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老師不想著評職稱,是不是很沒有出息?為什麼?

高中語文老師木木喵


當老師不想著評職稱,不是沒有出息,而是新一代年輕教師的真實想法:想自由的工作,不喜歡束縛。

首先,剛才加工作的年輕人,和過去有很大的不同,思想開放,對工作的認識也是多元化的,教師在他們眼裡就是一份謀生的工作,剛入職的老師普遍工資偏低,在社會上和其他行業相比,並沒有什麼大的吸引力。而且現在的很多年輕人有父母做後盾,大多衣食無憂,對工資和職稱還沒有深刻的概念和體會。在他們眼裡,生活是第一位的。在我們的身邊有很多這樣的年輕人。考核晉級對他們來說還沒有那種老教師的危機感。他們的這種年輕的心態,其實是令人羨慕的。

其次,從教師成長的過程來看,這也是很多人經歷的一個階段,我們很多人都是從這個階段走過來的,對工作的認識還比較單純,對利益和人事還沒有過多的權衡。但隨著教齡的增加,想法也會慢慢改變,當同樣付出,得到不平等的待遇時,慢慢也會計較。教師的培養人的機制會慢慢改變每一個人,並不是你想快樂的工作就能快樂。很多的時候,一些不快樂的工作逼著去做的時候,就快樂不起來了。我們也看到很多單純的年輕人,經歷了幾年的工作,變得功利,計較,是教育這份工作會慢慢的改變一個人。

希望年輕的這份心態會一直伴隨你,快樂、輕鬆的工作。


我心向月


當老師不想著評職稱與有沒有出息應該沒多少關係。我教書近三十年了,評初級職稱自然評定的。中級職稱評選時,被人為推遲。總算評了又遇到評聘分開,結果直到2011年聘上,年齡一大把,還想評職稱只是許多評審要的條件,己不帶我這樣年齡的老師玩了。教師,職稱真的能代表能力,不知道。只想著盡力帶好學生,就好。


Pease


當老師不評職稱,就想問你工資還想不想漲呢?

自從我18年評上高級,工資也漲了大幾百了。

我覺得你既然是老師,還是要考慮職稱的事。否則,時間越久,越不划算。單位還有快退休的沒評高級,年輕時候不評,去年幾個老教師都評,沒有機會了。有點可惜。


荷葉翩翩何老師


與工資掛鉤的職稱對教師工資的影響是全面性的,不可小覷!在開心快樂上課的同時,必須考慮職評問題!!

你是一個新教師,對於職稱的認識和理解可能並不是很全面。

公辦中小學教師的工資基本上是以職稱為引領的。什麼意思呢?就是說,職稱影響著教師工資的方方面面。教師工資一般情況下包括崗位工資、薪級工資(二者合稱基本工資)、績效工資三大塊,而它們全部都或多或少地被職稱左右著。

崗位一共分為13級,員級職稱教師的崗位是最低一級即13級崗位, 崗位工資是1675元/月。初級職稱教師的崗位是12級、11級,崗位工資分別是1797元/月和1819元/月。這樣員級教師和初級教師僅僅崗位月工資最少相差122元,最多相差144元。再往上,職稱越高,崗位工資就越高,與比較低的職稱相比,崗位工資的差別就會越大。具體情況可以參照下表詳細瞭解。

薪級也是受到職稱的影響。簡單地說,職稱越高,教齡越長,任職年限越長,那麼,薪級就會越高。而薪級高的薪級工資就一定高。你可以參照下表看看薪級工資的高低。

績效工資。在2009年1月1日實行績效工資時,也和當年確定薪級時一個樣,牽扯著職稱、教齡、任職年限,由這三個條件來確定績效工資的高低。

就是說,職稱比較低的教師,其崗位工資、薪級工資、績效工資都不會高。

如果你瞭解了以上的情況,你就會知道,一個教師醉心於教學,熱愛教學,對於上課非常非常地喜歡,只要一說上課就高興,這是好事情,這是好境界。但是,免費的服務,不要報酬的工作,你願意嗎?如果願意,則好說了。如果必須要有報酬的話,那麼,你則必須考慮考慮職稱評聘的問題了。其實,目前,一般的情況下,沒有哪一個教師能避開職評的。

另外,再告訴一個情況。我的同事,工作年限相同,一個是初級職稱教師,一個是中級職稱教師,他們在職時工資就相差500多元,現在他們都在2016年退休了,而他們的養老金一個月竟然相差700元之多。從這裡也能看出職稱的影響到底有多麼廣泛了。

千萬不能小覷職稱評聘!在你快樂開心上課的同時,應該積極地準備材料,以備不時之需!


中小學教育者


教師有沒有出息,決不能只看職稱。職稱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了教師的專業能力和水平,但在各地學校實際中,很多沒有評上職稱的老師也都是非常優秀的。或許有人問,為什麼那麼優秀卻沒有評上職稱呢?原因眾多!

首先,只會幹工作,埋頭苦幹,不會搞關係的教師,很難評上。

其次,沒有一定的社會背景,貧農或工人出身的教師,很難評上。

最後,捨不得錢的教師,幾乎很難評上。

職稱,是很多教師的痛!內幕極多!真的好羨慕醫療行業,他們的職稱評聘主要看考試成績!成績不過關,免談!而教師職稱評聘,主要是學校考核排序。一般分為這樣幾個步驟。

近五年或四年考核成績的70%+20%領導測評+10%群眾測評+優先模加分

上述步驟中,近幾年考核成績,教師之間差距不大,第一和最後一名相差不到3分。關鍵看什麼,群眾測評看你人緣,這個時候,領導測評就起了幾乎決定作用!

所以,真的不能依據職稱來評價一名教師是否成功,是否有出息!起碼,在大部分地區,大部分學校都是如此!


大海4682


當老師不想著評職稱,與有沒有出息是無關的,我認為更多的可能是一種無奈或淡然的心態吧。

大家都知道,職稱是與工資掛鉤的,在同等條件下職稱越高,工資越高,例如在同等條件下,副高要比講師高出近1500元。所以,大多數老師是為了晉升職稱而努力的。當然,你想晉升職稱,必須符合一定的要求,就必須當班主任、發論文、搞科研、專業建設和課程建設、教學質量要優秀等,這對自身來說是一個成長的過程,同時也為學校的發展做出了一定的貢獻。學校發展了,變得更好了,個人也會從中受益的,這個道理很好理解,這就是職稱起的作用。如果沒有職稱的激勵作用,每個老師不發展,學校怎麼發展的起來。

但是也確實有的老師對職稱漠不關心,就我們學院來說,主要是兩種情況:

一是因為學歷學位的限制,失去了晉升職稱的資格。

在高職院校,這種情況主要是針對晉升副教授來說,因為晉升副教授必須要有碩士學位。現在的高職院校成立時大部是幾所中專學校合併而成的,老師的學歷是本科就可以了。但是,學校升格後,晉升職稱(主要是指導副教授及以上)必須要有碩士學位,這樣就卡死了很多年齡比較大的老師,或者所教專業沒有對應的在職碩士。說實說,這部分老師真的很無奈,不是不想晉升職稱,而是實在無能為力了。

二是有的老師對職稱持一種淡然的態度,只是以教學為樂。

這樣的老師當然不是太多,但是也不是沒有。哈爾濱理工大學的一名教數學的講師叫王曉琮,不管多麼複雜的積分,他一律口算而不錯,多次帶隊到美國參加數學比賽,每次都榮獲國際一等獎。可是王老師在哈理工教學數十年,至今仍是一名講師。但是,沒有人會瞧不起他,大家反而更加欽佩他,因為他不慕名利不愛虛榮,僅執著於自己的本職工作。

想不想職稱是個人的事情,但是我個人覺得,一個不想晉升職稱的人,還真是缺少點上進心。我們每一位老師一定要明白,晉升職稱不僅僅對個人是有利的,對學校的發展也是有利的。


文會教學


  在公辦學校上班,不想評職稱,這樣的人也不是很多,但也確實有。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追求的生活和目標。

  一、想評職稱的人,

思想上更積極進取。就如人們常說的一句話: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如果一個老師熱愛自己的工作,把自己的工作當做事業去做。 而且,通過自己的勤奮努力,樹立起先進的教育理念,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成果,那麼完全可以晉升職稱。因為職稱是對教師專業水平的一個綜合考量和評定。要想通過職稱的考核,教師就會更加深入的研究教學規律,探究教育方法,提升教育水平。而這樣的教師,一定是更積極進取的教師。 如果平時懈惰於工作,自然就對教育缺乏深入的研究,教學效果勢必不夠理想。這樣的話,是沒有資格通過職稱考核的。

  二、不想評職稱的人,分為兩種。

1、對自己的工作不夠熱愛,不夠盡心,得過且過混日子,自然也不想評職稱。

2、熱愛自己的工作,對自己的工作也盡職盡責,但是就是不喜歡評職稱的那一套繁瑣的規則與過程。 我覺得如果是第一種情況,其實是有點消極,要知道現在的單位不養閒人,如果一直這樣混日子,很有可能在某天教育改革的時候,就會失去自己這份工作。如果是第二種情況,我覺得這是自己對生活的一種追求,也是無可厚非的。只要專心幹好自己的工作,對得起自己的良心,就不必太在意別人去說什麼。 至於評不評職稱,完全看自己個人的意願。如果實在不願意,那就享受自己的教學生活就可以了。

職稱最重要的作用有兩個:

1、是榮譽的體現。

2、跟工資直接相關。

如果你不在乎這兩個方面,評不評職稱就完全按照自己的意願去選擇,不必在意別人說什麼蠢不蠢。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吧!

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幫助到您,如果你喜歡我的回答,不妨動動手指關注一下我吧!歡迎留言關注哦~


師錦教育


你說當老師不想著評職稱,是不是沒有出息?為什麼?我認為就是沒有出息!我不知道你為什麼會有這種想法,人家都在為評職稱而奔波忙碌,你卻要“獨善其身”,自甘寂寞,怪哉!也許你也有自己充足的理由,何許認為自己確實條件達不到,何許是認為評職稱難,特別是評高級職稱更難,自己不想去湊熱鬧!但這些都不足以成為你不想評職稱的理由!我記得《高山下的花環》曾經有一句很有名的話“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咱姑且不論這句話的對與否,我覺得還是有點道理的!當教師也是同樣道理!咱既然入了教師這一行,咱就要對得起“教師”這兩個字,咱就要努力提高自身“傳道受業解惑”的技能。國家建立教育職稱制度,就是要鼓勵廣大教師更好地教書育人,是對大家教育教學能力的肯定!雖然現在評職稱比較難,特別是評高級職稱更難,雖然職稱評定當中尚存在一些問題,但我們還是應該積極面對。相信有關部門一定會逐步解決這些問題,只要我們積極努力,把自身業務能力和水平提上去,搞好與領導和同事之間的關係,努力做好自己教育教學工作,相信,你總會得到領導和同事的賞識和承認的!職稱總會逐步往上評的!相反,如果你連評都不想評,說明你沒有上進心,沒有事業心,也沒有責任感,還指望你能做好教育教學工作嗎?你自己都不想評,職稱還能從天上掉到你頭上來嗎?你這一想法和做法既對不起學校和學生,也對不起自己的家庭!職稱越高,工資越高。你連職稱都不敢參評,還指望你能更好地養活父母和老婆孩子嗎?基於以上分析,建議你還是打消錯誤想法,立即行動起來,既努力做好教育教學工作,又要積極參入職稱評定。只要有百分之一的希望,就要做好百分之百的努力!萬一評上了呢?


學峰5717


這裡是小葉高中化學課堂,我是小葉老師。當老師的哪個不想評上職稱,因為評了職稱你的工資就會比同齡人高。據小葉所知,中小學高級職稱比一級職稱高了七八百塊每月,這是人人都渴望的。只不過現在評上職稱靠的不僅僅是你的教學能力,還有你的人際關係等等,需要拿到各種先進、表彰,課題、論文,以及優質課證書,這些對老師尤其是農村老師來說,好好教課的很難拿到這些證件,因為他們專心教課,無暇顧及到與領導搞好關係,也有的老師看不慣社會風氣,不善於搞溜鬚拍馬、投機倒把的事。而這些關鍵證件恰恰掌握在主要領導手中,得不到也是正常的事了。不評職稱並不代表沒出息,而是看得很開,把自己身體養好,健健康康,多活些年,不比啥都強,你說呢?小葉老師也是工作了十幾年,也才評上中級,高級在慢慢等吧,總有一天,樹上掉蘋果會砸到咱的!





小葉化學課堂


當老師不想著評職稱是不是很沒出息?為什麼?

在原來,老師一律就是老師,沒分什麼三六九等,在後來,大約在改革開放後就有了職稱評定一說,而到本世紀初,教師工資和職稱相關,職稱高工資就高。不評職稱你就得拿低工資。且職稱差別間的工資差距大的讓人不可思議。這是因為國家每一次提高教師待遇時,都是職稱越高上漲的越多,每次都這樣,就造成了今天職稱間工資差距過大的問題。

按說,根據職稱高低評定老師工資多少也無可厚非。關鍵的問題是,在教師職稱評定和認定的環節上出了問題。最初,高職稱的教師職稱名額連學校都到不了,教育局的領導們人不知鬼不覺的就成了一級教師特級教師,再後來,職稱終於進校園了,很多學校領導就又順理成章的先成了高級職稱的教師,再後來,大多數學校領導終於不要再搶高職稱的名額了,但評定職稱的方案加分項材料由校領導制定,校領導自然會根據關係的疏密,送禮的輕重等等耐人尋味的因素,來決定哪些證件能加分哪些證件不能加分,從而影響了職稱評定的公正性。正是由於評定職稱的存在著人為的可操控性,讓教師職稱評定一事在教職工中怨聲載道,很多老師,特別是安分守己只知埋頭教學的老師對職稱評定一事已變成了聽天由命。隨他去的念想。所以說,不能根據一個老師評不評職稱來說這位老師有沒有出息。在現實情況中,不評定職稱的很多老師,也許是因為無奈,也許是因為心清。也許是因為不願為此點頭哈腰的做法。

給老師評定職稱本不是一件壞事,出發點也是為了鼓勵老師的工作積極性和對優秀教師的肯定與鞭策。只是由於在評定的過程中操作不當,誤傷了老師。結果,使職稱評定與最初的初衷格格不入,而不公正評定的普遍化,也讓普遍的老師們對職稱評定不斷抱怨和質疑和吐槽。當下,教育主管部門已經瞭解到這種情況的發生。正在從教齡、教學成績等方面著手,試圖制定出更為合理,不易被人為因素所幹擾的職稱評定方案來。目的還是為了能公正公平的對老師進行正確的職稱評定。

所以,雖然我們說評不評職稱和老師有沒有出息不掛鉤,但今後如果教師職稱評定能公正公開的進行評定,作為青年教師,還是應該參與到職稱評定的隊伍中去的,畢竟,那是作為老師被人認可的榮譽。也是對我們努力工作老師應有的報酬。我是我用相聲說教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