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說明白了,一隻口罩的前世今生

  最近微博上不少網友表示,口罩比以前好買了。3月2日的數據顯示,我國口罩日產能從2月初的約2000萬隻,增長到了

1.1億隻

終於說明白了,一隻口罩的前世今生

  這離不開央企打通口罩產業鏈的積極努力。

  疫情就是命令。面對醫用口罩等醫療防控物資緊缺的形勢,國務院國資委黨委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和黨中央決策部署,全面動員、全面部署、全面加強疫情防控工作,迅速轉產擴產,以戰時狀態強力推進口罩等醫療物資生產供應。

  一隻口罩究竟是如何生產出來的?中間存在哪些環節,存在哪些堵點、痛點?怎樣克服種種困難,實現口罩產量的顯著提升呢?

  今天,小新為您盤點一隻口罩的“前世今生”。

  大概分三步:聚丙烯、熔噴布、口罩機。

第一步

  解決基礎原料——聚丙烯

  熔噴布是口罩不可或缺的材料,而聚丙烯正是熔噴布的主要原料。聚丙烯製成的熔噴布能夠有效利用靜電吸附病毒粉塵、飛沫。

終於說明白了,一隻口罩的前世今生

  聚丙烯是什麼?

  聚丙烯(PP)可以說是我們每個人“身邊的塑料”,廣泛應用於包裝、纖維、汽車、家電等,近幾年在醫療領域也有較普遍的應用。

終於說明白了,一隻口罩的前世今生

  為什麼是聚丙烯?

  是否可以作為熔噴無紡布的原料,最主要取決於

熔融指數。除了聚丙烯以外,高熔指的PA6,PE,PET等也是可以用來生產熔噴無紡布的。 但是,考慮到工藝、技術、產能、成本等各方面的因素,聚丙烯相對來說是最便宜且產量最大的。 聚丙烯從哪裡來?

  在中國市場中,聚丙烯來源主要是

終於說明白了,一隻口罩的前世今生

  由於國際原油波動較大,油制聚丙烯利潤較低;而煤炭價格較為穩定,煤制聚丙烯成本浮動小、利潤空間大。因此相比於油,煤的地位也很重要。

終於說明白了,一隻口罩的前世今生

  承讓,既然是和油、煤相關,那就是中國石油、中國石化、國家能源集團等中央企業的主場了。

  我國聚丙烯產能主要分佈在西北、華東、華北、華南和東北地區。西北地區煤炭資源豐富,國家能源集團等煤化工企業在寧夏、陝西、新疆、甘肅等省份均有產能。東南地區石油化工產業發達,中國石油、中國石化等在華東、華北、華南產能較多。

終於說明白了,一隻口罩的前世今生

  我國的聚丙烯產能夠嗎?

從總體、長期來看,非常夠! 中國石化、中國石油和國家能源集團是目前國內聚丙烯最主要的生產企業。根據相關數據,2019年,中國聚丙烯產能2549萬噸,產量為2096.3萬噸,約佔全球30%。其中,可用於口罩熔噴布生產的高熔指纖維產量佔總量的4.2%,為88萬噸。 而一噸聚丙烯可生產一次性醫用外科口罩90萬到100萬隻,生產N95醫用防護口罩則大約20萬到25萬隻。

終於說明白了,一隻口罩的前世今生

  結論:總體產能遠遠大於口罩所需用量。 那麼,為什麼需要轉產、擴產? 原因有很多:疫情爆發初期,市場快速缺貨;多數口罩生產企業處於春節放假狀態,難以快速恢復生產;口罩利潤微薄,多數工廠只維持按訂單排產的狀態,囤積的原料較少;物流運輸受限,口罩原材料供應受到較大限制…… 因此,在短期內,產能相對不足。 為此,中央企業採取了哪些行動? 先看石油化工企業。 中國石油、中國石化緊急調整排產計劃,提高裝置負荷,開足馬力生產醫衛用聚丙烯,大力緩解醫衛材料緊缺局面。

  中國石化是國內最大的醫衛用原材料供應商。在最關鍵、最緊張的2月份,中國石化共生產供應聚丙烯等醫衛原料9.8萬噸,比1月份增產3.3萬噸、增長50.8%,確保市場供應量充足。同時,中國石化信守原材料不漲價承諾,2月份醫衛用聚丙烯價格每噸7000元以下,明顯低於1月份。

  2月5日,中國石化廣州石化生產聚丙烯產品S960逾千噸;

  2月6日,中國石化石家莊煉化生產聚丙烯Y371200噸,同時實現了即產即銷;

  2月9日,中國石化天津石化(原來是做康師傅方便麵小折叉原料的)優先排產聚丙烯M12800噸;

  2月17日,中國石化海南煉化公司轉產聚丙烯PPH-Y401500噸;

  ……

終於說明白了,一隻口罩的前世今生

上海石化加緊生產6600噸聚丙烯醫用料

終於說明白了,一隻口罩的前世今生

  中國石油方面,獨山子石化、大連石化、大連西太、寧夏石化、呼和浩特石化、

蘭州石化、撫順石化等煉化企業全力生產聚丙烯醫用料。截至3月9日,已累計生產醫用料13.8萬噸,出廠13萬噸。

終於說明白了,一隻口罩的前世今生

  再看煤炭化工企業。

  國家能源集團迅速組織實施“聚丙烯裝置紡絲料S2040轉產”攻關,截至3月10日,已生產醫用高熔指纖維聚丙烯S2040產品近12000噸,通過鐵路發往湖北,山東,天津,浙江,江蘇,廣東等省。

終於說明白了,一隻口罩的前世今生

  中煤集團方面,根據生產經營數據,2020年2月中煤能源聚丙烯產量單月實現產量6.1萬噸,同比增長5.8%,2020年1-2月份,實現產量12.3萬噸,同比增長7.9%。

  中央企業的上述行動有何重要意義? 產量大。前文已說,上述這幾家中央企業是國內最主要的聚丙烯生產企業——這意味著,他們聯繫的下游企業最多、影響範圍最大。

動手快。疫情當前,效率就是生命。中國石化說:“為了口罩,我們拼了!”拼的是什麼?是同胞的生命。產能早一點上來,戰疫前線的同胞就能少一些犧牲和風險。可以把上述企業近期的產能做一個簡單的加和——超過了30萬噸——再對比一下醫用聚丙烯全年的產量。不到一個月,能夠在春節休假的情況下,產能不降反增,而且是大幅度增加,殊為不易。

終於說明白了,一隻口罩的前世今生

  分佈廣。如果我們的產能過於集中,那麼運輸就是一個大問題。疫情當前,物流受限,距離短,就意味著效率高。為什麼中國石化不把增產任務交給天津、石家莊、上海、海南中的其中一家,而是全員都上,就是這個原因。只有“多點開花”,才能實現最快速度的供應覆蓋。

  這裡還要介紹一個重要的細節——

  口罩的耳帶由氨綸長絲做的,而氨綸長絲又是由聚四氫呋喃生產而得。中國石化儀徵化纖迅速生產四氫呋喃(THF),2月24日,即完成了30噸醫用四氫呋喃的生產。

終於說明白了,一隻口罩的前世今生

  是的,即便是這樣一個細節原料,央企也沒有漏掉。

第二步

  把聚丙烯變成熔噴布

  熔噴布是什麼?

  熔噴布以聚丙烯為主要原料,可用於空氣、液體過濾材料、隔離材料、吸納材料、口罩材料、保暖材料、吸油材料及擦拭布等領域。

  顧名思義,熔噴布是“噴”出來的。採用高速熱空氣流對模頭噴絲孔擠出的聚合物熔體細流進行牽伸,由此形成超細纖維並收集在凝網簾或滾筒上,同時自身粘合而成。

終於說明白了,一隻口罩的前世今生

  熔噴布為什麼會短缺?

  嚴格來說,口罩的原料是兩種——無紡布熔噴布

  合規的醫用口罩,由三成組成,內外層都是無紡布,前者是普通無紡布,後者做了防水處理,隔絕液體。中間的經過駐極處理的熔噴布,可以過濾掉大部分病毒。

  熔噴布的這一層是核心,被稱作醫用外科口罩和N95口罩的“心臟”

終於說明白了,一隻口罩的前世今生

  無紡布的技術門檻低,工業用途多,供應並不是問題。中國是全球最大的無紡布生產國,據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協會統計:2018年的無紡布生產量約594萬噸。國機集團所屬恆天嘉華,就是從事無紡布生產的企業,可以以最快的速度轉產醫用口罩。 熔噴布的產量卻很低。2018年全國產量只有5.35萬噸,按照300天開工日算,日產量為180噸。不僅用於口罩,還用於環境保護材料、服裝材料、電池隔膜材料、擦拭材料等。與口罩生產商相比,熔噴布生產企業並不多。

  “南上加南”的是,全國無紡布總產量60%、全球市場份額1/4——在湖北仙桃。

終於說明白了,一隻口罩的前世今生

  疫情襲來,在巨大的需求驅動下,不少口罩生產企業紛紛擴產,更有大量外行跨界,但是瓶頸之一就在於,原料熔噴布的短缺。熔噴布的生產線在疫情爆發前一直是與市場需求量匹配的,短時間內難以迅速擴大其生產量。

  所以,聚丙烯的產量上來了,不代表熔噴布的產量也會“順理成章”地上來。所謂熔噴布漲價,是供需關係、產量瓶頸帶來的客觀結果,是市場規律。

  提升熔噴布產量成了最重要的事。

  為什麼要由央企來解決熔噴布短缺? 很簡單——因為貴。 與口罩生產線相比,熔噴布生產線的設備成本高、週期長,進口全套生產線從買進、安裝、調試、技術人員培訓大約最快3個月;如果國內自產生產線最快大約8個月。可能投資建成後,疫情過了,就成了投資失敗。因此企業投資意願不強。

  說白了,這事兒不掙錢,只能央企幹。

  第一步,要攻克“熔噴布專用料”的技術難題。

  這是從聚丙烯到熔噴布之間一個不可逾越的環節,也是我國熔噴布產量的主要制約因素。

終於說明白了,一隻口罩的前世今生

從聚丙烯到熔噴料的加工過程(中國石化製圖)

  2月10日

,中國石化燕山石化試產出聚丙烯熔噴布專用料;

  2月23日,中國石化上海石化緊急研發轉產的熔噴布專用料試產成功;

  2月28日,中國石油下屬石化院蘭州中心開發出自主聚丙烯熔噴專用料,僅用8天攻克相關技術難題。

終於說明白了,一隻口罩的前世今生

上海石化熔噴布專用料

終於說明白了,一隻口罩的前世今生

  大家可以看一下日期,這已經是很快的速度了。

  第二步,要儘快形成“熔噴布”產能。

  和聚丙烯一樣,熔噴布的轉產擴產也突出一個“多”字、一個“快”字! 先說“多”。 我們根據央企最近的生產計劃,來算一筆賬。

  2月24日,中國石化與國機恆天集團合作,在燕山石化、儀徵化纖籌建10條熔噴布生產線,總投資2億元,全部投產後日產量18噸熔噴布,可供加工成1800萬隻醫用平面口罩。日產18噸,按照300天開工日算,年產量為5400噸。

終於說明白了,一隻口罩的前世今生

終於說明白了,一隻口罩的前世今生

中國石化熔噴布包裝成品

  中國石油與合作企業每天可為社會提供2噸熔噴布用於口罩生產。日產2噸,按照300天開工日算,年產量為600噸。 中國石油還在蘭州石化和遼陽石化安排了4條熔噴布生產線,力爭在4月份建成並形成2000噸/年產能

  國機集團下屬恆天嘉華日產能增至24噸左右,可用作生產2400萬隻左右醫用口罩。日產24噸,按照300天開工日算,年產量為7200噸。

  做個簡單的數學加和——僅以上提到的中國石油、中國石化、國機集團三家企業,在目前規劃內形成的熔噴布新增產能,就達到了年產1.52萬噸,是2018年全國產量5.35萬噸的30%。 粗略計算,這樣的產能,足夠每天生產5000萬隻醫用口罩。 再說“快”。

  前面提到中國石化要建設10條熔噴布生產線。其中,燕山石化的任務是半個月內建成一座廠。

  半個月,這是火神山的建設速度,正常情況下需要大約半年時間。成套設備廠房內,地下有管道作業、地面有土建作業、平臺上有大型設備安裝、空中進行著跨地塊吊裝、桁架上還進行防腐和內裝修施工……600名參建人員輪番上陣,一天完成正常情況下3天到5天的作業量

終於說明白了,一隻口罩的前世今生

  中國石化燕山石化熔噴布生產線建設現場 3月6日23點59分56秒,通過直播,我們見證了燕山石化熔噴布生產裝置成功建成投產。每天可生產4噸N95熔噴布或6噸醫用平面口罩熔噴布,這些原料可以生產120萬片N95口罩,或者600萬片醫用平面口罩。

生產線的完成,比計劃時間提前了48小時。這寶貴的48小時,意味著可以多生產出1200萬隻醫用平面口罩的原料。

  這樣的速度和產量,對於巨大的市場缺口,是一種及時的緩解!

  當然,在建設過程中,中國石化並非單打獨鬥,而是進行了充分的企業間合作。比如熔噴布生產設備,就是由國機集團宏大研究院提供。

終於說明白了,一隻口罩的前世今生

  而成網機、收卷機、分切機等熔噴布生產機組裝置的關鍵設備,來自江蘇的常州市武進廣宇花輥機械有限公司;3.2米熔噴模頭,來自浙江的精誠時代集團。這也是國有企業、民營企業精誠合作、攜手戰疫的案例。

終於說明白了,一隻口罩的前世今生


第三步


  準備好口罩機

  原料配齊,終於進入生產環節。 如何生產口罩?

  首先明確一個概念:口罩機不是一臺單獨的機器,而是需要多臺機器的配合完成各種不同的工序。

  口罩的生產工藝也並不簡單,包括原料疊合、卷邊、縫合鼻夾、摺疊結構、壓邊、裁斷縫邊、補邊、熱固定耳繩、殺菌消毒等多道工序。

終於說明白了,一隻口罩的前世今生

  尤其是最後的消毒標準流程,需要耗費7天到半個月之久,這也是為什麼明明0.5秒可以造一隻口罩,到真正上市買賣的時間大家都覺得很久。

  口罩機為何急缺?難度在哪裡?

  第一,口罩機所需零部件供應鏈不順暢。

  一臺口罩機涉及1000多個零部件、配料,大部分需要再加工。其中,最稀缺的是一個核心部件——超聲波焊機。在最開始,上游零配件尚未全面復工,如何找到所需要的全部貨源,是令口罩機生產企業最頭疼的事,只能大面積撒網。因此,產能不足的矛盾還是比較突出,許多口罩機訂單的交付出現了延期。

  第二,生產技術和質量把控的難度。

  口罩機遲遲無法交付,交付了也可能達不到生產標準。

  很多企業緊急轉產口罩機,但畢竟是“外行”,需要花費更多的工時。技術不到位,也導致買回來才發現,部分口罩機的參數、性能不達標。

  中央企業在口罩增產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中央企業動手很早。最開始的任務是,利用一切既有條件把口罩生產出來,先解決燃眉之急。

  國機集團所屬恆天嘉華大年初二就實現復工復產,以最快速度轉產醫用口罩,2月13日已開通11條平面口罩生產線,形成日產110萬隻口罩的生產能力。

終於說明白了,一隻口罩的前世今生

  恆天嘉華急速生產平面醫用口罩 非常時期,用非常手段。大慶油田為了生產口罩,甚至用上了縫紉機,為的就是迅速形成口罩生產能力。

終於說明白了,一隻口罩的前世今生

大慶油田的“發揚縫補廠精神 ”

  但是,縫紉機畢竟只能應個急。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口罩生產快,全靠機器帶。”

要讓更多的企業擁有口罩生產能力,大幅提升口罩產能,還是必須直面瓶頸問題——口罩機的設備短缺。

  2月11日,國務院國資委召開專題視頻會進行緊急部署,確定了航空工業集團、中國船舶集團、兵器工業集團、中國電子、國機集團和通用技術集團共計6家中央企業開展口罩機、壓條機等聯合研製攻關。

  中央企業做口罩機,具有不可替代的優勢: 第一,擁有豐富的供應鏈資源,能夠更好地解決零部件貨源的問題。

  第二,雖然口罩機有其複雜性,但對於有精密製造能力的央企而言,這不是多高的技術門檻。

  研發生產速度有多快呢? 截至3月13日,6家企業在短短十幾天內就上馬了平面口罩機11個型號,立體口罩機6個型號,並初步具備日產平面口罩機約25-30臺、立體口罩機約3-5臺的產能。

  航空工業集團16天即研製出首臺口罩機基本型樣機,全自動口罩機達到100片/分鐘的設計指標。

  中國船舶集團僅用11天時間完成了壓條機、N95口罩機、平面口罩機樣機研製,從第15天就實現了量產設備連續供貨。

  兵器工業集團1500餘名員工晝夜奮戰,於2月27日完成首臺口罩機研製,並已批量生產交付。

  國機集團用9天時間,完成首臺全自動平面口罩機樣機研製,並迅速建立量產能力。此外,國機集團還牽頭制定併發布《全自動口罩機》團體標準,將科研成果及技術經驗標準化,促進行業規範發展。

  通用技術集團全自動平面口罩機完成樣機裝配,立體口罩機也即將下線。

  中國電子已向中國石油和中國石化分別供應2條全自動口罩生產線,並搭建了口罩產品標識解析平臺,可追溯口罩產線、產品、生產批次、質檢結果及生產日期等全部生產數據。

終於說明白了,一隻口罩的前世今生

兵器工業集團口罩機

終於說明白了,一隻口罩的前世今生

中國電子口罩生產線

  截至3月7日,6家中央企業累計製造完成平面口罩機153臺,立體口罩機18臺,並公佈了銷售聯繫方式,接受預定。

  值得一提的是,中央企業還在著力解決超聲波焊機這個“短板”問題。中國電子48小時就完成了首批10臺超聲波焊機電源整機聯調;中國船舶集團生產了超聲波焊機340餘套。

終於說明白了,一隻口罩的前世今生

中國船舶集團生產的超聲波點焊機關鍵部件產品

  當前,中央企業的口罩機研發生產還在推進中,技術日益優化、品類不斷完善。比如,兵器工業集團僅用不到一週時間,就完成了兒童口罩機的研製;國機集團研製的全自動N95高端立體口罩機在3月17日通過了鑑定……

終於說明白了,一隻口罩的前世今生

兵器工業集團兒童口罩機

終於說明白了,一隻口罩的前世今生

國機集團全自動N95高端立體口罩機

  為什麼這麼快?

  這些造戰鬥機、造航母、造坦克大炮的央企,技術研發能力、精密製造能力是基本功,對於口罩機這樣的產品來說,技術難度並不大。

  比如,航空工業口罩機用上了殲-20的技術。

  再比如,兵器工業集團包頭第一機械製造廠,他們自主研發的一次性口罩生產設備已投產,年生產口罩可達2600萬隻。人家原來是幹這個的↓↓

終於說明白了,一隻口罩的前世今生

包頭一機,中國坦克的搖籃

  而國機集團口罩機車間裡的口號,就很直接了——

終於說明白了,一隻口罩的前世今生

  “以戰爭時期搶造飛機大炮的速度,加快口罩機研製生產!”

  以中央企業的裝備製造水平,只要解決了轉產的技術攻關,產能突破就相對容易了。國機集團下屬企業國機智能,20天內就生產100臺(套)。

  除了口罩機的研發生產,中央企業還在口罩增產方面,開展了廣泛的資源整合,讓生產要素的利用效率更高。

  外部,開展合作。 2月6日下午16時33分,中國石化發出“英雄帖”《我有熔噴布,誰有口罩機》。2月7日中午,中國石化就與合作伙伴對接完成11條口罩生產線。3月3日起,中國石化在北京50座加油站開始銷售的“納通”牌口罩,就是與民營企業北京納通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合作生產的。中國石化提供原料的協作企業口罩日產量達到105萬隻。

終於說明白了,一隻口罩的前世今生

  內部,自建產能。 依託已經建立的上游、中游優勢,中國石油、中國石化自建生產線,進入了下游的口罩生產領域。中國石油方面,預計到3月中下旬,計劃的21條生產線將全部投產(截至3月12日已到位16條),形成日產能150萬隻。中國石化方面,採購的首批15臺口罩機已全部投產,日產量突破100萬隻。

終於說明白了,一隻口罩的前世今生

終於說明白了,一隻口罩的前世今生

終於說明白了,一隻口罩的前世今生

  中國石油黨員突擊隊技術人員正在調試口罩生產線工藝 畢竟,“集中”帶來的,是肉眼可見的“效率”。

  以上,就是中央企業為了解決口罩難題,在上游、中游、下游所做出的一系列努力。

  上游的聚丙烯,中游的熔噴布,下游的口罩機,產業鏈的各個環節共同支撐起了中國在短時間內爆發出的口罩產能,其中任何一個環節都不能缺失。口罩所體現出的這種“木桶效應”,印證了我國工業體系的齊備、產業鏈的成熟,也凸顯了中央企業在各個環節中所發揮的重要作用。

  大多數中央企業原來並不生產口罩及其原材料、設備等。一旦國家和人民需要,中央企業迅速行動起來,轉產擴能,從原料、設備到量產,短時間內就打通了整個口罩的產業鏈。

  可以說,在產業鏈中,中央企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這種作用,不僅體現在具體某項產品上的投入多、反應快、產量大;更體現在全局高度上的產業資源整合能力、關鍵要素供應能力、重點難點突破能力。

  頂樑柱,關鍵時刻必須頂得住!

  國有企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物質基礎和政治基礎,是我們黨執政興國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做強做優做大國有企業,有利於鞏固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有利於保障人民共同利益。

  國有企業,是黨和國家最可信賴的依靠力量!是名副其實的“人民企業”!

  從來就沒有什麼輕而易舉、理所當然、一蹴而就。今天的“中國製造”,背後是我國工業體系幾十年的厚積薄發,是中央企業無懼“卡脖子”的自主創新。這是我們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直面各種困難和挑戰的底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