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繳納社保15年和個人繳納社保15年,退休金會有什麼差距嗎?

曾維浪


是否有差距,關鍵看個人參加的是哪種類型的基本養老保險。以個人身份參加社保,有兩種類型可以選擇:靈活就業人員社保和城鄉居民社保。

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是一種低水平的養老保險,是國家對低收入居民養老的託底性保障,這個和城鎮職工養老保險的養老金待遇存在較大差距是不用說的。主要比較的就是靈活就業人員參保和城鎮職工養老保險的差異。

靈活就業人員養老保險是以上年度的社平工資為基礎,個人在60%-300%的9個繳費檔次(不同地區有差異)選擇合適的檔次繳費參保。繳費比例為20%,全部由個人負擔,其中,8%進入個人賬戶,12%進入統籌賬戶;而職工養老保險繳費的比例此前為28%,現在降為24%,其中,個人負擔8%,進入個人賬戶,企業負擔16%,進入統籌賬戶。可見,兩者繳費上有差異。

而兩種養老保險的養老金待遇計算公式是相同的,由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構成。基礎養老金計算公式:基礎養老金=(全市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退休時本人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1%;個人賬戶養老金=退休時的個人賬戶儲存額÷計發月數(50歲195月、55歲170月、60歲139月)。統籌賬戶由國家根據退休時的社平工資及物價等因素綜合決定。

因此,可見兩種養老金待遇的差異主要在於個人賬戶餘額有多少。如果兩者同時參保,靈活就業按100%繳費,繳費期限相同,相同年齡退休的話,那麼兩者的養老金待遇就完全一樣,不然就是存在差異的。


獨孤求白先森


企業繳納社保15年和個人繳納社保15年,退休金會有什麼差距嗎?

參保的在職職工和靈活就業人員,兩者即便在同一統籌地,計算養老金的方法是相同,當養老保險繳費滿15年,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所領取到的養老金是有差距的,只是其養老金水平差距大小問題。

參保退休人員養老金水平的高低,主要取決於參保人的繳費年限、繳費基數、退休年齡的早晚、辦理退休手續時統籌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等因素。從以上因素可知,在繳費年限相同的條件下,若果繳費基數、退休年齡不相同,以及退休時不在同一年度,那麼養老金水平就有明顯的差距。

就企業單位職工養老保險繳費基數是以本人上年度月平均工資確定,當本人月平均工資低於社平工資60%的,按社平工資的60%為繳費基數,當本人月平均工資高於社平工資300%的,按照300%為社保繳費基數,而本人上年度月平均工資在60%~300%區間內,則按本人實際月平均工資為社保年度的繳費基數。

靈活就業人員以個人身份參保的,其繳費基數是以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為繳費基數,並可自主選擇繳費的檔次。通常靈活就業人員繳費檔次分為60%,70%,80%,90%,100%五個檔次。這各繳費檔次,即是社保年度繳費是按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為繳費基數,再按所選擇哪一檔,就以繳費基數乘以該檔次的百分比最後確定為繳費基數。繳費基數x繳費比例=月應繳納養老保險費。

因在職職工與參保靈活就業人員的繳費基數不同,如果在職職工本人上年度月平均工資高於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的,那麼個人賬戶資金的積累就高於參保的靈活就業人員個人賬戶資金的積累,退休時,計算個人賬戶養老金就會比個人身份參保的靈活就業人員多,否則就少。這只是決定養老金水平高低的因素之一。在正常情況下,參保的靈活就業人員較多選擇80%的檔次繳納社保費,與職工相比,繳費基數相對降低,個人賬戶餘額積累自然就比職工少,基本養老金隨之減少。

另外,兩者在相同的繳費年限,以及相同的繳費基數和相同的年齡退休,如果退休時不在同一年度,那麼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工資肯定是不相同的,因為工資水平隨經濟發展狀況、物價水平的變化而進行調整。相對來說,工資水平是逐年呈增長勢頭的,所以越遲退休所對應當地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必然越來越高,計算基礎養老金就越多。因此,參保人員養老金水平是由諸多因素決定的,繳費年限只是其中主要因素之一。


Yifan5


首先要清楚個人(自由擇業者)繳費基數是怎麼來的。社平工資的20%是個人基數。如:某地社平工資為2000元/月,甲在企業,乙是自由擇業者,且甲每月收入2000元。甲每月交8%(20%為統籌部分單位繳)為160元,乙每月交400元。都交15年,這種情況退休金一樣。因為統籌部分是一樣的。但一比較,還是企業合算。


風華145016558


會的。

對社保而言,無論繳費 15 年還是 25 年,其中影響最大的是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而且繳費時間越長,對我們越有利。

至於退休後領多少養老金,和3個因素有關:繳費基數、繳費時間、退休城市。

繳的越多,領的越多

繳的時間越長,領的也越多。

在經濟越發達的地區退休,領的也越多。



先看看你的社保是怎麼交的,先來看看上海2018年最新的社保繳費,具體每個城市繳費基數不一樣。


舉個例子,按稅前5000的工資來算,你自己每月要交525元,而公司每月就要給你交1555,不包括住房公積金。

所以,別再心疼你每個月交的五險一金了,真正該心疼的是公司。


社保怎麼領、怎麼用?

1. 養老保險怎麼領取?

按照規定,養老保險一定要交滿15年之後,還要到退休之後才能終生享用,按月發放。

如果在退休前沒有交滿15年,等你退休了之後,國家會把你每月交的8%個人賬戶上的養老金退還給你,而公司給你交的20%你就別想了,國家會把它全部劃到養老統籌基金的大資金池子裡去。

交足了15年,甚至交了25,30年,又到底可以領多少呢?

養老金領取有兩個賬戶組成,個人賬戶養老金+基礎賬戶養老金。

先說個人賬戶:

個人賬戶養老金領取金額=個人賬戶的儲蓄額÷個人賬戶養老金計發月數。


個人賬戶就是你個人每月承擔的8%部分,計發月數其實就是大概估計了退休之後還能活多少個月。目前,國家人社部給出的數據是,50歲退休計發195個月,55歲退休計發170月,60歲計發139個月。

舉個例子,老劉月薪5000元,25歲開始上班,60歲退休,中間工資一直沒變。

到他退休的時候,自己一共交了168000元。

政府一計算,發現大家60歲退休之後,平均還能再活139個月。

就用老劉賬戶裡的錢,除以139,那他每月可以領到的個人養老金就是1208.63元。

等等,如果老劉倒黴,退休沒兩個月就拜拜了呢?

沒關係,賬戶裡沒發完的錢,可以由繼承人一次性領走。

如果老劉過了139個月還健在呢?

也不用擔心,這錢還會接著發。

再說基礎賬戶:

基礎養老金領取金額=(全省上年度員工的平均工資+全省上年度員工月平均工資×繳費指數)÷2×繳費年限×1%(繳費指數指的是你退休時工資和當年社會平均工資的比值。)

公式挺複雜,我直接劃重點:

  • 養老金和你退休所在地的工資水平直接掛鉤,如果你在發達城市交過社保,儘量在當地辦理退休;

  • 你的工資越高、繳費年限越長,養老金就越多;


三、社保交滿15年,還有必要繼續交嗎?

既然養老保險交滿15年,退休了就能領取,是不是社保也交滿十五年就夠了,沒必要繼續交了?

不是的,你得達到退休年紀。目前,男職工年滿60週歲,女幹部年滿55週歲,女職工年滿50週歲

那不到退休年齡,繳滿15年可以不交了麼?

不可以,只要還在繼續工作,根據規定,用人單位必須按照規定按時足額的為員工繳納養老保險費用。

所以養老保險參保人員沒有達到法定退休年齡,繼續上班的,即使養老保險繳滿15年的,仍需繼續繳納養老保險費用。

四、你選擇在哪退休,也會影響你領到的養老金。

舉個例子,小李和老李是同學,倆人月薪一樣多。

但小李在老家上班,老李去了北京打工。

顯然北京的平均工資比老家要高很多。最後老李在北京退休。

不僅能拿的錢比小李多,還能享受北京當地的養老福利待遇。

究竟怎樣才能在大城市退休呢?

退休城市的認定,遵循“戶籍地優先、從長從後”的原則。

舉個例子,小李畢業後一直在北京工作,並且在這交了10年以上的社保,就能在北京辦理退休。

這就叫“從後”。

如果我退休時在北京工作,但沒在這交滿10年社保。

怎麼辦?看看我之前在哪個城市交足了10年。

一查記錄,發現我曾經在南京交過10年的社保。

那我可以去南京辦理退休。

這叫作“從長”。

如果我退休時在上海,但是沒在這交滿10年社保。往上翻記錄,每個城市也都沒交滿10年,怎麼辦?

這時候就是“戶籍地優先”。

回老家退休。

五、社保繳費時長,對醫保的影響

1.先看 醫療保險怎麼用?

單位每月給你交的醫療保險是9%,個人每月交大概2%外加幾元錢的大病統籌錢,而你自己交的2%的錢,國家每月都會撥發到你的醫療卡上。

比如你工資5000,國家每月都會把你交的100元劃入你的醫療卡,你平時感冒,發燒去醫院看門診,或者去藥房拿藥,都可以直接刷卡消費。

公司替你交的9%,就被國家拿走統一入到醫療統籌基金裡去了。簡單說,就是為了你以後因病住院,報銷用。


2.繳費時長對醫保的影響

對於上班族而言,交的是職工醫保,而居民交的是城鄉居民醫保,其中繳費時間長短,對職工醫保影響最大,對居民醫保並沒有影響。

因為城鄉居民醫保,交一年保一年,而職工醫保繳滿一定年限後,可以享受終身醫保的待遇。

那具體要交多久呢?

以北京為例,男性職工要繳滿 25 年,才能享受終身醫保待遇,如果只交了 15 年,就沒有這個福利了。


安芯保


同等條件下,企業職工和自由職業者投保城鎮職工養老保險,退休養老金的計算按照同一套辦法,養老金不會有區別。



根據養老金計算公式:

養老金=基本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社平工資×(個人投保係數+1)÷2×繳費年限×1%+個人賬戶金額÷計發月數。

退休養老金的計算,取決於參保人所在地區社平工資、繳費基數、繳費年限(投保起止時間)和計發月數等4個因素。

一,參保人所在地區,決定了社平工資數據。經濟發達地區社平工資高,繳費高,退休養老金也相應高。

二,參保人的繳費基數,決定了投保係數。繳費越高係數越高,則退休養老金越高。

三,參保人的投保起止時間,決定了繳費年限。繳費時間越長,則退休養老金越高。

四,參保人性別和身份,決定了退休年齡和計發月數。60歲退休計發月數為139、55歲為170、50歲為195。

以上四個因素完全相同的話,參保人在企業參保或者以靈活就業人員身份參保,退休養老金將不會有任何差距。

兩種情況所不同的,在於個人負擔的繳費比例不同。由於與本題無關,不再贅述。有興趣想了解的朋友,請參閱我的頭條號文章和其他問答。


顏開文


樓主您好,企業繳納社保15年和個人繳納社保15年退休金有沒有差距?實際上這個退休金的差距並不取決於,你是個人交費還是企業交費這樣一個條件的限制。

舉個例子,如果說你是企業繳費的個人和這個個人繳費的個人相對比的話,那麼很有可能企業交費的個人高於個人繳費的個人或者也有可能出現個人繳費的情況,高於企業繳費的這個待遇。這個是沒有一個固定說法的,因為我們退休金待遇是取決於別的一些條件。

那麼退休金的待遇取決於,自己的這個養老保險的繳費年限,還有就是養老保險的一個平均繳費指數和你退休之前上一年度的社會平均工資這幾個重要條件來決定的。

所以說它跟這個個人繳費和企業繳費實際上是沒有任何關係的,因為你個人交費也好,企業交費也好,都是屬於職工養老保險的範疇,只要是能夠正常的累計繳費年限,他實際上最終得到的這個退休金待遇是一樣的。


社保小達人


養老金的差距,並不一定只體現在繳費年限上。

很多人不明白,明明我們都繳納養老保險15年時間,為什麼退休待遇不一樣呢?

其實,我們退休待遇是通過養老金的計算公式計算出來的,不過計算的過程比較麻煩,可以給大家演示一下。

退休後的待遇究竟有哪幾部分?

目前我們多數人的基本養老金,都是包含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兩部分構成的。

實際上,有一部分老人還有過渡性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實際上主要是沒有建立個人賬戶的繳費年限的一種補償。因為沒有個人賬戶也就沒有個人賬戶養老金,缺少一部分怎麼辦?發放過渡性養老金作補償。這部分時間普遍是1996年之前,比較特殊的是一些有視同繳費年限的情況,比如復退軍人入伍服役時間,事業單位人員轉企前的工作時間等等。

另外,各個地方對退休人員還有不同的補貼。比如物價補貼、電價補貼、固定價格補貼、冬季取暖補貼、地方補貼、工齡補貼、過渡性補貼等等,這些補貼往往因地而已,相差懸殊。普遍來講,平均的一個月也能有一兩百元,深圳等高的地區能達上千元。

影響退休待遇的因素

影響退休的因素,我們可以從養老金計算公式中看出來。



基礎養老金計算公式,實際上是跟退休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本人的平均繳費指數和繳費年限掛鉤的。

平均繳費指數實際上就是我們每年的交費檔次的平均值。有的人繳費檔次是60%,那麼就是0.6;有的人是100%,那麼就是1。


可以說相同一年繳費的情況下,60%檔次繳費,可以領取0.8%的退休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而100%基數繳費可以領取1%的退休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這就是差異。

社會平均工資各地相差懸殊,2017年黑龍江省不到4700元,北京市卻高達8467元。我們每年的繳費基數或者退休養老金計算,使用的社會平均工資都是上年度的。

僅僅一年就相差這麼些,時間長了累積起來可能會更復雜。

在個人賬戶養老金中,雖然說是等於退休時個人賬戶的餘額除以退休年齡確定的計發月數。

但實際上還是跟退休年齡有很大關係,因為退休年齡越大,計發月數越小。相同個人賬戶5萬元的情況下,50歲退休比60歲退休每月少領100多元的養老金。如果是70歲退休,又比60歲高出530多元。

更復雜的過渡性養老金就不說了,因為各省市的計算方法相差還是很大的。



所以,相同繳費15年退休金差距會有,主要原因在繳費基數的差異上,具體到每一項內容產生的原因也是很多的。


暖心人社


樓主你好,如果單一的從企業交費和個人交費來對待這個退休金待遇的話,那麼他們二者之間是沒有任何區別的,因為不論企業單位交費也好,還是個人繳費也好,那麼都可以繳納相同的一個養老保險,也就是說企業單位繳納60%,那麼我個人也可以選擇交納60%,而且在年份相同的情況下。實際上在同一地區退休的兩個人都可以獲得一個相同的養老金待遇。

所以說退休金的多少,並不是根據你是否是個人交費還是企業交費,而是取決於你的實際繳費年限,還有就是你每一年的一個繳費平均指數和你退休之前上一年度的社會平均工資,這幾個重要條件來決定退休金的高低。

那麼一般情況下,企業交納15週年和個人交納15週年,在同一個地區的兩個人,並且是同一年退休,那麼基本上獲得的退休金待遇是相差無幾的,因為同一個地區它的社會平均工資是相同的,而且再加上繳費年限相同,唯一不相同的就是社保的一個平均繳費指數,即使社保的平均繳費指數出現一定的偏差,但是因為兩個人同時在一個地區退休,那麼最終獲得的養老金待遇最多不會超過一兩百塊的一個差距。


懂社保


我認為,題目中所提出的這兩種不同的參保方式,其實就是衝著企業繳納社保方式,與靈活就業繳納社保形式,相比較有何優劣而言的。

有比較才會有鑑別。而要想通過對比弄清楚誰優誰劣並不困難,哪就必先弄明白這兩種參保方式,它們各自的特點與不同之處。

先說企業員工繳納社保15年問題。依據現行有關政策規定,企業員工必須按照本人上年度的月平均工資,作為個人的繳費基數。而企業員工的這個繳費基數,除個別人員低於法定繳費基數,極少數企業高管白領人員,繳費採用較高繳費指數以外,絕大多數參保員工的繳費基數,都會處於繳費基數上下限的範圍之內。很顯然,企業員工的社保繳費基數,尤其是國企員工的社保繳費水準,無疑都會大大高於靈活就業人員的。

再說靈活就業人員繳納社保15年問題。靈活就業人員構成比較複雜,有個體工商戶,自由職業者以及下崗未就業人員。由於他們無就業單位,工作與工資收入極不穩定,他們獨自負擔較重的保費支出,其中也有部分人員長期處於“兩不找”狀態,停保斷保比較普遍。因而,他們能夠自主參保繳費已實屬不易,大多數都是選擇最低擋位,即按社平工資的60%,作為個人的繳費基數。

上述兩類人員,由於在職期間收入的不均衡性,他們各自社保繳費的差異性也極為明顯。企業員工參保繳費累計滿15年,與靈活就業人員按較低基數累計繳費滿15年,他們之間儘管繳費年限相同,但由於繳費基數差別明顯,由此所導致的平均繳費指數,劃入個人帳戶的養老金數額,也必然會出現較大差距。因此,企業員工和靈活就業人員,他們退休後各自所領取養老金的差距,也必然會較大一些。這是毫無疑義的客觀存在,也是具體分析的現實結論。

感謝閱讀,請點關注!歡迎廣大讀者和網友朋友們批評指正。


劉正民


企業交的社保,是對應每一個職工的,也就是人人有份,包括了養老,醫療,生育,工傷,失業等保險,各有不同比例,是屬統籌。而個人交的,是進入個人帳戶的,交了多少,就進帳戶多少。職工退休了,統籌中會拿點錢,加入個人退休金,或養老金中。說簡單點,企業,和職工交納社保,是同步的。企業交幾年,職工也應交幾年,區別在每個職工的交費不同。個人交了15年,企業沒交,退休金,或養老金就少了!企業不交,也對職工不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