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格戰”將更加凶猛“高端化”被打回原形

近年來,受房地產調控政策影響,導致房地產息息相關的家電行業在近幾年的整體市場中需求不足,由增量市場轉向存量市場,由賣方市場變為買方市場。

據公開資料顯示,2019年,家電市場全品類零售額同比下跌已經超過5%。需求不足帶來的高庫存壓力迫使家電行業“價格戰”頻發,各企業以此去庫存,減少損失。

當前,伴隨家電市場寒冬愈加嚴重,再加上疫情影響,因“去庫存”而引發的“價格戰”或將更加兇猛,而家電“高端化”轉型也或將被打回原形。

根據中國家用電器研究院指導、全國家用電器工業信息中心編制的《2019年中國家電行業年度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顯示,家電行業國內市場銷售規模相交2018年的8211億元同比下降2.2%,2019年全年銷售額為8032億元。

“價格戰”將更加兇猛“高端化”被打回原形

其中,譬如彩電、空調、冰箱、廚電等多品類主流家電均出現均價下滑的現象。不得不說,當前多重不利因素彙集,家電行業將長期進入瓶頸期,市場規模的下滑,以及均價集體下沉導致“價格戰”更加激烈,可謂“山雨欲來風滿樓”。

除此之外,引起“價格戰”規模升級的另一重要因素是渠道的變革。《報告》指出,2019年,線上市場規模繼續擴大,進一步分流線下市場的規模。

據全國家用電器工業信息中心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家電行業線上市場零售額規模3108億元,同比增長4.2%,市場份額達到38.7%;線下市場零售額規模4924億元,同比增長率-5.8%,市場份額61.3%。

“價格戰”將更加兇猛“高端化”被打回原形

眾所周知,線上市場曾經是低價的代名詞,長期以來其都是“價格戰”最為主要的“溫床”,因載體、成本、體驗感等因素的不同,造成線上越來越低 線下越來越高的均價走勢。近年來,伴隨家電企業在產品渠道結構佈局的調整,導致均價有所提高,但總體而言,線上市場價格仍然低於線下市場。

編者從報道中獲悉,2019年最引人注目的一場“價格戰”莫過於“雙十一”前夕。據悉,格力宣佈讓利30億元打擊低質偽劣產品,而格力此次挑起的“價格戰”不僅引得海爾、美的紛紛入場搶奪“蛋糕”,也加速了行業洗牌的速度,眾多中小空調企業紛紛破產。

如今,隨著網民的逐漸增多,以及信息渠道的不斷裂變與拓展,大部分線上的客戶可能會產品的要求質量要高於價格的要求,這也就導致線上客戶將隨時對比其他店家來選擇商品,從而更加加劇“價格戰”升級。

由此可見,當下的家電行業寒冬仍在,價格戰、去庫存仍將持續,而家電市場必須面對這一事實。

除卻“價格戰”日漸兇猛,家電“高端化”轉型也面臨危機。當前家電產品在消費者觀念轉變與消費升級下,普遍呈現高端化趨勢,各家電企業也在以高端化戰略搶佔市場。然而,經此一“疫”,高端化也伴隨著現金流的短缺被迫打回原形。

據某家電品牌負責人透露,面對處於寒冬時期的家電市場,本想趁春節促銷一波,去去庫存,積攢點現金流,順便藉此為天氣轉暖後的家電銷售旺季預熱一波。

然而,隨著肺炎突然爆發,為了避免人員聚集,企業全線停工,但依舊要給所有工人照常發工資,這使得剛經歷過2019年家電“寒冬”的企業現金流更加吃緊。

更加值得關注的是,據奧維雲網監測顯示,2020年開年以來,受疫情影響,原本就面臨大盤下行壓力的線下實體家電銷售更是雪上加霜,其中銷量大幅下滑、安裝類家電訂單減少、套餐類銷售幾近停滯,渠道商在銷售不振的情況下面臨巨大的壓力。

業內分析師預計,為了降低成本,保證現金流,很多企業會採取諸如裁員、關店、變賣資產、促銷去庫存等一系列措施。而面對當前的情況,眾多企業家也表態,對於企業來講,今年一年將是生死關,一定要嚴控成本,死卡現金。

消費者集體足不出戶,迫使大多依靠線下門店銷售的家電企業產品銷量驟降,而線上市場又因無法帶給消費者“體驗”致使高端產品無法全力推廣,在市場大環境下,想要現金迴流,“價格戰”成為唯一的“救命稻草”。

當然,從長遠的發展角度來看,“價格戰”僅是一劑“猛藥”,並不是一劑“良藥”。

《報告》指出,從中長期來看,居民收入持續穩定增長,消費趨勢發生積極變化,國家政策引導產業發展向綠色、智能加速前進,強制性標準的修訂倒逼行業升級,加速落後產能淘汰,這些積極因素不斷賦能家電及相關上下游產業向高質量發展全面推進。

當下,各家電企業都在承壓前行,想通過“價格戰”的方式進行“搶救”,市場能給予一定的理解。但要注意的是,這終究不是長遠之計,危機關頭,所有行業參與者必須堅持到底,畢竟在舉國上下的努力之下,疫情即將結束,嶄新的發展就在眼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