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老山界》巩固练习2020-3-12

一、积累运用

1.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点zhuì( ) 矗( )立 péng pài( )( ) 蜷( )曲 jǔ jué( )( )

呜咽( ) 酣( )然入梦 落( )得很远

2.加粗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瑶民(yáo) 歇脚(xī) 军阀(fá) 缴租(jiǎo)

B.苛捐(kē) 欺侮(wǔ) 攀谈(pān) 煮粥(zhōu)

C.盛饭(shéng) 峭壁(qiào) 骨碌(gū) 咀嚼(jué)

D.点缀(zhuì) 澎湃(bài) 疲倦(juàn) 倾斜(qīng)

3.各组均有一个错别字,请在错字下画线,并在括号内订正

A.悬涯峭壁 野马奔驰 酣然入梦 浑身紧张【 】

B.不可捉摸 故弄玄虚 刺入饥骨 苛捐杂税 】

C.杀生成仁 勇敢无畏 大显身手 歪风邪气【 】

D.美好景致 大义凛然 寒风凛洌 扶危济困【 】

4.根据你对课文的理解,从句中括号内选择最恰当的词语,填到句中空缺的横线上。

①她拿出仅有的 (A。一点B。一袋C。一碗)米,放在房中间木头架成的一个灶上煮粥。

②她的房子和篱笆都是枯竹编成的,我们 (A。害怕B。担心C。生怕)有人拆下来当火把点,就写了几条标语,用米汤贴在外面显眼的地方。

③肚子很饿,气力不够,但是必须 (A。凭着B。鼓着C。靠着)勇气前进。

④难翻的老山界被我们这样 (A。沉重B。笨重C。繁重)的队伍战胜了。

5.下列对课文内容分析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老山界》按时间顺序记叙了一昼夜内所发生的事情,真实、生动地叙述了红军翻越老山界的全过程。

B.“我们决定要爬一座三十里高的瑶山,地图上叫越城岭,土名叫老山界。”文章开头就点出“三十里高”,说明山势高峻,暗示翻越艰难。

C.《老山界》中有不少篇幅写红军战士与瑶民攀谈的情节,这和课文的中心事件“翻越老山界”联系不大。

D.“远远地还听见敌人飞机的叹息,大概是在叹息自己的命运”。这句话有一定的讽刺效果,点出了红军长征北上抗日的背景,也含蓄地表明国民党军队的一些下层官兵不愿意充当炮灰,希望抗日的心愿。

二、阅读理解

(一)

①满天都是星光,火把也亮起来了。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跟星光接起来,分不出是火把还是星星。这真是我生平没见过的奇观。

②大家都知道这座山是怎样的陡了,不由浑身紧张,前后呼喊起来,都想努一把力,好快些翻过山去。

③“不要掉队呀!”

④“不要落后做乌龟呀!”

⑤“我们顶着天啦!”

⑥大家听了,哈哈地笑起来。

⑦在“之”字拐的路上一步一步地上去。向上看,火把在头顶上一点点排到天空;向下看,简直是绝壁,火把照着人的脸,就在脚底下。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段的主要内

2.第①段写景的观察点是______,第⑦段写景的观察点是______,这两段景物描写的作用是什么?

3.“这真是我生平没见过的奇观”中“奇观”指什么景象?有什么作用?

4.文中加点的“一步一步”包含什么意思?

5.两次出现火把,作用各是什么?

6.对战士们翻山时的喊声、笑声的理解,下边的说法哪一项符合文章的原意【 】(2分)

A、表明红军战士虽然浑身紧张,但因为后有敌人追兵,没有退路,故呼喊着壮胆爬山。

B、表现了红军战士看到星光与火把相接的奇观后的喜悦之情,同时也有了前进的动力。

C、表现了红军战士在困难面前不低头的英雄气概和乐观精神。

D.表现了红军战士困境中爱开玩笑的心态。

(二)

半夜里,忽然醒来,才觉得寒气逼人,刺入肌骨,浑身打着颤。把毯子卷得更紧些,把身子蜷起来,还是睡不着。(1)天上闪烁的星星好像黑色幕上缀着的宝石,它跟我们这样地接近哪!(2)黑的山峰像巨人一样矗立在面前。四围的山把这山谷包围得像一口井。上边和下边有几堆火没有熄;冻醒了的同志们围着火堆小声地谈着话。除此以外,就是寂静。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像春蚕在咀嚼桑叶,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像山泉在呜咽,像波涛在澎湃。不知什么时候又睡着了。

1.用一句话概括选段的主要内容。

2.选段从多个角度对“半夜”进行描写,写____觉突出夜之_____,写___觉暗示山之____,写___觉反衬夜之_______。(3分)

3.联系上下文想一想:为何会“忽然醒来”?为何“不知什么时候又睡着了”? (2分)

4.“天上闪烁的星星好像黑色幕上缀着的宝石”中“缀”换成“挂”可否?为什么?

5.“黑的山峰像巨人一样矗立在面前。四围的山把这山谷包围得像一口井。”这两句运用了何种修辞手法?写出了怎样的山势?这样写能表现红军的什么精神?

6.“除此以外,就是寂静”一句中的“此”指什么?

7.选文中既说“寂静”又写出许多声响,这里用了什么写法?古诗文中有类似意境的语句吗?清写出一两句来。(2分)

8.“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又是”改为“还有”行不行?为什么?对这句话有下面四种理解,你同意哪一种。

A声响有的来自极远的地方,有的来自极近的地方,有的是极洪大的,有的是极细切的。

B有的声响既是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有的声响既是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

C有的声响分明来自远处,很低微,但是由于地处山谷,环境寂静,听起来仿佛近在咫尺,十分响亮;有的声音,分明起自近处,很洪亮,可是由于山峰重叠,反响回荡,愈传愈远,愈变愈细。

D有的极远的声音,听起来仿佛就在近处;有的极洪大的声音,听起来仿佛又很细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