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這座城市很“遺憾”, 曾與東莞齊名,現在GDP增速全省墊底

大多數人對於廣東的刻板印象,就是有錢。他們似乎總是穿著一件鬆鬆垮垮的老頭衫,踢著一雙十塊錢左右的人字拖,慢慢悠悠地鑽進一個有些年頭的巷子裡。倘若沒有支付寶和微信,大概還會需要一個印著紅白條紋的麻袋。待麻袋裝個半滿,此人數數鑰匙,下樓找了個早點攤。他並沒有吃早餐的習慣,只是想著出來了,就給太太帶一份。他踢著人字拖往回走,每個月的這一天,都是這樣的惺忪平常。

廣東這座城市很“遺憾”, 曾與東莞齊名,現在GDP增速全省墊底

廣東中山

聽上去索然無味,但又似乎是一個不錯的生活方式,很多人對於廣東就是這樣的印象。但是一旦去廣東旅遊一次,就會發現拿“有錢”來形容廣東,實在是太過於膚淺。在這方17.97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生活著大量的外地務工人口,他們之所以沒有選擇剩下的942.03萬平方公里。是因為車水馬龍和鑰匙叮噹響的背後,不單單隻有被圈起來的小漁村,也會有因厚重而開放的魅力人文。

廣東這座城市很“遺憾”, 曾與東莞齊名,現在GDP增速全省墊底

孫中山紀念館

像中山,就是這麼一座擁有厚重人文底蘊,且開放包容的城市。在1925年以前,她的名字叫做香山,因本地生長著大量的神奇花卉而得名。這個名字並不出奇,像湖南靖州、河南的平頂山和浙江慈溪縣都有以香山命名的景區。但這畢竟是一個地級市啊,當地的自然資源之多彩,旅遊資源之豐富,可見一斑。後來為紀念孫中山同志,這才更名為中山,中山市南朗鎮還很好地保留著孫先生的故居(免門票)。

廣東這座城市很“遺憾”, 曾與東莞齊名,現在GDP增速全省墊底

詹園

這是一座很有生活情調的城市,像坐落於中山市北臺村的中山大宅門(詹園),雖享譽嶺南最大的私家古典庭園,但全無銅臭味道,而是正兒八經的母慈子孝。黃遠新感懷母親詹氏的勞苦,重金聘請多名蘇州園林巧匠,用五年時間造出嶺南最大的一座私家園林。兒子既孝順,又有出息,詹氏自然十分感動。於是這位母親做了一個十分偉大的決定,與黃遠新商量免費對外開放。從此,中上市又多一個地標景區。

廣東這座城市很“遺憾”, 曾與東莞齊名,現在GDP增速全省墊底

依山而建的詹園

按道理來說,有好山好花好鄰居作伴,中山應當是一座人人羨慕的宜居城市。然而在當地,人們提到中山,往往難掩眉宇間的遺憾。原來,在三十年餘前,中山曾位列廣東四小虎,與東莞市齊名。雙方的經濟差距並不大,中山還在1881實現了對東莞的趕超。但是在這之後,中山逐漸被東莞拉開。後來虎門大橋通車,東莞如有神助,如今已是半隻腳踏入萬億俱樂部。而中山,卻經歷了經濟最慘淡的十年,2019年前三季度的GDP增速分別為2.6%、0.9%和1.1%,全省墊底。

廣東這座城市很“遺憾”, 曾與東莞齊名,現在GDP增速全省墊底

中通大橋

究其原因,還要提到文章開篇提到的收租。在2008年,中山市房地產投資佔總投資比重為35.3%,但是到了2018年,卻已經增長至62.5%。而工業投資佔總投資比重,2008年為4%,2018年卻下降到了2.3%。所以中山和廣東的其他城市在城市面貌這一點上,有著明顯的不同,小區樓盤遠多於CBD寫字樓。但也不是毫無盼頭,目前當地已經意識到了這種投資比例的不科學,且連接廣州、深圳等城市的深中通道已經動工。屆時,中山完全有機會重現四小虎榮光,成為廣東的熱門旅遊城市和萬億俱樂部的種子選手。(李雙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