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民眾防疫“迷惑”行為:痴迷囤積衛生紙

當前,新冠肺炎疫情正在全球不斷蔓延,多國出現“搶購潮”。除了消毒液、酒精和食品罐頭外,“衛生紙”出乎意料地成為了西方民眾爭先搶購的爆款。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道,美國和加拿大已經開始限制顧客一次購買衛生紙的數量,澳大利亞的商店僱傭保安巡邏避免顧客爭搶,還有民眾為搶購衛生紙大打出手。

美國俄勒岡州警察甚至在社交媒體上發帖,敦促居民不要因為衛生紙用完了就撥打911電話,不妨用海綿和玉米穗兒代替。

西方民众防疫“迷惑”行为:痴迷囤积卫生纸

3月14日,在美國洛杉磯一個超市外,民眾運送採購的物品。新華社發

儘管各國政府呼籲人們理智應對疫情,避免“恐慌性購買(panic buying)”,各大衛生紙製造商也承諾會保證供給,但消費者似乎並不買賬,依舊痴迷於“囤貨”之中。

那麼,為什麼人們會出現“恐慌性購買”,而且還偏偏選擇衛生紙呢?多家外媒試圖對這一現象背後的原因進行解讀。

首先,這種“恐慌性搶購”源於人們的恐懼心理。CNN稱,新型冠狀病毒之所以讓許多人感到害怕,是因為它是一種新的病毒,還有很多未知之處。在這種恐慌心理之下,就容易出現不理智的搶購行為。

西方民众防疫“迷惑”行为:痴迷囤积卫生纸

社交媒體又加劇了這種恐慌的蔓延,空空如也的貨架和堆滿商品的購物車之類的圖片充斥著網絡。臨床心理學家史蒂芬·泰勒表示,當人們看到這些圖片時,很可能會被這種搶購行為傳染,從而加入其中。

外媒還提到,這種“恐慌性購買”其實也是“購物療法”(Retail therapy)的體現。倫敦藝術大學消費心理學家保羅·馬斯登在接受英國《衛報》採訪時就指出,面對疫情,人們通過購物來管理自己的情緒狀態,這會讓他們覺得自己正在從一個“失控”的世界裡奪回控制權。

至於為什麼偏偏選擇衛生紙,《衛報》認為,首先,衛生紙是生活必需品,且沒有現成的替代品。而且,衛生紙的保質期長,不易腐壞,相對來說,這是一種風險低的儲備,不管什麼時候,人們都會需要它。

西方民众防疫“迷惑”行为:痴迷囤积卫生纸

此外,衛生紙體積大,在貨架中往往更醒目。一旦缺貨,則會格外明顯。澳大利亞格里菲斯大學的格雷斯教授在接受英國廣播公司(BBC)採訪時說:“想象一下,50大卷衛生紙一下子從貨架上消失後所產生的空蕩感效應。它可比50罐早餐豆或消毒液不見了更顯眼。”

西方心理專家還指出,當今社會人們已經不習慣物品短缺和斷貨現象。對於許多西方人來說,潔白柔軟的衛生紙正是他們不願意放棄的一種“奢侈品”——即使是在隔離期間無法出門,也起碼能確保享受人生中的一點點舒適。

西方民众防疫“迷惑”行为:痴迷囤积卫生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