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縣:抓住慢病管理“小切口”改善醫療健康“大民生”

長沙縣:抓住慢病管理“小切口”改善醫療健康“大民生”

長沙縣:抓住慢病管理“小切口”改善醫療健康“大民生”

2019年8月,果園鎮衛生院在果園鎮養老院設立綜合二科,派駐全科醫師、藥師、超聲檢驗師、護士等團隊進駐,將鄉鎮衛生院的職能嵌入到養老院,形成“兩院一體”。

紅網時刻記者 熊曉宇 長沙報道

3月16日上午10時許,長沙縣果園鎮醫養融合中心一樓的診療室裡,董桂清老人正和同伴一起輸液。早上,由於腦供血不足突發眩暈,她差點倒在了地上,幸虧家庭醫生王田及時發現處理,才轉危為安。

環顧她所處的醫養融合中心,高血壓專病門診、藥房、護理站等分區明晰,心電圖儀、醫學影像等設備齊全,不僅可為老人提供醫療保健、大病康復、健康檢查等服務,更可輻射周邊田漢村、花果村、回龍村等11000餘人。

衛生院嵌入養老院

打通醫療服務“最後一公里”

今年85歲的董桂清是前年住進果園鎮養老院的。當時,這裡還沒有開設醫療服務,患有高血壓、腦動脈硬化、帕金森等基礎疾病的她,經常要輾轉市中醫醫院、市第三醫院等市內醫院,跑一趟路上就得花上一兩個小時。

去年8月,果園鎮衛生院在養老院設立綜合二科,派駐全科醫師、藥師、超聲檢驗師、護士等團隊進駐,將鄉鎮衛生院的職能嵌入到養老院。

“這一年來都是王醫生給我調理身體,平時量血壓、測血糖也都很方便。”董奶奶說,醫養融合中心成立後,保健、看病都在養老院就能完成,更省時、更省錢、更省力,自己也更安心。

作為省基層高血壓醫防融合項目工作試點縣,醫養融合中心還開設了高血壓專病門診,並以此為切入口,將醫防融合管理模式逐步複製到其他慢病患者,提供膳食、運動、服藥等指導以及體檢、風險評估、急救綠色通道等慢病“全程”管理。

“目前醫養融合中心共住有91位老人,其中慢病患者佔比達93%。”果園鎮衛生院院長王湧江介紹,敬老院及周邊老人都有了家庭醫生,幫助他們全方位做好健康管理並提供個性化的健康指導,還能依託醫聯體單位的優質醫療資源實現遠程會診、雙向轉診等服務,不出養老院就能看上病、看好病。

长沙县:抓住慢病管理“小切口”改善医疗健康“大民生”

醫生與上級醫聯體單位視頻連線,為一名冠心病患者進行遠程會診。

长沙县:抓住慢病管理“小切口”改善医疗健康“大民生”

老年病房內,醫護人員正在詢問患者身體情況。

醫防相融合

慢病管理駛入“快車道”

以醫聯體建設為依託、信息化技術為手段、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為抓手,長沙縣正建立起高血壓預防-篩查-診斷-治療-轉診-隨訪-自我管理等服務全鏈條管理模式,為全省開展高血壓等慢病醫防融合工作提供寶貴經驗。

目前,長沙縣組建家庭醫生簽約團隊205個,今年疫情防控期間通過線上簽約等方式,已簽約13.1萬人。長沙縣衛健局黨委書記、局長唐鋒介紹,全縣對家庭簽約服務對象實施“一增一減一免”優惠政策,通過家庭醫生轉診預約上級專家,掛號費全全免,大型檢查優惠15%,血壓監測全免費。

更為基礎的,長沙縣在全縣範圍統一了高血壓防治相關的技術標準、明確管理流程和要求。目前,全縣市縣級醫院建設高血壓專病門診6家,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建設高血壓示範門診和專病門診20家,村衛生室建設血壓監測點213個,統一建設標準、技術標準、流程標準,實現縣內四級管理網絡全覆蓋。

高血壓患者用藥也更有保障。長沙縣對全縣4.2萬名高血壓患者進行了用藥基因檢測,制定高血壓藥品目錄,擴充了43種基層需要的高血壓藥品,解決基層高血壓藥物短缺的問題,初步實現縣內高血壓藥品轄區內“同藥、同質、同價”。

此外,對於危重病人,長沙縣還提供一條急診救治綠色通道——在市八醫院、縣一醫院、縣二醫院三個區域成立胸痛、卒中中心,納入高德腦卒中地圖引導就近急救。通過家庭醫生與醫聯體,與上級機構實現無縫對接,暢通綠色轉診通道,確保患者在最短的時間內得到救治。

數據顯示,通過醫防融合試點,去年1-8月,全縣因心臟病、腦血管病死亡病例較去年同比下降6%。抓住慢病管理“小切口”,長沙縣正全力為百姓改善醫療健康服務“大民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