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被打後出現這些反應,實際是在跟你“求救”,不收手會更麻煩

現在很多家長對自己孩子寶貝的很,不捨得打。不捨罵,不過孩子會慢慢在被寵愛的範圍裡迷失自我,於是變成讓家長頭疼的孩子。

孩子被打後出現這些反應,實際是在跟你“求救”,不收手會更麻煩

不過還有一些家長本身就支持“棍棒底下出孝子”的話,於是在教育孩子方面比較極端,讀書情況下,這種打罵孩子方式的教育會讓孩子有什麼樣的發展?能讓孩子變好嗎?

事實上,孩子到底優不優秀跟打不打孩子這種教育方式並沒有什麼關係,有的孩子並非是你打完他之後他才聽話,只是他現在沒有能力反抗,因為他還小,但在他長大之後就出現讓你更頭疼的事。

孩子被打後出現這些反應,實際是在跟你“求救”,不收手會更麻煩

所以,打罵孩子其實已經在無形中阻擋了孩子成長的路。我經常聽到別的家長教育孩子邊打邊罵“我看你還敢不敢,打不死你”,基本上都是這樣的話,那時候我就在考慮,孩子的內心會變成什麼樣子。

前段時間剛下完雪的一個晚上,9點朋友小劉說他又要和妻子出門了,我一猜就知道是去找孩子,這已經不是一次兩次了。不過這次他倆轉遍了網吧也沒有找到兒子,結果在一個沒有牌子的網吧的角落找到的。

孩子被打後出現這些反應,實際是在跟你“求救”,不收手會更麻煩

本來就在這種大冷天找了一個小時,看到孩子的時候就已經怒火中燒,小劉二話沒說上去就踹,接著拽著孩子拖出門,當時周圍上網的人都驚訝了。回家路上他一直在罵,回到家再揍一頓。

再跟我聊天是來求幫助的,因為最近打孩子也不好使了,孩子越打越叛逆。當時找完兒子回家,怎麼打他都不說話,然後回臥室鎖門,當時他還生氣,覺得兒子沒有個改正的態度,如今已經打成習慣了,說什麼孩子都不理,接著還是會出現在網吧。

孩子被打後出現這些反應,實際是在跟你“求救”,不收手會更麻煩

接連幾次小劉忍不住找我吐槽,順便想解決這個問題。我問他:“你就沒發現什麼問題?”他先是一愣,然後搖搖頭,我看他一臉迷茫,然後跟他說:“你該收手了!”

很多家長意識不到自己的暴力行為,有的家長表示自己不打孩子,只是氣急了扭孩子兩下,其實你這種行為跟打孩子無異。那麼家長持續製造這種錯誤行為,會導致以下幾種後果:

1、越打越叛逆

小時候孩子沒法反駁,長大之後會比別的孩子更叛逆,因為“打了不聽”就是一種無聲的反抗信號,如果你經常打孩子,遇到這種事趁早收手,不然那孩子會更恨你。

孩子被打後出現這些反應,實際是在跟你“求救”,不收手會更麻煩

2、孩子越發孤僻

就像小劉的孩子,為何總愛去網吧?其實他已經慢慢變成不愛跟別人交流的人,網絡的世界才是他內心認為最瞭解自己,也最能讓自己開心的。本身打罵式教育就會影響孩子心理健康,慢慢的形成孩子孤僻的性格。

3、孩子在身上學到了暴力

一個經常被父母打的孩子,或許是慢慢激發孩子內心黑暗的一部分,長大後很可能導致孩子走上極端,孩子長大後也有暴力行為。

孩子被打後出現這些反應,實際是在跟你“求救”,不收手會更麻煩

4、親子關係崩盤

可想而知,一個經常打孩子的家長在孩子內心是什麼樣子,有的孩子慢慢的把恨積累起來,對家庭不再有愛意。你覺得親子關係重要嗎?在多數人眼裡,自己是 愛孩子的,想讓孩子變更好,只可惜用錯了方式。

當這種信號出現,家長就要注意了,不要給自己和孩子增加負擔。那麼家庭中出現這種情況後,作為家長如何正確對孩子進行教育和引導?

1、給出時間冷靜

遇到孩子不聽話這種事的時候,家長首先要反思自己,如果有怒火,實在憋不住就進房間冷靜一下,等到這件事情不讓自己那麼生氣了,再心平氣和找孩子談話,這樣都能有更好的溝通。

2、換位思考

作為家長,我們不能只一味要求孩子做得優秀,家庭教育是潛移默化的,孩子有沒有好習慣、好素質、好品質也取決於家長。作為父母,我們應該站在孩子的角度考慮一下問題。孩子成長過程中是會出現很多難題,但作為家長,我們要學會如何愛孩子。

孩子被打後出現這些反應,實際是在跟你“求救”,不收手會更麻煩

3、尊重孩子

國際親子教育專家在課堂上表示家長不要只顧著樹立自己的權威,也要懂得換位思考,從孩子的角度出發,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待問題,不要遇事就指責。

孩子被打後出現這些反應,實際是在跟你“求救”,不收手會更麻煩

一百個家長就有一百種教育方式,但我們都有共同的目標,那就是希望孩子變得更好。關注孩子成長問題,用正確方式解決孩子成長中的錯誤,胡慎之家庭教育開課,歡迎大家點擊下方聽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