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方言集錦


天水方言集錦

⭐️《天水方言》導讀 ⭐️

《 天 水 方 言 》

編者/張續善

《天水方言》

  共分8個部分,收集了540多個方言土語及普通話註釋。天水話屬關中(指流經天水、陝西的渭河流域)語系。天水方言屬北方方言區西北次方言中甘肅方言的一種,同毗鄰的定西、隴南、平涼、慶陽等地基本相同。

第一部分行為動作

第二部分自然、農業

第三部分動物

第四部分人體、身體

第五部分飲食、房屋、器具

第六部分病痛醫療、婚喪嫁娶

第七部分文化娛樂

第八部分天水獨有的方言土語及生闢字

  ⭐️ ⭐️ ⭐️ ⭐️ ⭐️

天水方言集錦

⭐️張續善先生近照

天水方言集錦

天水方言集錦

【延伸閱讀】

  方言,指的是一個某種語言的變體,但有時也可指一個特定地理區域中某種語言。該詞最早出自揚雄(前53—18)的《輶軒使者絕代語釋別國方言》一書。 “方言”在不同的人群中指代不同,中國人口中所稱“方言”是一個政治學概念,實為“地方語言”,又稱“白話”,指的是區別於標準語的某一地區的語言。歐洲人口中的“方言”是一個語言學概念,即一種語言中跟標準語有區別的、只通行於一個地區的語言,那就是方言。

天水方言集錦

《 天 水 方 言 》

編者/張續善

第一部分行為、動作

  攢勁:力量大;能幹;人長得漂亮。

  幹散:動作或辦事麻利靈敏,辦得好。

  剎利:乾脆利落,不拖沓。

  展脫:大方。

  磕齊麻叉:快、迅速。

  把穩:有能力把事情辦成。

  相端:指琢磨、想辦法。

  調打:調整,安排。

  埋著力:心裡記著;謀劃盤算著大幹。

  拍腔子:做保證與承諾。

  搭幫:幫忙。

  諞傳:聊天。

  賣派:指說大話,炫耀。

  編排:揑造事實。

  裝誤:有意哄騙、捉弄別人。

  搔攤子:有意搗亂、搔擾。

  陰治:暗中害人。

  日鬼:胡弄。

  生瘟:無事生非。

  假敲:借別人矇騙人。

  尋病:故意找岔兒。

  胡吹冒撂:說大話、吹牛皮。

  惹麻搭:闖禍惹事。

  擾沓:打擾別人。

  反亂:小孩好動或成人不停地折騰。

天水方言集錦

  打整:收拾。

  失茬了:做事出格、過份。

  利故:故意。

  獻尖:獻殷勤。

  謾答:巴結。

  點眼藥:巴結奉承。

  吃瞎障:吃閒飯,佔便宜。

  抓大頭:佔別人便宜。

  和稀泥:調和矛盾,平息事非,兩面都討好。

  改絞絞:消除矛盾、隔閡。

  打錯差:錯過。

  抖虧欠:擺功勞,道寃枉。

  各氣色:試探人的態度或事情的發展情況。

  看臉勢:看別人的臉色受氣。

  翻板:變卦。

  踢踏:揮霍、敗壞。

  嘔人:氣人,嘲弄人。

  變言子:指說話不用方言土語。

  皮呲開:把嘴張開。

  給幫幫:接吻。

  踅摸:尋找,尋思。

  隱心:疑心。

  曳眼:原打算辦的事情不辦了。

  仴(wo)誤:大材小用,委曲。

  打捷路:走近路。

  顛三:發生家務糾紛私自出走。

  眼饞:羨慕。

  待成:招待。

天水方言集錦

  支應:招待、服務。

  攘踏:打擾。

  站店:住下。

  撕不展:放不開手腳,小氣吝嗇。

  離然:了斷、結束。

  邋遢:不講衛生或行動慢。

  暮囊:指不斷添亂的人;自已心裡亂、麻煩、不痛快;不衛生。

  汙酥:噁心、不乾淨。

  油不拉希:油汙,不乾淨。

  囊髒食:吃飯樣子不文明,貪食。

  沒眉眼:事情沒轉機;做人沒眼色。

  耍的大:沒禮貌,傲慢。

  難打整:害羞。

  勁大:指程度嚴重。

  幫肩:差不多。

  光把聯繫:形容單調孤立。

  日毛窟楚:動作、行為不大方,鬼鬼祟祟的樣子。

  瓜不愣登:傻、愚昧、不懂事。

  生詫巴腦:對人、地方生疏,不熟悉。

  五麻六套:亂七八糟。

  瞎老奉實:實實在在、老實做事的樣子。

  掙死八活:拼命幹。

  奓(zha):(手)舉、翹。

  展:伸開的動作。

  蹴(jiu):蹲。

  擤(xing):按住鼻孔用力出氣。

  蹺(giao)跨一步。

  縻(mi):把繩頭接上。

天水方言集錦

第二部分自然、農業

  熱頭:太陽。

  休秀:星 星。

  天河:銀河。

  走星:流星。

  嗆臉風:迊面來的勁風、頂風。

  響雷:打雷。

  閃火閃:打雷。

  霈(pei)雨:指疾速發生的暴風雨。

  調雨:中雨。

  泡雨:淋雨。

  冬隆:冰。

  冷子:冰雹。

  絳:彩虹。

  屲(wa)裡:坡地、山坡。

  曳(ye)水:汲水。

  墼(ji)子:土坯子。

  瓦渣:碎瓦片。

  塘土:浮土、塵土。

  惡水:泔水。

  臭蛋:衛生球。

  滴簷水:從屋簷流下的水。

  地動:地震。

  胡墼(ji):田裡土塊。

  窟圈:地面沉下去的深坑。

  澇壩:自然形成的池塘。

  陰涼:太陽曬不到的地方。

天水方言集錦

  曆頭:曆書。

  年時:去年。

  滿年:往年。

  今個:今天。

  明早:明天。

  後早:後天。

  外後天:大後天。

  夜個:昨天。

  黑夜個:昨晚。

  前個:前天。

  大盡:大月。

  小盡:小月。

  早燒:早霞。

  晚燒:晚霞。

  年成:年景。

  多咋:什麼時候。

  兀(wu)早:以前。

  滿常:以前。

  乾糧時:吃早飯時。

  晌午時:吃晚飯時。

  外頭:外邊。

  頭裡:前邊。

  後頭:後邊。

  半該:旁邊。

  仄(ze)楞子:側面。

  車軲輪:車輪。

  鏵:犁。

  犁地:耕地。

  麥摞(luo)子:麥垛。

  刨子:一種打碎田地土塊的農具。

  耱:一種壓碎土塊,平整土地的農具。

  背篼(duu):背東西的竹編農具。

  掩子:大竹筐。

  推扒:燒土炕的一種用具。

  杈:碾麥子挑草用的農具。

  碌碡:碾麥子的石滾子。

  槤枷:打麥子、豆子的農具。

天水方言集錦

  背架子:背東西的農具。

  杵子:打土坯、築土牆的工具。

  軛(e)子:牛馬等拉東西時套在脖子上的工具。

  鋬(pan)籠:一種裝東西的手提用具。

  滿滿:小木碗。

  篅(chuan):盛糧食等的器物,類似囤。

  鍤地:用鐵鍬翻地。

  溻場:碾麥子遇雨,場上的麥子泡在水裡。

  葽:捆柴禾的草繩。

  田禾:莊稼。

  歡的很:莊稼長勢好。

  秈麥:玉米。

  秫黍:高粱。

  大豌豆:蠶豆。

  洋柿子:西紅柿。

  洋洋芋:洋姜。

  黃蘿蔔:胡蘿蔔。

  科桃:核桃。

  苦苣:一種野菜。

  灰條:一種野菜。

  地軟兒:地木耳。

  蕈(xun)兒:蘑菇。

  烏龍頭:一種山林裡生長的植物,苞芽可做野菜。

  椒:花椒。

  酸刺:沙棘。

  地毪毪(mu):苔蘚。

  蕁麻:一種可哲人皮膚的草本植物。

  紅丟丟:枸杞。

  斜蒿:中藥防風。

  鬱黃:李子。

  蕃白萊:甘藍。

  芫荽:香菜。

  瓢子:野草莓。

天水方言集錦

第三部分動 物

  兒馬:公馬。

  騍馬:雌馬。

  脬牛:母牛。

  胞牛:公牛

  叫驢:公驢。

  草驢:母驢。

  騷胡羊:山羊。

  都羊:羝羊。

  牙狗:母狗。

  米貓:母貓。

  牙豬:公豬。

  雞公:公雞。

  雞婆兒:母雞。

  罩窩雞:孵小雞的母雞。

  雞娃兒:小雞。

  呱啦雞:野雞。

  惡來豹:老鷹。

  老娃:烏鴉。

  野啾:喜鵲。

  狠猴:毛頭鷹。

  跳兒:麻雀。

  撲各兒:鴿子。

  簷蝙蝠:蝙蝠。

  賴蛤蟆:青娃。

  蛤蟆各湊兒:蝌蚪。

  夜鴿子:鴞鳥。

  瞎瞎:鼢鼠。

天水方言集錦

  瞎瞎:鼢鼠。

  駒狸貓:松鼠。

  螞螞虎兒:螞蟻。

  蛐蟮:蚯蚓。

  長蟲:蛇。

  嘇木子:啄木鳥。

  吐咕等:斑鳩。

  咕嚕雁:大雁。

  野狐:狐狸。

  崖狼子:黃鼠狼。

  縐縐:蜘蛛。

  白臉媳婦兒:黑白鶺鴒。

  蛐蟮:蚯蚓。

  屎爬牛:蜣螂。

  蛾兒:蝴蝶。

  壁蝨:臭蟲。

  虼蚤:跳蚤。

  秋蟬:蟬。

  夜明蟲:熒光蟲。

  暴軍:一種似蝗的昆蟲。

  瓜瓜牛:蝸牛。

  麻鞋底:潮蟲。

  蠅未子:一種小飛蟲。

  旱蟲:蚜蟲。

  椿牛兒:椿象。

  黑羊兒:蛐蛐。

  螞蚱:蟈蟈。

  地螰兒:螳螂。

  呱呱牛:蝸牛。

  花花牛兒:七星瓢蟲。

天水方言集錦

第四部分人稱、身體

  先人:祖宗。

  太爺:曾祖父。

  太太:曾祖母。

  爺爺:祖父

  婆婆:祖母。

  大大:父親。

  大達:伯父。

  大媽:伯母。

  媽媽:母親。

  後人:兒子。

  女孩:女兒。

  丫公:公公。

  丫家:婆婆。

  男人:老公。

  女人:妻子。

  丫丫:姨媽。

  丈門大:岳父。

  丈門娘:岳母。

  姑丫婆:姑奶。

  姑姑:姑母。

  幹大:義父。

  幹婭:義母。

天水方言集錦

  舅爺:外祖父。

  舅婆:外祖母。

  舅舅:舅父。

  妗子:舅母。

  弟婦子:弟妻。

  先後:妯娌。

  阿伯子:丈夫的哥哥。

  婭婭:姨媽。

  連手:朋友。

  沓實人:老實人。

  先生:醫生。

  戲班長:戲劇演員。

  代張:理髮匠。

  毛毛匠:做皮貨的人。

  棒客:土匪。

  詫人:陌生人。

  梢輕得很:張揚愛出風頭的人。

  愣爭子:不知天高地厚或魯莽冒失的人。

  咯不著二五 :炫耀自己。

  差成份:待人沒禮貌或目中無長幼。

  料片兒:經常滔滔不絕說大話的人。

  燒料兒:毛手毛腳的人。

  瞎心虛:心底陰暗的人。

  演二五子:故意遮遮掩掩的行為。

  二性子:男人故做女態的人。

  騷老娃:妨礙別人不受歡迎的人。

天水方言集錦

  山楞暴翹:外表不好看。

  瓜不初初的:傻象。

  顛咚:痴呆。

  羊板:反應遲鈍的人。

  老覺蹋手:年老,手腳不靈活。

  老燒火:和兒媳婦親熱的公公。

  看喂眴的:看不順眼的人。

  爪的很:指精幹、風流倜儻的人。

  沓婆子:囉嗦人。

  富憨:有錢人。

  腦瓜子:頭。

  帽格子:頭髮辮子。

  纂纂:髮髻。

  牙查骨:牙床。

  耳瓜子:耳朵。

  眼仁兒:眼睛。

  眼窩子:眼眶。

  癭瓜瓜:甲狀腺腫。

  後磅筋:頸椎。

  甲骨頭:肩膀。

  胳墜子:胳膊。

  康子:胸部。

  妳妳:乳房。

  磕席蓋:膝關節。

  腿豬娃:腿肚子。

  屁臉蛋:屁股。

  腳巴骨:腳後跟。

天水方言集錦

第五部分飲食、房屋、器具

  瓜瓜:鍋巴。

  扁食:類似於餛飩的素餡餃子餛飩。

  扯麵:一種麵食。

  麵皮:一種麵食。

  饊(san)飯:稠糊飯。

  鍋鯫(zou):一種用漏勺將饊飯滲滴在涼水中,再經濾水後調製的麵食。

  攪團:一種和在湯裡吃的用玉米麵做的塊狀麵糰。

  蕎麵疙瘩:蕎麵麵條。

  漿水:經發酵泡製的有酸味的調味液體。

  漿水面:用漿水做調味的麵條。

  拌湯:用面做成的小粒稀飯。

  削筋:一種麵食。

  麻腐:一種以麻子作餡的食品。

  卷子:花捲。

  鍋盔:大餅。

  餜(guo)子:一種油炸麵食。

  饊子:油炸麵食,細條相連紐成花樣。

  麻花:即花樣不同的饊子。

  辮粉:粉條。

  黑糖:紅糖。

  辣酒:白酒。

  酒醅:糧食經過發酵製作的一種食品,既有甜味,又有酒香味。

天水方言集錦

  擀飯:擀麵條。

  切飯:切面條。

  吃乾糧:吃早飯。

  吃晌午:吃晚飯。

  吃嘴:吃零食。

  黃花菜:金針萊。

  萊水:蔬菜的總稱。

  罐罐茶:用小罐熬煮的茶。

  絲氣了:指食品發黴變質了。

  上房:廳房。

  偏房:廂房。

  房山花:房屋側面牆。

  苫子:草棚。

  柱頂石:柱礎。

  仰承:頂棚。

  椽:椽子。

  檁子:檁。

  窗子:窗戶。

  席墊:炕蓆。

  被窩:被子。

  水查眼:向外排水的洞眼。

  電壺:暖水瓶。

  洋鹼:肥皂。

  手巾:毛巾。

  抽匣:抽屜。

  馬杌(wu):小凳子。

  菸頭眼:煙囪。

  鏟兒:鏟子。

  洋戲匣子:留聲機。

  曲曲罐:煮茶的容器。

  沙調兒:煮藥的容器。

天水方言集錦

  䥕(pie)子:裝水的敝口壺。

  調羹兒:小勺子。

  馬勺:舀水的瓢。

  調羹:湯匙。

  箸籠罐兒:筷子籠。

  下井:水桶。

  物件:東西。

  調車:一種擰繩用具。

  甑(zeng)巴:一種蒸食炊具。

  罩兒:從鍋裡撈食炊具。

  轉把兒:木頭湯勺。

  鍋鯫馬勺:做鍋鯫的炊具。

  瓦罐:陶罐。

  瓦碗:陶碗。

  蠻蠻兒:小木碗。

  鍋子:火鍋。

  鍋扣兒:麥草編的鍋蓋。

  籠床:蒸籠。

  籮兒:篩麵粉的用具。

  風匣:風箱。

  線杆兒:捻線用的工具。

  鞭杆:棍杖。

  砟窩子:石窩子。

  料子瓶:玻璃瓶。

  面然:漿糊。

  升子: 糧鬥。

天水方言集錦

第六部分病痛醫療、婚喪嫁娶

  請先生. :請大夫。

  觀掂:觀察、珍斷。

  鬆了:病輕了。

  暈人:頭眩暈。

  害眼:眼病。

  迊風了:感冒了。

  心口子疼:胃疼。

  挖人:胃不舒服。

  撐人:肚子脹。

  跑肚:拉肚子。

  絞腸痧:急性盲腸炎。

  發療:噁心、想嘔吐。

  豁豁:兔唇。

  瓜的:啞巴或傻子。

  風溼:蕁麻疹。

  雞暮眼:夜盲症。

  結子:結巴、口吃。

  殼殼:瘡疤。

  攣了:癱瘓。

  魔了:瘋了。

  打擺子:發瘧疾。

  癆症:肺病。

  當花兒:出麻疹。

  毛鬼病:癔病。

  羊羔瘋:癲癇。

  氣脬子:疝氣。

  牽舌子:說話咬字不清的人。

天水方言集錦

  過事情:結婚辦酒席。

  發落:指女子出嫁。

  掐媳婦:指鬧新房。

  填箱:女子出嫁親戚送的禮。

  安房:入洞房。

  掃床:入洞房的一種儀式。

  開箱錢:結婚時男方給女方孃家人的錢。

  跟幹事:參加婚禮。

  追節:未結婚前男方給女方家送禮。

  回三:新娘結婚後第三天回孃家。

  老衣:壽衣。

  枋:棺材。

  落草:人剛死未入棺停屍地上。

  斂棺:把死人裝入棺材。

  坐夜:人死了晚上守靈。

  倒頭飯:人死後獻的第一碗飯。

  送紙:人死後弔唁。

  坐紙:把給祖先燒的紙錢放在桌子上。

  送寒衣:農曆十月一日給死者燒紙錢。

  司公:跳繩祭祀的人。

  擦衝氣:驅邪安宅的迷信活動。

  禳斬:逢凶化吉的迷信活動。

  捻弄:整治。

  吹響:嗩吶、吹鼓手。

天水方言集錦

第七部分文化娛樂

  耍故事:耍社夥。

  踩柺子:踩高腳。

  踩高杆:高蹺。

  耍亭子:抬高轎

  耍獅子:舞獅子。

  耍船:渡旱船。

  燈影子:皮影戲。

  漫花兒:唱山歌。

  唱老戲:唱秦腔。

  打抬鼓:擂鼓。

  加斯:響器。

  構胡胡:拉板胡。

  孟葫蘆:二胡。

  胡鬍子:板胡。

  開臺了:開戲了。

  耍船:社火的一種。

  吹響:嗩吶。

  粉釘:粉筆。

  硯凹(wa):硯臺。

  筆硯:筆。

  揹榜:考試末名。

  中堂:掛在上方中間,兩邊有對聯的大幅字畫。

天水方言集錦

第八部分天水獨有的

方言土語及生闢字

  攢(zan)勁:指力量大;有能力;長得漂亮。

  幹散:動作或辦事麻利敏捷,辦得好。

  妳妳( niē niē):乳房。

  砅( lì )石:踩著過河的石頭。

  仴(wo)誤:大材小用,委曲。

  騷老娃:指同在一起但不受歡迎的人。

  曲曲罐:一種煮茶用具。

  鍋鯫(zou):一種飯食。

  糝(san)飯:一種飯食。

  攪團:一種飯食。

  饊(san)子:油炸麵食,細條相連扭成花樣。

  漿水:經發酵泡製的有酸味的調味液體。

  篅(chuan):盛糧食等的器具,類似囤。

  烏龍頭:一種野菜。

  開箱錢:結婚時男方給女方孃家人的錢。

  賣派:指說大話,炫耀。

  相端:指琢磨、想辦法。

  燦(can):一種寂寞的感覺。

  裝誤:有意哄騙,捉弄別人。

天水方言集錦

  展:伸開的動作。

  暮囊:指不斷添亂的人;心裡亂、麻煩、不痛快;不衛生。

  掮(qian):用肩扛東西。

  曉不地:不知道。

  煢( dlong):孤單,憂愁。

  噦(yue): 嘔吐,氣泡。

  拃(zha) :張開大拇指和中指量長度。

  諞( pian) :顯示,誇耀。

  捯飭 (dao chi) :整理,收藏,梳洗整理自己的儀容,即修飾,打扮。

  餜 (guo ):一種油炸麵食。

  瘮( shen): 使人害怕,可怕。

  皴( cun) :皮膚因受冷或受風吹而乾裂。

  扽 (den) :拉餌,猛拉,使伸直或平整。

  敹( liao ):縫綴,~貼邊,~上幾針

  搋( chuai ):用手掌壓、揉,使摻入的東西活勻。

  鬻( yu ):溢出,~鍋,~湯了。

  搲 (wa ):舀,用瓢~水。

  跐 (ci ):腳下滑動。

  溏 (tang ):不凝結,半流動的。

天水方言集錦

  鼟 (teng ):擬聲,形容鼓聲。

  熥( teng) :把熟的食物蒸熱。

  潲 (shao) :雨點被吹得斜灑。

  餳 (xing): 糖塊、面劑等變軟。

  尥( liao): 騾馬等跳起來用後腿向後踢。

  苶( nie ):疲倦,精神不振。

  擓( kuai) :搔,抓,挎(如:手裡擓著籃子)。

  醭( bu) :醋或者醬油等表面上長的白色黴。

  揞( an): 用手指把藥面按在傷口上。

  趿 (ta) :拖著鞋子。

  胡墼( huji ):田裡土塊。

  溻場( ta chang ):碾麥子遇雨,麥子泡在水裡。

  熁火( xie huo) :烤火。

  嗆(giano):因水或食物進入氣管引起咳嗽,又突然噴出。

  掩( yan)子:大竹筐。

  杈( cha):挑草用的農具。

  秈麥( xian):玉米。

  奓( zha):(手)舉、翹。

  潷( bi ):擋住渣滓或泡著的東西,把液體倒出:把湯~出去。

天水方言集錦

  謾( man )達:巴結。

  啖( dan):吃或給別人吃。

  癯( qu ):瘦:清~。

  眥( zl )形倒鬼:身體瘦弱,極不健康的樣子。

  妗子(jln Zi ):舅母。

  大拇( mu)尕(ga)尕:大拇指。

  一椾 (jian) :一捆。

  霈(pei)雨:疾速發生的暴風雨。

  屲(wa):低窪的地方。

  凹(ao)凸(tu):高低不平。

  卬(ang):我。

  曳(ye):拉。

  兀(wu):禿。

  摞(luo):把東西重疊往上放。

  蕈(xun):真菌的一種。

  奀(en):瘦小。

  奓(zha):張開。

  說明:天水話屬關中(指流經天水、陝西的渭河流域)語系。天水方言屬北方方言區西北次方言中甘肅方言的一種,同毗鄰的定西、隴南、平涼、慶陽等地基夲相同。

2020庚子年•春

天水方言集錦

天水方言集錦

天水方言集錦

【張續善先生個人簡介】

張續善,1948年生,甘肅秦安縣隴城鎮媧皇村人。天水師範(師專)、甘肅省委黨校、北京經濟函授大學畢業。天水市政協原副主席,現任天水市地方誌審稿委員會顧問。

天水方言集錦

天水方言集錦

【2020•庚子鼠年】

  公元2020年,公曆閏年,共366天,52周零2天;其中2019年1月1日~2020年1月24日為農曆己亥年(豬年),2020年1月25日~2021年2月11日為農曆庚子年(鼠年),2020年閏四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1週年,國慶節與中秋節同一天。

天水方言集錦

  韓儀麟,甘肅通渭人,中共黨員,天水人社局退休幹部,從醫3年,從警服役18年,轉業地方23年。網名在哪裡,影像愛好者,自由撰稿人,文化公益志願者,專注新聞/紀實攝影,《美篇》/《小年糕》APP忠實用戶。甘肅省委老幹部局/甘肅離退休幹部之家註冊網宣員,天水市委老幹部局/天水市關工委/金華風采/天水關工網/天水關心下一代(官網、公眾號)特邀記者/網宣員,《讀寫人家》、《西部書壇》、天水杜甫研究會、天水孔子文化研究學院、天水老子文化學會、天水市詩詞學會、天水市文友會、天水伏羲女媧文化研究會、天水市攝影藝術家協會特邀義務網宣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