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钢琴师》:无人之境的琴音,是抵御孤独、保持真我的资本

文|尢曰

《海上钢琴师》:无人之境的琴音,是抵御孤独、保持真我的资本

对世间的一切事物报以虚无的态度其实是轻松的,真正困难的是如何勇敢地介入其中。——(德)赫塔·米勒

通常,如人所设想的一样,虚无的态度无疑是闲暇惬意的,不用花费过多的精力与时间,去考究人世间每时每刻所经历的变迁。这更像是置身事外,把自己当成了一个隐匿之人。真的有这样的人吗?答案是肯定的。

电影《海上钢琴师》讲述的正是一位身怀绝技,却融身于孤独匿迹的钢琴师,他用一生的时间追寻真我。他既是在人人追求自由的“爵士时代”声名鹊起,也是在时代更迭的发展之下缓缓落幕。时代变换对一个人的闻名和雪藏总是转瞬即逝

《海上钢琴师》:无人之境的琴音,是抵御孤独、保持真我的资本

这部《海上钢琴师》是由意大利著名导演朱塞佩·托纳托雷于1998年上映的文艺巨作,改编自亚利桑德罗·巴里克文学剧本《1900:独白》,且在托纳多雷的“时光三部曲”中,《海上钢琴师》相较于《天堂电影院》和《西西里的美丽传说》,该部电影更显浪漫和艺术。

《海上钢琴师》凭借着独特的内涵表达和多义性的解读,在豆瓣评价斩获9.3的高分。该电影以小号手麦克斯的角度讲述了弃儿1900在移民船弗吉尼亚号上度过的传奇一生,身为孤儿的1900以绝顶的音乐天赋,在上世纪初追寻自由的时代潮流中名扬一时。最终,一代天骄的1900也为了追寻内心真正的自由,选择与弗吉尼亚号共同葬身于海底。

正是这部耐人寻味的电影,陪伴着我走过了枯燥无味的高中生涯。影片中散发的复古气息给人以淡泊明志的决心,其中所述的主题也成了对诸多评论家的灵魂拷问:随着时代的更迭人存于世究竟是为了什么?

为此,我将透过该影片陈述我的观点和看法,考究1900内心深处的自由及“真我”。

《海上钢琴师》:无人之境的琴音,是抵御孤独、保持真我的资本


一、主题呈现:影片中三个致敬1900享誉“孤独资本家”头衔的理由

我最初接触到这部电影是在我的高中时期,第一次欣赏,只觉得1900是个对爵士乐痴狂的疯狂钢琴师,只因他备受人们的瞩目。最深刻的印象还是在他与那个骄傲自大的明星莫顿的斗琴过程。也正是这片刻间的观赏,时隔多年我都仍能从中清晰的记起“斗琴”的名场面,可见托纳托雷对该部影片主题剧情的完善和用心。

《海上钢琴师》:无人之境的琴音,是抵御孤独、保持真我的资本

①以讲述回忆的方式,致以崇高的敬意

《海上钢琴师》和普通的记叙人物传记电影不一样,电影的开头是以小号手麦克斯为切入点,在他前往店铺选择当掉自己的小号谋求生计的同时,也暗示着爵士乐落下帷幕后,爵士音乐者的惨淡生涯。

其中衬托着时代的更迭,在上世纪以爵士乐为中心,凸显了人们追求浪漫自由的决心,因而整部影片也呈现着新与旧的照应。就像弗吉尼亚号开往纽约时,移民者总是不由自主地欢呼着自由,他们渴望着能从美国这片自由之地寻找到财富。

在时代的变迁过程中,人们总是擅于从旧社会中吸取经验从而避免当下发展过程遇到的窘况。也正是前者用丰厚的经验我们铺下通往幸福的道路。《海上钢琴师》也是如此,以麦克斯的角度为我们呈现有关1900的传奇人生,得以让后人接触到这彰显一个时代的独特象征,是托纳托雷为一个时代拉下帷幕致以的崇高敬意。

《海上钢琴师》:无人之境的琴音,是抵御孤独、保持真我的资本

②镜头的转换角度呈现不同人物的身份地位

这不同的电影中,都存在着不同的镜头角度。且不同的拍摄角度也让被摄的场景和人物增添了额外的特效性,能增强影片对观众的视觉传达,让观众对电影的渲染有不同的意见和表达。

其中最常用的三种拍摄角度分别为:平角度、俯角度、仰角度,这些是几乎每部电影中都能运用到角度,变换多样的拍摄角度虽然增加了电影过程中的拍摄难度,但也是最直接提升视觉效果的方式。

※平角度:简单直观,是观众最容易忽视镜头角度存在的方式,对拍摄框内的人与事分配均衡,基本不会产生特殊感。

※俯角度:从高处俯视被摄物,进而让被摄物看上去比较低微,容易自发的产生阶层感,倾向于陷入困境、弱小无助的影视人群。

※仰角度:通常彰显影视人物的不同凡响、具威胁性、富征服感、令人恐怖、信心十足或者对事件极具掌控力,但表达效果取决于其影片中的环境。

《海上钢琴师》:无人之境的琴音,是抵御孤独、保持真我的资本

其中在《海上钢琴师》这部影片中,最为明显的是镜头角度转换给观影者带来的落差感,形成了极其明显的阶级差异,也是对旧社会时代阶级的嘲讽。例如,在弗吉尼亚号上,华贵的客舱里上流社会的富家子弟尽享天伦;紧接着是甲板上蜷缩在各个角落的移民者;再者,就是以俯角度拍摄的苦力船舱。这间接反衬了时代阶级的僵化,也将影片中“旧时代”的背景标签演绎的绘声绘色。

接踵而至的便是自称“发明”了爵士乐的傲慢音乐明星莫顿,他的出场,不仅采用了仰角度的拍摄方式,在服饰的安排上也与其他人做了明确的对比,以此呈现该人物的社会地位。

从表面上,有人称这是托纳托雷出于“偏心”,为了影片效果加重了不同人物的地位。但实际上,这是托纳托雷“偏爱”1900的表现。他刻意的在莫顿的出场上大肆着墨,把莫顿的自大妄为特意强调,然后在两人斗琴的过程中以突如其来的镜头切换,呈现1900表演完最后一首琴曲时的卖力,此番霸气侧漏的场面实在是大快人心。

《海上钢琴师》:无人之境的琴音,是抵御孤独、保持真我的资本

③内涵表达的多义性

这部《海上钢琴师》与托纳多雷的另外两部作品很是不同,

它没有一贯的中心主题,不似剧情片里画龙点睛的重点倾向,它可以从多角度上引起观众的不同表达。例如从时代背景、场景渲染、人物经历等多方面诠释不同的道理。

这也是正是其内涵多义中的特殊性,它灌输了1900对有关人世间感情的追求,以及对无人之境琴键传疏的执着。视觉上呈现一番旧世纪的复古风,激起人对“朋克”“浪漫主义”此类敏感词的回忆,使之更具收藏价值。哪怕是这么一部早期上映的电影,时隔多年也依旧能让众人悉数解读的经典,才更值得人们去欣赏收藏。

托纳多雷在电影猛烈发展的时代浪潮里抓住了这独特之处,在内涵表达上让观众肆意发挥自己的联想和表态。因此,《海上钢琴师》这部影片也自然而然在人们的争相讨论中渐渐浮出水面,重新在观众的视线里开拓出了一片新的海域。

《海上钢琴师》:无人之境的琴音,是抵御孤独、保持真我的资本


二、侧面暗喻:以麦克斯为演讲者,阐明主人公抵御孤独的背后所隐含的哲思。

该影片从表面上看,恐怕很少有人会把《海上钢琴师》与抑郁一词相结合。因为从麦克斯的叙述中,即便1900是弃儿,但他依旧能从丹尼(捡到他的工人)和船上工人那里得到与正常人一样的友好和关注,机智的他也凭借琴技的高超赢得了船长的认同。

即便是后来,1900遇到了让他险些离开这艘船的心上人。这也是第一次出现让这个钢琴师的视线放在了除钢琴以外事物上的现象。这让1900产生了动摇,他放松了对过度自由的执念,他想尝试着从那个女孩身上汲取前所未有的灵感,但这可怕的念头还是在他看到伟岸的大陆时,一瞬间消失殆尽。

正如契科夫所言:“真正的天才是常常隐藏在群众里面,绝不挤向人前去露脸的。”无论是在斗琴,亦或是爱情的选择上,1900总是保持着一颗隐匿的心。你说他低调吗?那倒也不是,

他只是想为自己内心的一片净土而战,名利和爱情更像是阻碍他的敌人,他的言论里仿佛带着点自卑,但又铿锵有力

我就出生在这里,世界从我身边经过,但只有2千人一次,这里有梦想,而又永远不会超出船头船尾,你可以在有限的琴键上表达出无限的快乐来,这样才是我的生活。

陆地,对我来说是太大的船,就像女人太漂亮、旅途太长、香水很浓,这支曲子我不知道从何弹起。

我永远离不开这条船,不过我可以结束自己的生命,反正对别人来说,我也不存在。

《海上钢琴师》:无人之境的琴音,是抵御孤独、保持真我的资本

如果说1900是孤独的,可他身边又不乏那些对他热情的船友,他们鼓励他走下船,去感受这个世界。

换而言之,从他身上我们看到的是自我的孤独,是他的情绪的飘忽不定在“从中作梗”,进而影响着我们,勾起我们心底的那一片柔软。他有着让人肯定的才华和音乐天赋,所以他自由;于普通人来说,我们既没有天生的才华,也没有特立独行的资本,我们只是每天重复的做着繁重的工作,没有内在的充盈和外界的肯定,进而被惰性和庸懒束缚,在无意识间自然而然的接受了潜意识里我们给自己定义的人设。

一个人从出生起到长大,就被冠以了无数的标签,我们只成为了别人眼中的自己,却忘了自己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循规蹈矩的跟紧社会的安排,却无法用独特的实际行动和个人作为来证明自己真正的活过。所以,选择抵御孤独,就不要忘记自己还持有最雄厚的资本——不忘初心,为自己谋求一块心灵净土的决心。

《海上钢琴师》:无人之境的琴音,是抵御孤独、保持真我的资本


三、思考总结:结合1900对琴键的痴迷,感悟保持“真我”背后的现实含义。

“真我”一词源于佛教语,意为“真正的自己”。看完电影的人估计总会有这么一个问题搁在心里:为什么1900不从弗吉尼亚号上下来?以他的才华,完全可以在那个时候获取更多的财富,以便更好的追求更广阔的自由。这也是我最初观看时的感受,和多数人认同的一样,有了资本便是有了自由。

可是随着时间的增长,意识的完善,我最终也能体会到1900的那番无奈。在这片大陆上,凡人所到之处,无疑是深受物欲和名利的荼毒过甚,在现实与幻想间做决定,人总是会被外界的干扰迷失方向。这个世界实在是跑得太快,人只要稍微停一会,就会被它狠狠的抛弃,周围的人都在事业和前景间奔走。

所以,谁都不敢直接下定论。就像爵士乐早晚会被新型的音乐模式所代替。如同讲述者麦克斯一样,他身上冠以爵士小号手的标签已过时,曾名噪一时的表演乐器都只能在收藏店铺便宜的交易。这便我是从《海上钢琴师》主人公1900身上所领悟的哲思:随着一个时代的落幕以新型代替陈旧,所有的人与事都将在时代的浪潮下被洗涤一新。

固然,1900与弗吉尼亚号的共进退让观众心生遗憾。但我相信,对于1900本人而言,他是这个时代的标志,也终将随着时代舞台默默离场,这是心灵的归属,亦是对“真我”的诠释。

《海上钢琴师》:无人之境的琴音,是抵御孤独、保持真我的资本

※结语

韩松落有怎么一句话:“所有的人,起初都只是空心人。所谓自我,只是一个模糊的影子,全靠书籍绘画音乐电影里他人的生命体验唤出方向,并用自己的精力去充填,渐渐成为实心人。”普通人的我们,自然没有1900那样过人的天赋,我们只能通过不断地学习充实着自己。

有人说:已经晚了。但实际上,现在就是最好的时光。对于一个真正有所追求的人来说,生命的每个时期都是年轻且及时的,证明自己不限于人的光阴,只在于拥有那份摆脱束缚的决心。


作者简介:尢曰,有思想,有忧伤和理想,这才是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