒看見。郵電所是我經常去的地方,一是要在那兒買郵票幫村裡人寄信,再一個小時候對發電報感到特別神奇。我們寄完信經常賴在那看發電報,發電報的師傅人特別和善。上高一時他女兒成了我同學,並且坐在我後面,在此之前我一直見不得女同學,也不和女同學說話,自從她坐在我後面,我突然發生了變化,喜歡和她說話,下課了只要她沒出去我也不出去,她長得非常美,漂亮這個詞本來很空洞,認識她才覺得這個詞的豐富。我們前後坐了兩年,因學習緊張交流不多,但通過觀察發現,她也是一個非常善良的女孩子。我發育開竅都很遲,若干年後經過單位同事耐心教導才慢慢開悟,那時她已“綠葉成陰子滿枝”了,但她那時的美定格成了永遠。

高中畢業後我走出了大山,猛然間大都市的繁華和新鮮洗掉了身上的泥土氣,和我一起成長的小鎮看起來那麼落後,以至於很多年都沒再回去過鎮子。2001年前後,我同學張厚林在那當鎮長,當時他們正在創建國家級示範小鎮,受邀在鎮上住了兩天,小鎮如同很多年沒有上門的親戚,顯得非常陌生。

兩年前的春天,因“一帶一路”倡議獲得國際廣泛認同,池河出土的鎏金銅蠶作為古絲綢之路的見證,為世界所關注。收到石泉縣官方邀請,我隨同我的班長張思成先生去探訪鎏金銅蠶出土舊址,看到被歷史湮埋的遺蹟和靜靜流淌的池河水,我眼前彷彿浮現兩千多年前,人們在懸崖絕壁鑿石為孔,插木為梁,鋪板為道,修建子午道的悲壯,兩千年前池河江畔勸桑養蠶的勃勃生機,也看到了南北朝時池河人李遷哲,沿子午道南下襲擊直城平叛的氣勢。我的思緒正在狂奔,思成先生激動地說,這裡人傑地靈,有它獨特的性格,是個能幹大事的地方。我頓時對家鄉有了一種自豪感。

池河川道和月河川道本來是一體的,遠古時期由於大地震造成秦嶺坍塌,草溝那兒隆起,滔滔東流的漢江被阻,加之南下的直水奔湧而出向西倒流30裡,漢江只得從鳳凰山背後繞一圈,最終到月河口才找回自己的路。池河其實是個小盆地,南邊是拔地而起的鳳凰山,西邊是突兀而起的馬嶺關,東邊是高高隆起的草溝梁,北邊是巍峨的秦嶺南麓餘脈,這裡土地肥沃,幾千年來商賈雲集。

獨特的地理環境造就池河人獨特的性格,他們潛意識裡認為家鄉是最好的,一般不太願意出門闖蕩,卻開放包容,不但不排外,還會對外來客人高看一眼。前年正月我和愛人到安康城東郊遊,看見路邊一個早已停業的修車店前面有個院壩,就想將車停那兒步行一會兒,車還沒停穩就從後面巷子出來個人,用極其惡劣的語言吵,就差罵我們了。第二天,我們駕車回池河去看九十多歲的老姑,老姑的家離公路有段距離,車沒地方停,我讓妻子把車停在不遠處一家農戶的院中,妻子說不敢,我叫了幾聲也沒人,實在沒法只得停在那。在老姑家呆了半天,走的時候趕快去給那家打招呼,主人不但沒怪罪,還非要留我們在他家吃飯。回來後,我妻子見人就說池河人好。

其實,池河人也有他性格里的弱點,那就是說話做事認死理,缺乏圓融。在安康生活了幾十年,免不了求人辦事,即使不給你辦也會給你說一大堆好聽的,還會給你出主意,讓你高高興興走,在池河找人辦事,你只能聽到幾個字,要麼“行嘛,我試一下看”,那基本會給你辦得好好的,要是辦不了也幾個字,“你莫找我,這個事弄球不成”。你要搞些虛頭巴腦的東西,會被人瞧不起。認死理還體現在有血性,你官再大再有勢力,只要不佔理,一個弱得掉渣的人也會和你死扛到底。所以那裡會有很多窮人,但不會有賴賬的人。也因為這,在那裡搞農業園的都是真搞靠市場吃飯,沒有靠套取國家補貼發財的,在調查中我發現老闆大多是本鄉本土人。

人到中年萬事休,當你不得不慢下匆忙的腳步,去尋找內心的寧靜,驀然發現,面對紛繁的社會,你什麼也抓不住,只有你童年的過往始終陪伴著你。老之將至,對家鄉的情感反而濃烈起來,去年夏天池河金蠶小鎮正式出爐,我受邀參加了整個活動。看到三縱三橫的嶄新城鎮,萬畝連片桑田在涼風中波浪起伏,蠶桑博物館展現的幾千年歷史,沿池河兩岸一個個農業園正吸引著外出打工的村民,一百多種農產品令人眼花繚亂。回想起兩年前探訪金蠶出土舊址時,我們坐在農戶的家裡,和縣上和鎮領導探討依託特色小鎮實施池河鄉村振興,如今在務實的池河人手裡逐漸變為了現實,我兒時眼裡的小上海雖已消失,但兒時的記憶和眼前的景象似乎在慢慢重疊,在市場經濟的大潮中她仍是你歇息的港灣。

美譽“小上海” |那年那鎮那事?

編後感:說起陝南的古鎮,總忘不了那些小橋、流水、人家的畫面。那些小城的水鄉美景,在門前流淌過的溪流上,在雨霧濛濛的巷口,在水花輕濺起的青石板路上,在樓臺殿堂的殘垣上。這裡煙雨朦朧,這裡青山碧水,這裡花紅柳綠,這裡不是江南,卻勝似江南。

美譽“小上海” |那年那鎮那事?

恆口古鎮

美譽“小上海” |那年那鎮那事?

蜀河古鎮

美譽“小上海” |那年那鎮那事?

流水古鎮

美譽“小上海” |那年那鎮那事?

後柳古鎮

美譽“小上海” |那年那鎮那事?

熨斗古鎮

美譽“小上海” |那年那鎮那事?

中壩作坊小鎮

美譽“小上海” |那年那鎮那事?

袁朝慶,喜好文學,熱愛書法,擅長創意,曾有多篇佳作發表。

美譽“小上海” |那年那鎮那事?

(本文配圖來自網絡,特別鳴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