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拱地、向前衝,風雨無阻勇攀登!島城各區市、各部門熱議省“重點工作攻堅年”動員大會

半島記者 李曉哲 肖玲玲 徐傑 韓小偉 婁花

再大的困難改變不了我們高質量發展的征程,再大的壓力動搖不了我們深化改革開放的堅定決心。3月17日,山東省“重點工作攻堅年”動員大會召開,在全市黨員幹部群眾中引起強烈反響。大家認為,省委發起的九大改革攻堅行動,既有目標方向,又有任務路徑,能否落實到位、執行到位,考驗責任擔當,考驗工作作風。各級黨組織要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省委的決策部署上來,振奮精神、凝聚力量、狠抓落實,拿出戰鬥意志和決勝勇氣,把“規劃圖”變為“施工圖”,把“時間表”變為“計程表”,頭拱地、向前衝,風雨無阻勇攀登。

市南

加快實施以5G技術、充電樁建設為支撐的“新基建”項目

市南區發展改革局局長趙愛萍表示,今年,該局將圍繞重點領域聚焦聚力、落細落小。組成尖刀班集中優勢力量推進總投資1051億元的92個重點項目建設,加快實施以5G技術、充電樁建設為支撐的“新基建”項目。實施月度清單式管理,倒排工期、掛圖作戰。緊盯指標任務抓落實,提高標準細化分解指標任務,圍繞GDP核算的30項重點支撐指標加強調度,充分發揮經濟運行監測平臺作用,增強調控的時效性和前瞻性,強化對全區重點企業的研判分析,全力以赴把經濟向好的趨勢轉化為高質量發展的勝勢。聚焦海洋產業求突破,開展攻堅“六個一”行動:成立一支現代海洋產業引導基金,建設一個航運公共服務空間,重塑一個航運貿易業協會,打造一個現代海洋旅遊“雁陣型”產業集群,建立一個海洋科技創新高地,推動一個跨境貿易大數據應用平臺落地,力爭全年海洋產業增加值增速達到15%,海洋固定資產投資增速達到50%。

同時,全面優化營商環境。打造“成就”企業文化,尊重市場主體地位,到位不越位,辯證地處理好政府與市場的關係,營造讓企業舒服的發展環境,成就企業在市南發展壯大。充分調研市場主體現狀,變“撒芝麻鹽”式的扶持為精準發力、因企施策,推出一批務實有效、針對性強、含金量高的政策措施,真金白銀培育企業發展壯大,真心實意為企業出實招、辦實事。圍繞省市營商環境評價體系11項重點指標進行全面體檢自評,聚焦企業和群眾辦事痛點、難點、堵點,形成營商環境問題清單和整治方案,以評促改、以評促優,倒逼各項指標全面提升。

李滄

培育形成創造創新生態系統,走出科技產業發展新路

3月18日,李滄區召開“重點工作攻堅年”推進落實大會,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要求,按照省、市部署安排,進一步動員全區上下沿著以院士港為主體的高質量發展基因重塑的新路奮力前行,在改革上攻堅、在攻堅中改革,激發戰鬥意志和決勝勇氣,奮力奪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的全面勝利。

李滄上下將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進一步放大院士港平臺效應,聚焦主導產業,加大平臺思維推動“雙招雙引”力度,推動“科技創新實體化、市場要素股份化、網絡信息賦能化、鏈群融合一體化”,打造老市區高質量發展的新優勢,培育形成創造創新生態系統,努力在科技產業發展上走出一條新路來。李滄區發改局局長陳黎明表示,李滄區印發了《李滄區2020年經濟高質量發展攻堅戰實施方案》,我們將進一步細化任務目標,不折不扣抓落實,全年工作壓茬推進,以實際行動打好攻堅戰!

嶗山

服務群眾無止境,流程再造再優化

全省“重點工作攻堅年”將發起流程再造列為九大攻堅行動之一,在基層引起強烈反響。作為服務群眾的最前沿,直接向群眾提供面對面的窗口單位,服務質量和效率直接影響到黨和政府在群眾中的形象。近年來,嶗山區行政審批局為最大限度提高行政審批服務效能,高效服務企業,做出一些卓有成效的探索。據嶗山區行政審批服務局副局長藺海霞介紹,作為青島市唯一的試點單位,嶗山區行政審批服務局在全國首創微信企業登記一鏈式“秒批”服務,企業設立、變更、備案、註銷等所有企業登記業務全程微信辦理、“無人工干預”自動審批,實現行政審批從人工審批模式向系統智能“雲審批”模式轉變。目前,微信一鏈式企業登記“秒批”服務已經在嶗山區試點運行,待條件成熟後,將在全市範圍內予以推廣。

下一步,嶗山區行政審批服務局將以發起流程再造攻堅行動為契機,抬高標杆、提升境界,推動政務服務理念、制度、作風全方位、深層次變革。

一是充分利用現代科學技術,建設智能化審批平臺。以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為核心技術,推動政府服務模式的變革創新,用“雲審批”保障企業復工復產,讓企業創業“快人一步”, 實現審批更簡、時效更短、服務更優。

二是大力推進內部流程再造,實現一窗式審批。建設開發標準化綜合受理系統,大幅整合前臺收件窗口,建立“前臺統一受理、後臺分類審批、統一窗口出件”的政務服務模式,行政許可事項無差別“一窗受理”。全流程精簡審批環節,實行一張申請表單,一套申報材料,將建設項目用地預審和選址意見書合併辦理;合併施工許可前置事項,將人防質量監督登記、工程質量監督登記、工程安全監督登記一張紙併入施工許可證核發一個環節;設計方案審查中,只審查規劃條件、建設條件及相關技術規定確定的規劃控制要求,不再審查建築內部平面及剖面設計。

三是全鏈條壓縮辦理時限,提高招投標效率。優化採購方式、放寬採購自主權以及簡化審核程序等,實現政府採購項目審批時長由5個工作日壓縮至1個工作日;工程招投標項目取消紙質材料備案,實行全過程網上備案;招標核准當日結,取得行業行政主管部門招標核准模擬審批意見即可先行發佈招標公告,至少為項目招標投標節約20天;針對重點項目啟用“綠色通道”,利用週末時間加班加點組織開標,至少為項目節約2天時間。財力項目工程量清單編制方面,根據造價額不同可節約2至10天。

市生態環境局

努力打造綠水青山“青島樣板”

市生態環境局黨組書記、局長楊釗賢表示,全省“重點工作攻堅年”動員大會視頻會議提出了九大改革攻堅行動,充分彰顯了全省深化改革開放的堅定決心,特別是第六項發起資源環境領域改革攻堅行動,為做好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提供了遵循,指明瞭方向。

作為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的先鋒隊,市生態環境部門將深化生態環境領域改革攻堅,加快推進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堅決完成生態環保各項目標任務,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和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努力打造綠水青山“青島樣板”。

其中,青島市將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生態環保工作,加強醫療廢物處置單位環境管理,確保醫療廢物處置設施運行正常,推動青島市危險廢物和醫療廢物汙染處置能力和水平不斷提升;出臺實施支持企業復工復產政策,暢通環評審批“綠色通道”,為疫情防控期間企業復工復產及時提供服務。聚焦打好打贏汙染防治攻堅戰,打好打贏藍天保衛戰,協調推進柴油貨車汙染防治、黑臭水體治理、膠州灣及近岸海域汙染防治等突出生態問題整治8場標誌性戰役,推動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

市工業和信息化局

搶抓新一輪產業發展風口

3月18日晚上,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召開黨組理論中心組(擴大)學習會議,學習貫徹全省“重點工作攻堅年”動員大會精神。黨組書記、局長姜波對全局貫徹動員大會精神、推進製造業和信息產業高質量發展做出部署。

會議指出,大會抓住制約我省新舊動能轉換、高質量發展的突出短板,明確提出九大改革攻堅行動,體現了省委、省政府將改革進行到底的堅定信念,吹響了全省奮發作為、攻堅克難的號角。當前本市疫情防控物資生產保障任務依然艱鉅,工業經濟面臨嚴峻的下行壓力,全體幹部要紮實貫徹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穩增長各項工作,迅速發起“高端製造業+人工智能”新一輪攻勢,解放思想、改進打法,奪回疫情造成的損失,奮力完成全年各項目標任務。一是全力以赴抓運行、穩增長。在全市工業經濟爬坡過坎、滾石上山的關鍵時期,一天也不能耽誤,一刻也不能放鬆,以捨我其誰的責任感、時不我待的緊迫感,一個行業一個行業地分析,一家企業一家企業地對接,堅決啃下“硬骨頭”、實現穩增長。二是齊心協力優存量、拓增量。加快實施傳統制造業振興行動,“一業一策”“一企一策”,支持百戶龍頭企業實施倍增計劃,堅定不移地推進技術改造,推動傳統支柱產業再次崛起。堅持“以投資論英雄”,建立“盯著項目幹”的良性循環機制,全力抓招商、抓項目、抓投資、抓達產,確保項目建設轉化為實實在在的增長新引擎。三是搶抓新一輪產業發展風口。牢牢把握主動權,化危為機,開展產業鏈補鏈強鏈行動,橫向拓寬產業寬度,縱向拉長產業鏈條,提高本地關鍵零部件配套率,支持醫藥、醫療器械、機器人等企業發展壯大,著力打造自主可控產業鏈。四是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乘勢崛起。延續去年以來良好的勢頭,聚焦5G、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等新技術,吸引一批頭部企業、解決方案服務商和高端人才,集聚一批高端產業項目,加快佈局“新基建”,打造人工智能產業高地。五是加快流程再造和制度創新。要強化平臺思維和生態思維,政府、協會、企業等各方聯動,堅持以應用促產業的理念和開放式的政策制定機制,為企業提供專業化的精準服務,用最具競爭力的政策措施,營造最具競爭力的招商環境,構建良好產業運行生態系統。

會議強調,全局上下要發揚亮劍精神,強化擔當意識,堅持防控、發展“兩手抓、兩不誤”,分秒必爭,攻堅克難,用真功、出實招、見實效,奪取疫情防控和改革發展“雙勝利”,向市委、市政府和全市人民交出一份滿意的答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