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漢撿到遠古文物,專家收走不給一分錢,如今成第二鎮國之寶

老漢撿到遠古文物,專家收走不給一分錢,如今成第二鎮國之寶


文物的價值對於我國人民來說不僅僅只是具有觀賞性而已,它們還是我國非常重要的文化傳承,是祖先們智慧的結晶。隨著我國考古技術的不斷加強,越來越多的文物也開始呈現在人們眼前。但很多人不知道的一個點是,我國博物館內其實大多數文物都是民間的百姓發現,然後主動上交給國家的。比如老漢撿到了遠古文物專家一分錢不給就收走,如今成了第二鎮國之寶,價值遠遠高於其他文物。

老漢撿到遠古文物,專家收走不給一分錢,如今成第二鎮國之寶

老漢山中挖到罐子,帶回家裡當雞食盒

1957年陝西華縣太平村裡有一位老農,正拿著鋤頭在山上務農,正當他專心致志地幹著手中的活時,鋤頭竟然在土中碰到了一個非常堅硬的物體,兩者之間還發出巨大的碰撞聲。剛開始老漢以為只是碰到了石頭,於是想要將其挖出。可等他翻開土層的時候才發現這並不是石頭這麼簡單而已。這個東西長相非常奇特,它是一個罐子,但卻是一個老鷹的模樣。老漢不知文物貴重,只覺得這個罐子或許能夠當一個雞食盒,於是便將其帶回家中。

老漢撿到遠古文物,專家收走不給一分錢,如今成第二鎮國之寶

老漢不知道這件文物的出現將會改變他的一生,1958年的秋天,北京的考古專家來到太平莊附近進行考古研究時,在這片土地下發現了距今已經有7000多年的仰韶文化。並且從中出土了許多的珍貴文物,山內發現重要文物的事情傳出後,太平莊的村民也非常興奮,自告奮勇想要幫專家一起挖掘這座遺址,這位老漢也是眾多農民之一。沒過多久,專家就和村民們混熟了,老漢非常敬佩專家們為了保護我國的國寶如此勤奮努力。於是將自己前幾年前挖到一隻罐子的事情告訴了專家,並將其帶到挖掘現場,讓專家進行研究。

老漢撿到遠古文物,專家收走不給一分錢,如今成第二鎮國之寶

雞食盒是遠古文物陶鷹鼎

因為村子附近發現了仰韶文化專家對老漢說的這一罐子也充滿了期待,於是對罐子進行了細緻的研究,讓人意外的是,這個看似並不出彩的罐子,竟然是新石器時代的陶鼎,它有泥質黑陶製成,外形像一隻老鷹。它的外形主要來源於新石器時代人們對於大自然敬畏,而老鷹這種生命力強又十分矯健的生物,正好符合人們的審美,於是將罐子製成了老鷹的模樣。這個島町不僅外形獨特,而且內部的空間也非常大,能夠裝下很多東西,但它具體的作用,專家們至今還未曾研究出來。

老漢撿到遠古文物,專家收走不給一分錢,如今成第二鎮國之寶

得知這件文物的珍貴性後,專家便勸老漢將文物上交。經過這段時間的相處,老漢早已瞭解專家們的任務和文物對於國家的重要性,二話不說就表示願意無償上交。就這樣專家一分錢不給,就將這件文物收走了,現如今他已經成為了我國的第二鎮國之寶。2002年時,陶應婷被列入禁止出境展覽的目錄中,排在第2名,就連商周時期非常著名的後母戊鼎已經擺在第三,可想而知這隻陶鷹鼎的價值有多高。

老漢撿到遠古文物,專家收走不給一分錢,如今成第二鎮國之寶

小結

我國文物千千萬,每一件文物都有自己的價值和作用,作為中華兒女的我們一定要一顆想要保護文物的決心,將文物放在第一位,讓它發揮自己真正的作用,讓我們的歷史文化得以傳承。

今天小編的講解就到這裡,希望對所有的文玩愛好者以及古董收藏者有所幫助。另外廣大藏友朋友們,如果認為小編寫的還可以的話,請浪費一下時間,點擊一下文中的小程序。您的點擊,就是我最大的支持,謝謝大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