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小知識,值得看看!


  1、建築物變形觀測出現哪些情況需增加觀測交數或調整變形測量方案?

  (變形量或變形速率出現異常變化)量速異常

  (變形量達到或超出預警值)超預警

  (周邊或開挖面出現塌陷、滑坡)塌陷、滑坡

  (建築本身、周邊建築及地表出現異常)建築出異常

  (由於地震、暴雨、凍融等自然災害引起的其他變形異常情況)不可抗力變形


  2、土方機械選擇的依據?量基礎規模,質現機工深水運土機

  土方量、基礎形式、工程規模、地質、現場和機械設備條件、工期要求、開挖深度、地下水情況、運距、土方機械的特點


  3、土方開挖的原則

  (開槽支撐,先撐後挖,分層開挖,嚴禁超挖撐撐挖挖)


  4、無法驗槽的情況5點:

  (1)基槽底面與設計標高相差太大;

  (2)基槽底面坡度較大,高差懸殊;

  (3)槽底有明顯的機械車轍痕跡,槽底土擾動明顯;

  (4)槽底有明顯的機械開挖、未加人工清除的溝槽、鏟齒痕跡;

  (5)現場沒有詳勘階段的岩土工程勘察報告或基礎施工圖和結構總說明。


  5、推遲驗槽的情況3點:

  (1)設計所使用承載力和持力層與勘察報告所提供不符;

  (2)場地內有軟弱下臥層而設計方未說明相應的原因;

  (3)場地為不均勻場地,勘察方需要進行地基處理而設計方未進行處理。


  6、需輕型動力觸探的情形4點:

  持力層明顯不均勻;

  淺部有軟弱下臥層;

  有淺埋的坑穴、古墓、古井等,直接觀察難以發現時;

  勘察報告或設計文件規定應進行輕型動力觸探時。


  7、大體積砼裂縫控制的常用措施有哪些?

  (1)施工前對施工階段大體積混凝土澆築體的溫度、溫度應力及收縮應力進行試算,確定混凝土澆築體的升溫峰值、裡表溫差及降溫速率的控制指標,制定相應的溫控技術措施。

  (2)在保證混凝土設計強度等級前提下,適當降低水灰比,減少水泥用量。

  (3)控制混凝土製備時所用粗細骨料和拌合用水及混凝土入模的溫度。如降低拌合水溫度(拌合水中加冰屑或用地下水);骨料用水沖洗降溫,避免曝曬等。

  (4)優先選用中、低熱硅酸鹽水泥或低熱礦渣硅酸鹽水泥拌制混凝土,並適當使用緩凝、減水、微膨脹的外加劑。

  (5)及時對混凝土覆蓋保溫、保溼材料進行養護,並加強測溫管理。

  (6)超長大體積混凝土應留置變形縫、後澆帶或採取跳倉法施工。

  (7)結合結構配筋,配置控制溫度和收縮的構造鋼筋。

  (8)採用二次振搗工藝,澆築面及時進行二次抹壓處理,減少表面收縮裂縫。


  8、大體積混凝土防裂技術措施8條:(二建)

  1)優先選用低水化熱的礦渣水泥拌制混凝土,並適當使用緩凝減水劑。

  2)在保證混凝土設計強度等級前提下,適當降低水灰比,減少水泥用量。

  3)降低混凝土的入模溫度,控制混凝土內外的溫差(當設計無要求時,控制在25℃以內)。

  4)及時對混凝土覆蓋保溫、保溼材料,並進行養護。

  5)可預埋冷卻水管,通入循環水將混凝土內部熱量帶出,進行人工導熱。

  6)在拌合混凝土時,還可摻入適量的微膨脹劑或膨脹水泥。

  7)設置後澆縫。可以適當設置後澆縫,以減小外應力和溫度應力;同時,也有利於散熱,降低混凝土的內部溫度。

  8)大體積混凝土必須進行二次抹面工作,減少表面收縮裂縫。


  9、根據什麼綜合考慮後選擇控制地下水技術方案?

  土層情況、降水深度、周圍環境、支護結構


  10、排水和降水的選用(地下水控制方案的選擇)

  在軟土地區基坑開挖深度超過3m,一般就要用井點降水。開挖深度淺時,亦可邊開挖邊用排水溝和

  集水井進

  行集水明排。根據土層情況、降水深度、周圍環境、支護結構種類等綜合考慮後優選控制地下水技術方案。當因降水而危及基坑及周邊環境安全時,宜採用截水或回灌方法。


  11、控制裂縫的三個等級?

  構件不出現拉應力、構件雖有拉應力,但不超過砼的抗拉強度、

  允許出現裂縫,但裂縫寬度不超過允許值。


  12、多層砌體房屋的抗震構造措施有哪些?

  1)設置鋼砼構造柱(提延) 2)設置鋼砼圈樑(整體性)

  3)加強牆體連接 4)加強樓梯間整體性。


  13、框架結構的抗震構造措施有哪些?(角短頂柱)

  把框架設計成延性框架,遵守強柱、強節點、強錨固,避免短柱、加強角柱,框架沿高度不宜突變,

  避免出現薄弱層,控制最小配筋率,限制配筋最小直徑等原則,構造上採取受力鋼筋錨固適當加長,

  節點處箍筋適當加密等措施。


  14、影響鋼筋與混凝土粘結強度強度的主要因素有:

  砼強度、保護層厚度、鋼筋淨距


  15、混凝土梁的斜截面承載能力的保證措施

  1)限制梁的截面最小尺寸,其中包含混凝土強度等級因素

  2)適當配置箍筋,並滿足規範的構造要求

  3)當上述兩項措施不能滿足要求時,可適當配置彎起鋼筋,並滿足規範的構造要求


  16、影響磚砌體抗壓強度的主要因素

  (砂漿強度及厚度)、(磚的強度)、(砌築質量)

  第三項具體指(飽滿度、砌築時磚的含水率、操作人員的技術水平)。


  17、圈樑作用:

  (抵抗基礎不均勻沉降引起牆體內產生拉應力)、(增加房屋整體性)、(防止振動產生的利影響)。

  圈樑連續設在同一水平面上,形成封閉形狀

  圈樑的寬度與牆厚相同,牆厚h≥240,寬度不小於(2h/3),圈樑高度不小於(120㎜)


  18、砌體結構中影響高厚比的主要因素?

  砂漿強度、構件類型、砌體種類、支承約束條件、截面形式、牆體開洞、承重和非承重


  19、影響混凝土強度的因素?

  原材料的因素:水泥強度與水灰比,骨料的種類、質量和數量,外加劑和摻和料

  生產工藝方面的因素:攪拌與振搗,養護的溫度和溼度,齡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