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挪威尋求中國物資支持?

田長松


迄今為止,全球能夠控制住疫情發展的,只有我國和其他幾個少數國家。新加坡算一個吧!

比如韓國現在也算基本控制住了,雖然還有問題,但不大,只是後續還有收尾階段。

我國是抗擊疫情時間最早、最長的國家,因此從時間線來講,結束最快,這是外國比不了的。

又因為對病毒的接觸時間也最長,抗擊疫情手段最有效,所以針對新冠病毒的經驗和教訓也最多。

從這個角度講,外國多國在面對新冠病毒束手無策的背景下,當然就要向我國來尋求一些支持和幫助。

這種幫助有兩種:一是物資,二是經驗。

從經驗來講——

我國比較嚴格的封鎖疫區、停工停學的措施,可以說是全球目前最有效的手段。但很多國家學不來。挪威估計也學不來。

因為不同國家的體制不一樣,老百姓對同一種方式的認可也不可能一樣,這就造成西方國家實施類似的行動通常都比較晚,所以可能錯過了最佳時機,進而導致病毒快速蔓延。

別說挪威和歐洲這些西方國家了,就是伊朗,他們也沒有實施封城。

3月20日是伊朗的波斯歷新年,結果前幾天不少德黑蘭市民開車出去要去北邊的裡海度假。木叔在伊朗的朋友前幾天還介紹呢,他說德黑蘭的大街上到處都是車,有的地方還擁堵。

可見伊朗都難以實施封城,更別提西方模仿我國的經驗了。

從物資上來說——

挪威等歐洲國家需求,這是可以理解的。

畢竟我國的生產能力正在恢復,而西方的一些公司都被迫停工了,這就造成了物資短缺。

所以客觀來講,它們對物資的需求缺口,我國可以滿足和補充。

至於挪威希望提供物資,是購買還是援助,這還不太清楚。該國是發達國家,購買相關物資應該也不是問題。我國可以對當地出口,既有人道主義精神,還有商業利益,何樂而不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