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慶幸十八歲的我犯了一次“傻”!


【軍旅詩行】楊全華||我慶幸十八歲的我犯了一次“傻”!

我慶幸十八歲的我犯了一次“傻”!

主播:面對大海

十八歲,

我青春年少正值芳華,

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

面臨選擇邁向何方的第一個步伐。


本可揹著書包跨入高校,

走進科研院所登上藝術殿堂,

成為令人仰慕的“高知”“名家”。


亦可潛入商海闖蕩四方,

築起屬於自己的高樓大廈。


更可挽手情侶,

翩翩舞廳依依影院,

任憑人間歡樂肆意揮灑。


然而十八歲的我,

毅然辭學棄商,

在人生的緊要關口犯了一次“傻”。

【軍旅詩行】楊全華||我慶幸十八歲的我犯了一次“傻”!

我著一身綠色,

昂首挺入軍營,

開始燃燒青春武裝芳華。


和平的時光裡,

我持槍,

巡邏邊防,

站立哨卡。


大災到來的時候,

我張開十指扒開瓦礫,

救出被掩埋的鄉親;

扛起沙袋跳進激流圍堵決開的堤壩。


【軍旅詩行】楊全華||我慶幸十八歲的我犯了一次“傻”!

面對南疆燃起的戰火,

我全副武裝義無反顧,

激戰“兩山”

輪戰“雲南”

拖著傷殘的身軀把侵略者打垮。


我腰椎斷裂下肢傷殘,

躺在榮軍療養院裡,

心中的“兩山”戰場依然不懇放下。


在麻栗坡烈土陵園,

我終於等來年邁的母親,

可憐她為攢夠五百里路程的盤纏,

二十年裡幾乎分文未花!

…………


【軍旅詩行】楊全華||我慶幸十八歲的我犯了一次“傻”!

看到十八歲的我,

不少人指指嗒嗒,

說我真“傻”。


然而,

我沒有怨恨更不後悔,

因為十八歲的我犯的那次“傻”,

換來了父老鄉親的幸福安逸,

換來了追夢祖國的日益繁華!


啊,

我慶幸十八歲的我犯了一次“傻”!

【軍旅詩行】楊全華||我慶幸十八歲的我犯了一次“傻”!

【軍旅詩行】楊全華||我慶幸十八歲的我犯了一次“傻”!

楊全華 在部隊服役30年,主要從事政治工作,後轉業到地方機關。愛好攝影、文學,現為中國攝影家協會會員、山東攝影家協會會員,自由撰稿人。攝影作品、文章曾散見多家媒體。

【軍旅詩行】楊全華||我慶幸十八歲的我犯了一次“傻”!

主播簡介:

【軍旅詩行】楊全華||我慶幸十八歲的我犯了一次“傻”!

朗誦者:面對大海。本名,王平 河北省保定市人。全民悅讀保定閱讀會副秘書長,愛好文學,酷愛朗誦。曾多次參加省、市詩歌、朗誦大賽,並參與多部廣播劇的錄製工作。

用真情實感詮釋文學藝術的真諦,讓聲音傳遞人間的大愛。


【精選留言】

梨花雨(朋友):

楊全華老師說,十八歲那年他犯了一次“傻”。雙引號一加,這個傻已經不再是傻了。這個傻是青春年少澎湃的英雄夢,這個傻是正值芳華執著的從軍行。軍營是什麼地方?團結緊張嚴肅活潑,規章嚴格條例分明。軍營是怎樣的生活?冬練三九夏練三伏,軍令如山鐵血征程。一聲號角,衝鋒陷陣;兵鋒所指,山搖地動。千萬別說和平年代軍人肩頭責任輕,萬里邊防線處處都有軍人的身影佇立。千萬別說和平年代軍人生命無憂慮,洪水烈火天災人禍場場都有軍人的流血犧牲。這都是一群十八歲的孩子啊,穿上軍裝,就是鋼鐵長城!楊全華老師“傻傻”地走進軍營,和戰友們一起衝進南疆的戰火硝煙之中。激戰“兩山”,輪戰“雲南”,多少鮮血,多少疼痛,多少傷殘,多少長眠,換來祖國安寧。楊全華老師犯了一次“傻”,“傻”成了英雄。“面對大海”老師最是知他,把他的文字誦讀得令人熱血沸騰。為兩位老師點贊!


水城人(楊全華):

感謝“梨花雨”王倩老師的深情點評。聽說你沒當過兵,但通過你的點評卻充分表現出您對軍人的理解,充滿著對軍人的熱愛。謝謝王倩老師!我這篇詩作,其實是代表軍人表達了一個心聲。共創作過程是:若干年裡,每當聽到社會上一些人看到本是“最可愛的人”卻指指嗒嗒說“你看,傻大兵”、“老轉”,心中的怒火不禁燃燒,緊閉的牙關咬得咯咯響,總想找個場合奮鳴不平。前兩天在《軍旅原創文學》看到“很慶幸,我的青春有穿軍裝的樣子”一文後,我感到憋到肚裡多時的這口氣,再也憋不住了。於是用一天時間邊看孫子邊構思,於晚上睡覺前完成了這篇“抒情”詩作。寫完後,自己深感出了一口氣。詩者,情也!再次謝謝王倩老師點評!


北風輕輕吹(朋友):

全華的這個我,是放大了的我,是十八歲熱血青年立志報國的群體雕像;全華的這個“傻”,是這個民族這個國家這個軍隊引以自豪的“傻”。在價值多元,追求日益多樣化的年代,這樣“傻”的我,依然還能形成一個龐大的群體,這是民族強盛的根基,我們都應該感到慶幸!

全華的慶幸,是軍人樂於奉獻,甘願犧牲的真情道白。在人生面臨重要選擇的關口,面對色彩斑斕的未來,毅然決然地走向綠色軍營,這需要勇氣,需要大義,需要熾熱的情懷。縱觀軍營裡的十八歲,有多少才華橫溢的青年,他們原本可以成為這樣那樣的名人大家,可他們就是樂於做一個為祖國站崗放哨的“大兵”! 這在有些人看來就是傻,是大傻。可你真正走近這些戰士,走近這些年輕的士兵,你看到他們練兵場上的生龍活虎,邊防線上的忠誠堅守,救災現場的義無反顧,對敵作戰中的出生入死,看到他們困難面前的堅毅,生死麵前的果敢,勝利時刻的歡笑,你只會覺得他們的可愛可敬,而絲毫不會認為他們傻! 已經離開軍營的全華們無怨無悔,正在軍營裡的十八歲,必定成為無數個無怨無悔的全華!


水城人(楊全華):

感謝劉政委的深情點評及感慨!您說的對,文中的“傻”,是放大了“傻”,是所有軍人的“傻”;文中的“十八歲”是延伸的十八歲,是軍人的一生。我們的青春年華已奉獻祖國,那些英烈們更不必說,當下及以後、永遠,都需要這樣的“傻子”繼續“犯傻”。我們不後悔,因為這本是我們的志向,我們的理想!不忘初衷,永葆“傻”氣!謝謝政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