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金庸古龍的武俠被奉為經典外,還有哪些作者與之接近的武俠作品?

回憶錄影視


梁羽生也有幾部寫得不錯,其中《白髮魔女傳》和《萍蹤俠影錄》應該能給人留下一些印象。《雲海玉號緣》及其以後的作品吹得有點過,金世遺的武功似乎已經有出神入化和超凡脫俗的感覺,非常人所能及,足以比美二郎神君了。梁書的缺點是太過雷同,缺乏懸念,且其影視劇作品影響力不強烈,原因是改編太過,面目全非,觀眾認同者少。

主要是小說中缺乏個性突出,感染力強烈的角色,除《白髮魔女傳》和《萍蹤俠影錄》之外,其它書中的主角是誰都不知道,塑造能力不足。可惜!


用戶盧人龍


這些年武俠小說看的很少了,不怎麼關注了,前兩年看鳳歌的作品還挺好的,他的第1部作品 崑崙,很有很濃重的金庸風格。裡面你說借鑑也好、說模仿也可以有很濃重的金氏武俠風格。我很喜歡他的文筆,寫的流暢自然,有很濃重的國學根底,到了第2部滄海,我覺得就已經自成一派了。另闢蹊徑,對數學、物理描寫比較多,各種武功招式融入到數學中。看起來也令人感到很新奇。這也算是一種另類的格物致知吧。到了第3部靈飛經,就是直接用音樂為切入點,整個背景還是大元末明初這個風雲際會英雄輩出的年代……這山海經三部曲在我而言,感覺很經典。所以我有的時候也會推薦,希望沒看過的人也可以一起分享閱讀的快樂。

另外聽說 死人經 雪中悍刀行 劍來 挺好的,但是一直沒有時間去看,現在也靜不下心來,感覺已經過了那種廢寢忘食讀小說的年紀了。以上希望對你有幫助。



漂在青島很多年


1、古龍

古龍被譽為與金庸並駕齊驅的兩大武俠宗師,他將戲劇、推理、詩歌等元素帶入傳統武俠,又將自己獨特的人生哲學融入其中,闡述其對中國社會的獨特洞見,將武俠小說引入了經典文學的殿堂。一代大俠,江湖文豪,古龍的作品和人生,都在演繹他永恆的主題:勇氣、俠義、愛與寬容。他為“武俠美學”理念的形成與“武俠文化”的推廣作出了巨大貢獻,創作了57部72本精彩的武俠鉅作,開創了近代武俠小說新紀元,將武俠文學推上了一個新的高峰。

古龍代表作品:《楚留香》、《絕代雙驕》、《天涯明月刀》、《流星蝴蝶劍》、《陸小鳳》、《圓月彎刀》、《武林外史》、《三少爺的劍》、《蕭十一郎》、《浣花洗劍錄》、《大旗英雄傳》、《邊城浪子》、《飛刀又見飛刀》《小李飛刀》。

2、梁羽生

中國著名武俠小說家,與金庸、古龍並稱為中國武俠小說三大宗師,被譽為新派武俠小說的開山祖師。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他和金庸共同扛起了新派武俠小說的大旗,梁羽生摒棄了舊派武俠小說一味復仇與嗜殺的傾向,將俠行建立在正義、尊嚴、愛民的基礎上,提出“以俠勝武”的理念。梁羽生為人正派,創作了三十餘部武俠佳作,開創了新派武俠小說的先河。

梁羽生代表作品:《白髮魔女傳》、《七劍下天山》、《萍蹤俠影錄》、《雲海玉弓緣》、《還劍奇情錄》、《俠骨丹心》。

3、黃易

黃易是五大宗師之一(另四人為金庸、古龍、梁羽生、溫瑞安),而黃易的作品給讀者的感受,是頗具現代感的。鮮明的文字與明快的節奏,將情節烘托得有若一幕幕動感的畫面,浮現於讀者的腦海中,使人如同身歷其境。但是賦予這些小說靈魂的,卻是最中國的哲學與傳統文化。他的見聞極為廣博,對藝術、天文、歷史、玄學星象、五行術數皆有相當深入的研究究更精研周易、佛理、各家思想等,使他能在經營創新的題材和文字時,依然能不悖中國武俠之傳統精神。

黃易的代表作品:《大唐雙龍記》、《尋秦記》、《大劍師傳奇》、《星際浪子》、《荊楚爭雄記》、《覆雨翻雲》、《破碎虛空》、《域外天魔》、《幽靈船》。

4、溫瑞安

溫瑞安是港臺武俠小說作家,也是新武俠四大宗師(金庸、古龍、梁羽生、)之一。

自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後,金、梁及臥龍生等作家均已封筆,古龍等優秀作家逝世,溫瑞安成了“古龍之後,獨撐大局”(香港作家倪匡語)的作家。20世紀90年代以後,溫瑞安更是成了熱點中的熱點。有人說他可以與古龍相比,也有人說他甚至可以與金庸相比。對溫瑞安的極力稱讚和截然相反的貶斥,亦成了20世紀90年代後中國武俠文壇上的一種獨特的文化現象。無論是在香港、在臺灣,在中國大陸,即使是在武俠小說已處於明顯的不景氣的時候,溫瑞安的書仍照樣暢銷於市。至1992年,溫瑞安出版的著作居然多達382部——這是一個令人難似置信的數字,而當時溫瑞安不過38歲!

溫瑞安的代表作品:《四大名捕》、《逆水寒》、《少年無情》、《說英雄誰是英雄》、《布衣神相》。











雲薹殿下


在武壇上,有兩位不被人知的武學大家,一位是武俠玄幻風的還珠樓主,其作品當中要數(蜀山劍俠傳)最為經典,還珠樓主可以說是武俠的泰斗奠基人。還有一位出道要比金庸還早,但不為人所知,他就是號稱臺灣九大派之首的司馬翎。司馬翎的作品水平均衡,部部可觀,不落俗套,各具創意頗有古龍風,其代表作(大俠魂)(飛羽天關),個人認為,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365看明天


臥龍生和他的力作《新仙鶴神針》(《飛燕驚龍》)。

臥龍生本名牛鶴亭,河南人,三十年代以流亡學生參加軍旅,一九五七年解甲退役。這個時期正是臺灣武俠小說的萌芽期,郎紅浣、伴霞樓主揮筆倡議在先,算得上是臺灣武俠天地的拓荒開發的英雄。

臥龍生雖由於戰亂未能接受完整教育,卻是一位天才橫溢的人物,蟄居臺中時就替玉書出版社寫了第一部處女作——《驚虹一劍震江湖》,由於廣受好評,遂再寫《風塵俠隱》。

這兩部“牛”刀小試的作品,雖然是小試,但卻佳評如潮。一九五八年,臥龍生挾《驚虹一劍震江湖》及《風塵俠隱》的聲威,以開宗立派之作《飛燕驚龍》北上問鼎,在臺灣第一大晚報的《大華晚報》發表,立即風靡了臺灣讀者,被譽為“武俠泰斗”。

又重新修訂,幾經改寫,改名《新仙鶴神針》,遂在香港《武俠世界》雜誌連載,更被東南亞多家華文報紙競相轉載,造成一股“臥龍生旋風”,也使他的聲譽光燦如旭日之升,成為“武林盟主”。

憑實據論,《新仙鶴神針》在創作的藝術上,不僅擺脫了說書的格調,完全以清新、雋永的新面貌與世人見面。更難能的是,作者在書中有多方面作了“開風氣之先”的發明和啟迪,而被後繼的作者奉為圭臬,稱之為經典之作,實在是當之無愧的。


配音經典


黃易的《大唐雙龍傳》《尋秦記》,這兩部改編成電視劇口碑都很好,他另外的作品也是經典中的經典《覆雨翻雲》《破碎虛空》等。

梁羽生的《七劍下天山》《白髮魔女傳》《萍蹤俠影》等。

另外不得不提天下第一奇書,還珠樓主的《蜀山劍俠傳》。這些都是比較出名的大佬,一點兒也不比兩位領軍人物差。


老夫自有一計


金庸古龍的武俠小說,是成年人的童話,曾經有人將二位武俠小說大家比做唐朝的杜甫和李白,金庸好比杜甫,古龍好比李白,在我看來是最好的比喻了,梁羽生,溫瑞安好多武俠小說作家都在中國文壇留下了令人難忘的佳作!


用戶7946065983641


溫瑞安的小說雖然比不上金庸的小說大氣磅礴,沒有古龍的小說的飄逸瀟灑,但也自成一派。《說英雄誰是英雄》系列,《四大名鋪》系列,有著大批讀者。個人感覺如果溫瑞安不是挖坑太多,相信成就會更大!


無上尊


古龍的小說

我很喜歡看古龍的小說

古龍與金庸不同

古龍小說更傾向於兄弟之間的陰謀

比如絕代雙驕,小李飛刀,蕭十一郎?


愚樂玩家


本人很喜歡鳳歌的《滄海》,推薦給喜歡武俠小說的朋友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