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我希望我足夠強大,強大到不需要任何人,強大到不需要親情,友情,愛情。這種心理?

龍江好好


首先對你的這份志氣表示敬佩,強大自我是人性優良的品質,強大了可為自己帶來榮譽,強大了還可以施助於他人,古人云:“窮則獨善其身,富則兼善天下”,可見自身強大了,兼善於天下也是民眾之幸。

一個人要想足夠強大單靠自己的力量與能力是遠遠不夠的,有句話叫“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縱觀古今每一個人的強大與ta身邊的人都有著密切的關係。一個人強大到不需要任何人了,那也只是一種幻想,也是不可能實現的,個人的強大是靠一群人的努力才能達成。

一個人強大到不需要親情、友情、愛情,那你強大了有什麼用?用來炫耀你的財力勢力?還是冷漠的宣示你的身份?不需要親情、友情、愛情你的強大將變得毫無意義,你的強大也不會長久。

這種人是什麼心理呢?

消極、幻想、憤世心理,這種人一般受過強烈的心理刺激,心理極度無奈、無助的情況下產生的一種極端幻想,ta飽受了世態冷暖卻又無能為力,寄希望於某一天自我突然強大,找到一種高高在上凌駕於人的感覺。不過也只是一種幻想恐怕永遠都不會實現。

一個強大的人必定是一個心懷感恩的人,感恩社會感恩家人,珍惜友情更珍惜緣分。自己強大了會懂得去善及更多的人。

我是慕三子 你永遠的心靈知己!


慕三子


所謂的希望自己強大到足夠強都是相對的,所謂的強大分多方面的,如物質的,精神的,內心的,表面上的等,從你的字裡行間可以看出來你只希望自己從物質上足夠強大,其實你有這樣的想法和價值觀其實你很空虛,也不可能強大,只有心胸開闊,有肚量,有寬擴的胸懷才能容納百川,也會強大起來,有句話叫獨不成林。自私,心胸狹窄容不下那麼多,只有有很大的空間才能容納更多。



用戶3436848287575


首先,我覺得前半句可以支持,如果真的有人想做到後半句,那我覺得,會心疼這個人,一定是受過傷才會這樣想,煙火凡塵的普通人,哪怕慾望多感情重,但是我們需要這些情感的支撐。

其次,做人足夠強大是很好的,這也是一個前進的動力,為了強大而努力的心態,是值得肯定的,平心而論,一個人真的做到強大到不需要任何人,不需要親情友情愛情,那這個人的生活該有多麼的孤單啊,圍繞自己的都是冷冰冰的沒有感情,這種生活很多人是無法忍受的。

再次,如果真的有那麼一個人做到了,我唯一對他/她的建議是,找一個能陪自己的興趣所在,也許生活會更幸福些。


行走的蝸牛牛


樊登說,如果你足夠強大,沒有人能左右你的幸福。這句話跟我們現在所要看待的用“不需要”來證明自我的強大,確實有相似之處。

如果你足夠強大,你的幸福就不會被別人所左右,無論是親人、友人還是愛人。因為你的幸福其實可以不依賴於他人,也不必來源於別人對你的愛,因為當你就是幸福和愛本身的時候,反而才有至親摯愛的人。真正的強大就是和自己聯結,而自己就是宇宙的縮影,從而也就是和整個宇宙聯結,到那時,還分什麼你我呢?

所以,如何看待?

強大,是需要和不需要的集合,是所有人和所有情感的集合,是沒有區別心的萬物合一。


心理韌性


你好,我是張滴滴,一名心理諮詢師,歡迎關注,一起用心理學美好生活。

你是否感覺到,描述中的這個人,有點像滅霸……😓

一個響指,全世界就消失,只有自己獨自強大,親人、朋友也無所謂,內心有一個表面為了美好卻隱藏得更深的個人目的。

從心理層面來講,有幾個方向,我認為你可以對自己進行評估:

1、為什麼要與自己所有社交關係中的人為敵呢?想甩開所有的關係,這中間是否有求而不得的愛和自尊,是否有創傷性事件造成?

2、為什麼這麼害怕關係?這描述的是一個典型逃避現實的幻想,它的背後更多的是一種害怕和迴避,對身邊所有的關係都持迴避的態度,是由什麼引發的呢?

3、為什麼在想像中希望自己無比的強大,強大到一種極端孤獨狀態?這更多的可能是因為現實與想像中的差距特別大所造成。

4、為何把強大與不需要任何人聯繫起來?我們看到的金融大亨、著名學者、甚至是科技公司最頂尖的創始人,無論是內心還是外界的反饋來說,他們都很強大,但他們依然需要關係,特別是親密關係。

以上幾點,你可以自問一下,鑑於在諮詢室中的一些經驗,我認為這和你被養育或生長過程中的創傷性事件相關,那麼找到創傷性事件,不迴避,不逃跑,也不做不切實際的幻想才是真正有用的處理方式。

每個人都會合理化自己的情緒,如果這種想法只是努力工作後的解壓,想想之後一笑而過,那麼這和我們看超級英雄的電影一樣,無傷大雅。

而如果這是你每天的期待,也許沒有那麼切合實際,但這種思維卻無法擺脫,那麼如果不做任何干預,任由其發展,可能在壓力的累積之下,由焦慮而產生幻聽和妄想,這就是更嚴重的心理問題。

找到原因,也就是創傷性事件,是合理干預的第一步,無論是自己寫下來,還是請專業的諮詢師幫助都是可以的。

憤怒常常是我們害怕的保護色,它會顯得有力量,讓我們忘記自己的弱小,但它也會屏蔽真相,阻擋我們真正能改變的方向。不要用幻想中的強烈憤怒感衝昏大腦,真正面對內心需求,別害怕,就是關鍵。


諮詢師張滴滴


有這種心理的人恰恰是強大的反面。真正強大的人是敢於承認自己內心是有需求的,是敢於向外界求助的。

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承認自己不夠強大,承認自己需要他人的幫助,需要友情、愛情、親情等,是需要非常大的勇氣和內心的。而很多人對於此是不敢承認的。因為他們認定了有需求和需要是弱者的行為,還有的人是因為害怕自己的需求得不到滿足,自己會失望,會難過,或者是害怕被對方(親情、友情、愛情的那一方)拒絕。當別人拒絕自己的時候,他們會覺得自己是不被愛的,這對於他們來說簡直是太可怕了。所以為了掩蓋自己內心的真正需求,他們就會說自己什麼都不需要。

這樣一來,他們就可以有一種假想的自我安慰的滿足感,“並不是我得不到,是我根本就不需要”。或者是“我根本就不稀罕”等等這樣看似“強大”的理由來自我安慰。

或許,你以為這就是強大,但這其實恰恰是懦弱和膽小的證明。舉個例子,假說有兩個小朋友,他們內心都非常喜歡吃棉花糖。其中,一天逛商場的時候,一個小朋友看到了棉花糖,跟媽媽說,媽媽,我想吃棉花糖。另外一個呢,明明心裡很想吃,一直盯著棉花糖看,媽媽說給你買一個吧,那孩子卻說,我根本就不喜歡吃棉花糖,忿忿地跑開了。對於這兩個孩子,你覺得哪個更強大?

人只要活著,就不可能不需要親情、友情和愛情(和尚等修行的人排除在外)。在阿德勒個體心理學中,阿德勒提出,人從一生出來就在追求歸屬感和價值感。而價值感和歸屬感就是在關係中體驗到的。說到關係,每個人都要面對的三大課題,首先是或者,這就涉及到職業的問題。在成長過程中,我們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人,有的成為了朋友,有的是路人,這就是朋友關係。最後,還有人類的繁衍,這就又必然涉及到親子關係,或者說親情。這是每個人的一生幾乎必然要遇到的3個課題。因此,不可能不需要。

人只要活著,就會有情感需求,就像是人活著需要吃飯睡覺一樣。


好了先生


一個人即便非常的強大,不需要任何人也可以生活下去,但也不會不需要親情、友情、愛情的。區別只是不需要依靠那些關係也可以生活下去而已。

作為一個人,不管你如何成功,你還是一個人,既然是一個正常的人,必然會有情感,要不然,你的成功會讓你成為一個機器人,你即便是強大到這個果效,那也沒什麼意義的。

最好的強大是有這些親情,友情、愛情也好,你也不受這些東西的轄制,影響,一樣的活出自我,有也一樣,就算沒有也不會影響,那就行了,這樣的果效真的很強大了。


皎皎秋月


我覺得當一個人喝多了點酒,吃多了幾個菜之後,便會說出這般豪言壯語。

我們試想一下,為什麼衡量一個人的心理狀態是否強大,要用對情親友情愛情各種人世間美好的情感的自我隔離,作為達到目標的手段? 不是很可笑嗎,我看過心理強大,樂觀自信的人照樣是善於融入社交,愛家庭,身邊圍繞很多好朋友。

謝謝。


海外有趣分享


內心極度自卑、恐慌、害怕。和家人的關係不好,有過許多不堪回首的回憶,愛情經歷豐富,不過,你的財富狀況應該不錯。

過得可能不開心,覺得處理親人、愛情,是一種講不清,理還亂的感覺,覺得麻煩,不如不管不理來的輕鬆。

你可以這樣選擇,你的人生你做主,可是如果真是這樣,你就開心了嗎?


佳佳心理治癒師


其實這種希望是很難實現,這種心理不是堅強,不是獨立,不是冷漠,是這個社會環境造就了人們有了這種看似十分完美的人生。

生活逼迫著人們向前進,把每個人逼迫到足夠強大,但足夠強大,並不是強大到不需要任何人,不需要親人朋友愛情。

強大是強大在心中,不會因為別人的評價感到委屈無能為力,不會因為親人的離開而受不了,不會因為朋友的背叛而喪失人間的興趣,不會因為愛情而放棄了自己的人生。這才是強大的表現。

現代女性越來越獨立,希望以自己的方式度過這一生,強大到不受世俗的眼光,不畏懼生活給的打擊。

本來其實也很希望成為這種強大的人,但不能有強大到,最後只剩下自己一個人,身邊的朋友親人都是因為利益和自己在一起,這樣的強大會使人孤獨,會喪失來到這個世界上的樂趣。

人生,都是自己在走,路上遇到的人不斷,每個人都是在教會我們變強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