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頭,自傷,要挾大人,行為問題家長怎麼辦?ABA行為干預個案

最近幾天有好幾個家長在諮詢行為問題怎麼幹預,因為現在比較忙,沒有辦法一一當個案進行分析和制定干預方案。但行為干預都是採用ABA的行為干預療法(ABC行為干預原則),通過記錄行為,在分析前因,行為,後果,

找出孩子出現行為問題的原因和規律,再通過阻斷,轉移,忽略的方法來干預。所以我下面分享下之前的一個行為問題干預個案,希望其他家長可以參考。


以下是家長的對她家孩子行為問題的描述,因為是微信溝通的,所以只能儘量一條條都貼出來(裡面不會涉及家長和孩子的姓名,也不會出現家長的微信名稱和頭像)

打頭,自傷,要挾大人,行為問題家長怎麼辦?ABA行為干預個案


家長:"目前三歲兩個月整。兩歲四個月的時候帶他去過醫院,他一直哭鬧,所以醫生讓我填了個表,其他沒有什麼測評。然後也沒給我們明確診斷,就說有自閉症的可能,有傾向。"


:"是的,一般三歲以前醫院都不會確診的。孩子到也一直沒有去做干預嗎?

家長:"兩歲五個月到現在一直在機構的,年後疫情就沒去了。怎麼說呢,效果是有的,副作用也有。"


:"副作用?"

家長:"恩,就是行為問題,是上課之前沒出現的。現在最明顯的是他如果表達抗拒,不願意做某件事,他就拍自己的頭。"


家長:"機構老師讓我忽略,我已經盡力在忽略了,但並沒有好。我有時甚至覺得他如果糾正了這些行為,就沒什麼大問題了。"


:" 自我傷害確實是比較嚴重的行為問題,這種問題如果處理不好,後期會越來越嚴重,對生活,家庭,學習都有很大的影響。如果現在才開始拍頭沒多久,最好儘快解決。"


:"如果你這段時間在家,有時間,建議你多觀察和留意你家孩子,看他什麼時候拍頭,拍頭的前因是什麼,怎麼拍,拍多久,怎麼樣才能停止。"


"你用一張紙,做個表格

日期 前因 行為 行為時長 後果

把這五個點都記錄清楚,要客觀,記錄要詳細。"


"三天後有記錄到,就發給我看。"

三天後,家長把看到的行為問題記錄了下來:

打頭,自傷,要挾大人,行為問題家長怎麼辦?ABA行為干預個案


行,多是要求得不到滿足,而故意拍頭想要大人妥協,以達到自己的目的。從記錄來看,打頭頻次不算很多,情況不算太嚴重。


我對家長記錄到的三種情況做了個分析,以下是發給家長的處理行為問題的建議:


"第一種情況,你可以跟他說你還可以再看一分鐘,時間到了就要把手機給媽媽了。或者給他選擇:你要現在把手機給我呢,還是再看一分鐘,時間到了再給我?"


"就是給個時間讓他緩衝一下,不是一下子就拿走(搶走更不好,因為有激化了衝突,相當於激活了反抗的情緒),他肯定用他曾經用過的最有效的方法來"對付"你。所以處理行為問題的最好時機是在前因上。但是行為問題沒有發生的時候我怎麼知道那個就是前因呢,所以就要要求家長對孩子要多留心觀察,對他的行為要有預判能力。"


"第一種情況行為發生後你的處理方式是對的。因為他是故意拍頭給你看,目的是要你妥協。所以你不要給予反應:不看他,不聽他,不理他,不動他,你只管繼續做自己的事是對的。結果是他拍了幾下覺得沒有意思,自動停止了。"


"第二種情況,同樣的,如果你不想再跟他玩他拉窗簾關窗簾的遊戲(他是把這個當成一種遊戲,想要跟你玩。或者是他喜歡看一明一暗的光影)。無論怎麼樣,如果你想結束參與這個活動,你應該預先告知他一下,就是提前說,我再幫你拉兩次,就不拉了,如果你想拉就自己去。然後你去拉窗簾的時候要數出來,1次,兩次,好了。"


"關於第二次情況,你的處理方式是不對的,你沒有忽略,你妥協了,你給予了反應:在他拍頭後你按他的要求去拉了窗簾,強化了他拍頭的行為。也就是說你妥協的行為就是相當於告訴他:看,你一拍頭我就去拉窗簾了,拍頭就是個好辦法。這一點他比你更清楚,更容易學到,所以以後為達目的,他會首選拍頭。"


"第三種情況,你要他停止一項他正玩得興奮的活動,同樣的,你沒有提前跟他說,沒有給他一個心理準備。你可以跟他說再玩多少下。如果預先跟他說了,玩完了幾下他還是不太開心,就把活動轉移到另一個比較安靜的遊戲,例如躺床上唱唱歌之類。可以嘗試一下。"


"第三種情況,拍頭後的處理方式也不好,他是迫於你的淫威,不得不暫時屈服。治標不治本。而被你"暴力"壓制的情緒有可能會在某一天爆發,拍頭力度可能會變大。這個一定要注意。"


"所以當他已經開始拍頭了,可以看情況採取忽略,或者轉移。轉移不太好把握,家長很容易處理不當變成了強化他的打頭了。"


"總得來說就是,家長要有個預判能力,你家孩子多是要求得不到滿足,或者你強行中斷或結束他的活動時才會發生拍頭行為的,所以是很好預判的,遇到這樣的事,你就預先判斷你的決定可能會引起他的拍頭行為,那麼就要給他個緩衝時間,預先告知他他還可以玩多少次,還可以玩多久。"


"打頭行為發生後,家長要堅持不要給予反應,最重要的是不看不說不動,不動就是不揍他不抱他。把他打頭的有效性降到零,也就是讓他意識到打頭完全沒有用啊。"


"你看一下,每次發生的原因可能都不一樣的,但方法原理都是一樣,你根據實際情況提前預判就行了。你嘗試干預,有什麼問題可以問我,覺得方法有用或者滿意可以跟我反應一下。"


家長:"謝謝老師的指導。有的時候比如他想玩什麼遊戲,我也會跟他說再玩一次,再玩最後一次什麼的,但是他不遵守這個規則,一次之後還是鬧著要繼續?"


我:"那你就讓他選擇,一次還是兩次,如果他選擇了也玩了,還是鬧打頭的話,那就不給反應,你做你的事情,忽略他。等他停止了來找你,你再跟他說下道理。"


3月3號給出的建議,3月7號問她的干預效果怎麼樣,她告訴我這幾天只打了一次頭,很輕,一會就停了。這是好的開始,接下來就要好好地堅持,並穩住,一般要堅持大概一個月,行為干預才算完全的成功,也幾乎不會再反覆。


3月17號,

家長:“鍾老師,寶寶近幾天幾乎都沒有拍頭的行為了,只有昨天他不讓爸爸去上班打了一次。”


其實孩子不管是自傷行為,傷人行為,還是咬人,捏人,吐口水,踢人,大喊大叫幾乎所有行為問題都可以ABA的ABC原則來進行干預。


希望干預路上,無論是家長,孩子,還是老師,都能堅持和互助,共同跨過一個個難關。

打頭,自傷,要挾大人,行為問題家長怎麼辦?ABA行為干預個案

打頭,自傷,要挾大人,行為問題家長怎麼辦?ABA行為干預個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