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有的農民工工資比剛畢業的大學生高?

冠軍集團遊資協會會長


農民工的工資為什麼就不能比剛畢業的大學生高?題主提出這個問題心態不正!

從老闆的角度來說,他不考慮你沒有文憑,而是你能給他還來什麼。在工地上,一個熟練的農民工,一天400-600之間。為什麼給這麼高?因為他能給老闆幹活,能給老闆解決問題,能給老闆帶來收益,人家應該有這麼高的工資。

而剛畢業的大學生,你能到工地幹活嗎!你到工地上老闆還不要你,因為你可能什麼也幹不了,你對他的價值為零。能體現出價值的勞動,老闆就會給那麼多的報酬。反之亦然。

工地老闆不要,就代表大學生沒有價值嗎!肯定不是!要看放在什麼地方。

話說回來,農民工的工作勞動強度大,環境差,危險等一系列的因素,而大學生呢,一開始多做一些輔助性的工作,輔助性的工作,對於老闆來說,價值太少,根本不可能會有高工資。


三農範


人的價值從哪裡來?從勞動中來!

中國歷史上學生的地位歷來低於工人、農民、藝人、妓女,有“百無一用是書生”之說,元代更是劃人為十等: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醫、六工、七獵、八民、九儒、十丐。故有“臭老九”之說。

資本主義市場經濟,仍然是從封建社會孕育產生的,雖然打著“自由、平等”的旗號,但保留有封建等級秩序的觀念,只不過是由封建社會簡單的以佔地多少轉變為資本主義社會以佔有生產資料多少來衡量個人的社會地位高低罷了,這種中國的“人分三六九等”本質上沒區別。

隨著資本主義勞動複雜程度的不斷深入,社會分工越來越細,簡單的勞動已不能滿足人的高質量生活的多方面的需求,學生學習的目的從單純的替封建皇權“做官、做吏”變成了個體謀生。

從事農業生產的農民在失去土地後成為“流氓無產者”進入城市,從事簡單勞動的同時出現了分化,一部分人仍從事簡單勞動;另一部分人在掌握了技能後得到了提升,或者進入相對較高的職位享受較高的薪資,或者成為僱主的競爭對手。

大學生呢,一方面由於教育與社會脫節,在學習階段只有文化素質的提高而沒有技能的培養,並不能滿足社會分工的需要。另一方面由於社會容量有限,並不能接納所有大學生就業,大部分學生“畢業即失業”。這個時候,大學生們作為人的價值都難以體現,更談不上作為大學生的價值了!

不管是大學生還是農民工,在私有化社會里,國家是不會管人有沒有價值的,國家在乎的是人的“使用價值”,有了“使用價值”才會享有“勞動力價格”,然後國家會通過各種稅收、收費榨取人的“剩餘價值”。這就是資本主義的本質。

只有共同佔有生產資料的社會主義,才會讓大學生和農民工具有相同的社會地位!


用戶98517817550


關於這個問題嗎。有很多人提到了這個問題。安理說嗎,因為大學生有學力,上大學有代價,畢業之後,他可能學的技識多一些,啥也懂的,工資也高,分培的崗位嗎,也好一些。有些農民工,可能因為他的學文低,分培的崗位也孬一點,工資,還低一點,還累一點。這個問題嗎,是有點偏見的看法。有一些大學生確實嗎,本質很高,學些東西也快,工作能力也很強。二,但是還有些大學生,就是多學了那幾個字,成了些書呆孑,去了講那點學文,幹啥也一般情況,或者是,有的還不如那些文盲的本質高。他的父母,位置權利大做後臺,他的工資還高,分培的工作,又輕鬆,崗位又好,不下力。三,有些農民工,他的學文淺,他也不一定本質就那嗎低,順之言他學的技術,和工作方識,不一定低,有的很多農民家庭,孩子上學,顧家教,顧不起。或者是星期天,還的根著父母,下地去勞動,他非言沒去上大學,或者是聯大學去考,也沒去考。為了家庭的生活限制,就去打工為了掙錢照顧父母,他非言不是大學生,但是,他學的技術,本質本能,還一定低於大學生。人的大腦心記,大有不平等的狀態。學力在全世界上,也是不可缺少的,一種萬能工具。但是他代表不了人的,思想和他的本質問題。但是,必須的吧事非,分的清楚為好。這個人的能力,不在於大小,最能的人,他變成了壞人,殺你的時侯,他還是好人,能人嗎。這個人的本能一般化,他就是本心裡,擁護你,實心給你工作,中厚純真清白的人。請問你選擇,那一種人來培合你的工,作為好吧。關於這些問題嗎,不能說的純清透骨了,也不能介紹的過為清楚了,也沒法介紹的太也清楚了。三言兩句話說不明白啊。我說的不一定對。敬請大家朋友們,說一下如何吧。可能很多錯別字,請朋友們原諒吧,謝謝。,,,


路人165442066


如何看侍有的農民工比剛畢業的大學生工資高?

這個很正常,也很好理解。

現在的城市建設少不了農民工,更少不了有較強專業性知識的大學生。

但剛畢業的大學生缺乏實際的工作和操作經驗,雖然有豐富的知識,但要把知識變成經濟價值還需有一個積累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大學生得到的經濟回報不會太大,而有了這個基礎,以後有了豐富的工作經驗,能夠把學到的知識最大程度發揮,到那時工資自然也就多了。

農民工對城市的發展建設有著重要作用,一些技術性較強的農民工工資的確很高,我們村就有在城市拿上萬工資的鄉親,農民工朋友工資雖高,但大部分人都幹著有髒有累的活,特別是在建築工地,有些工種一天就有好幾百工資,但危險性和勞動強度是一般人難以承受的。

所以農民工和大學生的工作方式和工作環境是有著很大區別的。

城市建設需要有專業知識的大學生,更離不開辛勤勞動的農民工朋友。




八零後在農村


農民工工資與剛畢業的大學生工資來做比較,本身其實沒有什麼可比性。

我們知道,農民工這個概念太大了,農民工主要是指從農村來到城市的外來務工人員,因為年齡不同、性別不同、技術層次不同,農民工分佈於各個行業,其中以髒活累活的建築行業,室外勞動行業為主。這樣看來,農民工的工資從兩千到上萬都有可能,特別是有技術活的建築工人的工資最為可觀,效益好的時候上萬不是沒可能,一年到頭上十萬也能掙。



農民工的錢可以說是省吃儉用,辛辛苦苦賺來的,自己從來不敢亂花,總是想著拿回家存著。不怕苦不怕累,任勞任怨,想法單一,就是多賺點錢,貼補家裡用。


大學生,剛畢業的大學生,因生活方式的突然改變,很多大學生初來咋到不是很適應這個社會。找工作像是大海撈針一樣,滿眼都不會,或者滿眼都不合適,什麼上班時間長、經常性加班、離市區遠、上班不自由、上班不能玩手機、宿舍太擠、沒有網絡、沒有洗衣機空調等等,這些都是大學生找工作考慮在先的,往往對工作要求的太多,找工作成為了一個自我否定的過程,可能最後選擇的是自己最不願意做的工作,但是沒辦法,要生活撒,先就業再擇業不是現在很多大學生面臨的問題嗎?


大學生剛畢業出來,生活經驗不足,工作經驗沒有,自我價值認識不夠,對工作的態度模凌兩可,最主要的還對工資待遇的不滿意,這些都可能是剛畢業大學生頻繁換工作的原因,工作頻繁換,沒有提升空間,工資不高是很正常的。企業給時間和空間來培訓大學生,為的是大學生將來能給企業帶來效益,帶來知識,帶來不斷髮展的中堅力量。

所以我想說,剛從學校出來的大學生,放下身段,排除芥蒂,不要盲目的去和老一輩辛苦賺錢的農民工去比,你要看到你成熟後的樣子,大家一起為社會添磚加瓦,共同建設美好家園。


三六五平凡之路


大學生剛畢業,也就是有一些書本上理論知識,而在實際工作中,很多書本知識都排不上用場,不論在什麼公司,公司老闆巴不得你一上班就給他創造效益,而剛畢業大學生又沒有經驗,所以工資只能低。

農民工的工資高,是由於社會發展到一定程度決定的,人口紅利期已過,沒有人願意做那些又髒又累工作時間又長的工作,而我們農民工不怕累,不怕苦,不怕工作時間長,所以工資顯得高一些。

一份耕耘,一份收穫吧。

我是天涯浪子,三農領域創作者。喜歡我,就關注我。謝謝。


江南天涯


這個問題提過許多回,我姑且也就回答幾回吧。

大學生有的是真才實學,有的是隻有一張文憑。

農民工有的工資的確高,有的是艱辛的汗水白白流,可憐的工資拿不到。

萬丈高樓從地起,剛剛踏入社會的大學生,他們只盯著手中的文憑,卻忽略了比文憑更重要的能力。在他們剛開始拿到工資的時候,往往喜歡和沒有文憑的農民工作比較。他們只看到了農民工手中的工資,卻忽略了農民工的惡劣的工作環境和勞動的艱苦程度。一天十幾個小時的工作時間,又髒又累,試問,有哪一個大學生願意去幹?即使給雙倍的工資,他們都不願意幹。相信,現在是知識經濟的年代,知識比血汗更有價值,更有希望。腳踏實地,著眼未來。學有所成的學子們,到那時再說話吧。


矛戀盾


首先我想說的是題主本人心態有問題!

每個行業,每個人付出多少勞動,理應獲得相應的報酬!和人是什麼行業或者職位並無正比關係!同樣是老闆,也有大小,同樣是經理也分高低!只因他們所付出和承擔的責任不希望而已,當然,能力也尤為重要!

所以,不要拿農民工和剛畢業大學生做對比!會遭人鄙視的!最近網上流傳要給農民工正名!希望能夠付諸實際行動!


三農百事


觀念問題吧

剛畢業的大學生沒有經驗,積累的能力少,但長期來看,剛畢業的大學生增值進步空間比較大,未來有更多的可能性,相比可以有更長遠的發展空間;

但農民工從事的體力勞動,隨著時間推移,可能是貶值的傾向,因為農民工體力會隨著年齡增長而逐漸衰退,自身價值下降

看待這個問題,不能只看當下,職業的規劃應該取決於更長遠的打算

然而畢業生也不能氣餒,要繼續堅持,給自己更多的機會;


繁花絡絡


農民工工資比剛畢業的大學生工資高這隻能說同行業如此,因大學生剛畢業他只有理論,但實踐工作能力肯定要比在行業中幹個多年的農民工差,這是不可置疑的。但是大學生他們有知識,通過實踐與自己的努力,很快就會超過他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