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治通鑑》告訴你:為什麼領導視察有那麼多形式主義、形象工程

在日常工作中,我們經常會看到當上級領導到基層視察工作時,所經之處、所看之物都是經過認真選擇而精心安排的所謂“好典型”“好樣板”。老百姓對此深惡痛絕,但是為什麼這種形式主義、形象工程還是屢禁不止?

《資治通鑑》中的一則故事可以間接地告訴答案。

【出處】《資治通鑑·漢紀七》

【原文】上自勞軍,至霸上及棘門軍,直馳入,將以下騎送迎。已而之細柳軍,軍士吏被甲,銳兵刃,彀弓弩持滿,天子先驅至,不得入。先驅曰:“天子且至!”軍門都尉曰:“將軍令曰:‘軍中聞將軍令,不聞天子之詔。’”居無何,上至,又不得入。於是上乃使使持節詔將軍:“吾欲入營勞軍。”亞夫乃傳言“開壁門。”壁門士請車騎曰:“將軍約:軍中不得馳驅。”於是天子乃按轡徐行。至營,將軍亞夫持兵揖曰:“介冑之士不拜,請以軍禮見。”天子為動,改容,式車,使人稱謝:“皇帝敬勞將軍。”成禮而去。既出軍門,群臣皆驚。上曰:“嗟乎,此真將軍矣!曩者霸上、棘門軍若兒戲耳,其將固可襲而虜也。至於亞夫,可得而犯耶!”稱善者久之。月餘,漢兵至邊,匈奴亦遠塞,漢兵亦罷。乃拜周亞夫為中尉。

《資治通鑑》告訴你:為什麼領導視察有那麼多形式主義、形象工程

一、故事的來龍去脈

漢文帝為了慰問在邊境防備匈奴的軍隊,帶著人馬親赴軍營犒勞軍隊。在達駐紮霸上和棘門的軍營中,漢文帝一行人直接馳馬進入營壘,將軍和他的部屬都騎著馬迎送漢文帝出入。

但是,漢文帝到了周亞夫的軍營,和先去的兩處截然不同。前邊開道的被攔在營寨之外,在告知皇帝要來慰問後,軍門的守衛都尉卻說:“將軍有令,軍中只聽將軍命令,不聽皇帝詔令。”等漢文帝到了,派使者拿自己的符節進去通報,周亞夫才命令打開寨門迎接。守營的士兵還嚴肅地告訴文帝的隨從:“將軍有令:軍營之中不許車馬急馳。”車伕只好控制著韁繩,不讓馬走得太快。到了軍中大帳前,周亞夫一身戎裝,出來迎接,手持兵器向文帝行拱手禮:“介冑之士不拜,請陛下允許臣下以軍中之禮拜見。”文帝聽了,非常感動,欠身扶著車前的橫木向將士們行軍禮。

勞軍完畢,出了營門,文帝感慨地對驚訝的群臣說:“

這才是真將軍啊!那些霸上和棘門的軍隊,簡直是兒戲一般。如果敵人來偷襲,恐怕他們的將軍也要被俘虜了。可週亞夫怎麼可能有機會被敵人偷襲呢?”好長時間裡,文帝對周亞夫都讚歎不已。

一個月後,匈奴兵退去。文帝命三路軍隊撤兵,然後升周亞夫為中尉。

《資治通鑑》告訴你:為什麼領導視察有那麼多形式主義、形象工程

二、周亞夫的表現

周亞夫是絳侯周勃的次子,善於治軍領兵,也深知政治權謀。在這一次的漢文帝軍營視察事件中,他通過打造樣板、樹立典型,巧妙地打造了自己從嚴治軍、令行禁止的大將形象

首先,皇帝到邊塞視察軍營,如同御駕親征,保衛工作至關重要且必不可少,其要視察的軍營必須做好迎接視察的準備工作。所以也勢必事先會告知被視察的將軍軍營。但是到了周亞夫在的軍營,軍營上下好像什麼都不知道一樣、什麼都沒有準備一樣,這顯然是不可能的。

其次,即便皇帝真的事先沒有通知、臨時起意來視察軍營,那麼當皇帝的先驅部隊抵達軍營時,被把守軍門的都尉拒絕情有可原。但是直到後來漢文帝到了以後,還是不讓入內就有點說不通了。試想一下,軍門都尉在得知皇帝即將來視察軍營、且先驅部隊已經抵達的緊急情況下,怎麼可能不馬上向周亞夫報告呢?如果真的是沒有報告,那隻能說明周亞夫治軍不嚴、失之寬鬆。

再次,真的如《資治通鑑》所記載一樣,上乃使使持節詔將軍:“吾欲入營勞軍”,周亞夫只是下令開軍門。而且不僅沒有出去叩首迎接,反而等到漢文帝到了軍中大帳前才出來迎接,而且還一身戎裝(說明事先有準備)、手持兵器(對皇帝不敬),於情於理都有說不過去的地方。

綜上所述,周亞夫的這波操作,顯然是把準了漢文帝的心思,做過了精心準備,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形式主義的形象工程。

《資治通鑑》告訴你:為什麼領導視察有那麼多形式主義、形象工程

三、漢文帝的考量

作為從一名王爺成長起來的漢文帝,經歷的政治鬥爭、政治考驗何其充分(周亞夫的老爹、開國元勳周勃就是被漢文帝治理得毫無脾氣),他怎麼可能看不出這是周亞夫的“形象工程”,可為什麼他還非常熟練地進行了配合,不僅多次誇讚,而且還升周亞夫為中尉?

這裡當然有著皇帝(領導)獨特的政治考量。

一是形勢所需。當時匈奴三萬騎兵入侵上郡,三萬騎兵入侵雲中郡,殺害和擄掠了很多軍民,報警的烽火一直傳到甘泉和長安城。可以說邊境形勢十分緊張,周亞夫的崗位重要、責任重大,容不得任何閃失。所以皇帝在視察軍營時必須以鼓勵士氣、安穩軍心為主要目的。

二是樣板很好周亞夫的所作所為雖然是形式主義,但是確實是一支軍隊多必須提倡和鼓勵。一旦與匈奴打起仗來,這種令行禁止、治軍嚴明的部隊是漢文帝所依仗的。

為此,漢文帝希望通過周亞夫的“樣板”“典型”,能夠快速讓其他兩支邊境駐軍所學習,在較短時間內提高軍隊的戰鬥。

三是用人導向。通過提拔周亞夫,漢文帝也在向所有的文臣武將傳遞一個信號:只要恪盡職守、做好本職是能夠得到提拔重用的。

四是自身形象。漢文帝通過這一事件,也樹立了自己親民、務實、勤政、明是非、識人才的正面形象,而且進一步拉進了與軍隊的良好關係。

《資治通鑑》告訴你:為什麼領導視察有那麼多形式主義、形象工程

這是一舉多得的好事情,漢文帝(領導們)何樂而不為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