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介贫民到唐朝宰相,马周怎样实现自己抱负,一心辅佐太宗创盛世

引言:

在唐朝著名诗人李贺的《致酒行》中,他曾这样描写唐朝的著名宰相马周:吾闻马周昔作新丰客,天荒地老无人识。空将笺上两行书,直犯龙颜请恩泽。

但是谁又知道而在这诗歌中敢于冲撞皇帝的马周,在最开始的时候只是一个无父无母的孤儿呢?在他很小的时候,父母就因为战乱的原因去世了,都留下马周一人在人世间生活。由于没有父母的抚养,也没有亲人的照顾,独自一人的马周生活十分艰苦。虽然家庭十分困难,但是这也没有阻碍马周学习的脚步。

一介贫民到唐朝宰相,马周怎样实现自己抱负,一心辅佐太宗创盛世

马周

由于从小就对自己报效国家的梦想有清晰的认识,马周在学习上总是苦下功夫,因此十分精通儒家的书籍,成为了一名中国古代典型的读书人。本以为凭借自己的才华,能够在家乡一带饱受尊敬的马周却并不是如此,家乡一带的人都因为他过于放荡不羁而轻视他。于是他便离开了家乡,独自一人到长安求学。

与其他人不同的是,他并不是通过科举考试受到皇帝的重用。而是在偶然的情况下,他所写的文章被皇帝看到,因此受到推荐,才在朝廷中担任官职。或许是因为在家乡中的不受尊敬,不被大家重视,却在朝堂中得到皇帝的赏识,马周就越发的努力工作,以此来向皇帝证明自己。

一介贫民到唐朝宰相,马周怎样实现自己抱负,一心辅佐太宗创盛世

魏征

就这样,他凭借着自己的才能在朝堂中站稳脚跟。在唐朝所有的开国大臣中,他对许多人都怀有敬意,但是他最为敬佩的却是最初跟随隐太子李建成,后来在唐太宗继位之后归顺的第一谏臣魏征。因此也有人称他为第二个魏征,因为他继承了魏征敢于劝诫皇帝,不计较个人得失的风骨,成为了一位谏臣,常常劝诫唐太宗以理治国。在他在朝廷担任官职期间,他为贞观盛世的到来,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也难怪后世将他称为一代良相。

身世坎坷,为人不拘小节

根据历史记载,马周出生在山东一个小村庄里,在他年幼的时候,父母就因为战乱去世了,他也就成为了孤儿,生活的十分困难。但是哪怕生活得十分困难,他也仍然没有放弃学习。在他的努力之下,他很快便掌握了古代以来的众多知识,尤其精通《诗》,《传》等儒家经典书籍。

一介贫民到唐朝宰相,马周怎样实现自己抱负,一心辅佐太宗创盛世

能够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之下仍然能够坚持读书的人不多,这样的人应该受到大家的尊重。但是这件事在马周身上却恰恰相反,由于他行事过于放荡不羁,在中国古代那种封建社会自然不被大家欢迎,从而被当地的人所看不起。

或许是自己的才能,没有得到大家的认可,于是他便沉迷于喝酒。在武德年间,他曾经在机缘巧合之下担任家乡一代的助教,他也是如此得过且过,

每天仍然以喝酒取乐,并不把替人传道授业当回事儿,因此当地的官员每次都恨铁不成钢,总是斥责他。时间一久,马周就不忍受到这样的侮辱,于是便毅然决然地辞去了助教一职,在曹、汴两地之间四处游荡。或许这个时候的马周没有遇到他的伯乐,他在当地再次遭到官员的侮辱,在一气之下,他就踏上了前往长安的道路。事实证明,这也是他做的一个正确决定。

一介贫民到唐朝宰相,马周怎样实现自己抱负,一心辅佐太宗创盛世

饮酒作乐

在前往长安的路上,他也曾经遇到过这样一件事。当时在他寄居的客栈中,店中的小二只招呼过往的商贩,却不招呼看起来穿得穷酸的马周,于是马周非常愤怒,要了一斗八升酒,独自一人喝完,当时的人都感到很惊讶。到了长安之后,他得到了中郎将常何的赏识,并且寄住在他家中。由此看来,这马周有自己鲜明的个性,在伯乐面前也颇受欣赏。

受人推荐,深受太宗赏识

作为一名胸有宏图大志的帝王,唐太宗李世民格外重视对人才的招揽。在贞观五年,他面向朝廷的所有官员,让大家谈论关于建国以来的朝政得失。在皇帝的命令之下,各位官员只能回到家中写奏折上奏皇帝。或许这个问题对其他大臣来说并不难,但是对于作为武将常何来说,这确实是一件难如登天的事情。于是他便决定向在府中居住的马周询问,也将这件事作为考验马周的一个试题。

一介贫民到唐朝宰相,马周怎样实现自己抱负,一心辅佐太宗创盛世

马周在知道常何的烦恼之后,便决定为他解决,于是以常何的名义向唐太宗提出了二十多件关于朝政得失的事情,并且每件事都给唐太宗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面对这种情况,唐太宗十分的诧异,因为他十分的清楚自己常何的才能,于是便询问常何这是何人所答。而这常何也是一位十分爱惜人才的人,他知道马周是一位值得重用的人才,于是他便顺势而为的向唐太宗推荐了马周。

马周之所以之后能够官拜宰相,这其中也离不开常何的帮助,如果在最开始常何选择了隐瞒,没有向唐太宗推荐这个人才,那么或许马周的才能也会因此埋没吧。

唐太宗十分高兴,自己的国家还有这样的人才,于是便立马召见了马周。甚至于在马周还没有到达皇宫的时候,李世民就已经四次派人前去催促了,这也足以看出唐太宗的爱才之心。在与马周有了初步的交流之后,马周所表现出来的言谈举止令唐太宗十分的满意。唐太宗就觉得此人一定能担重用,于是便给了他一个官职,令他在门下省值班,他也正式的开始入朝为官。如果说推荐马周的常何仅仅只是他的一个跳板,那么唐太宗就一定是马周的伯乐吧。

一介贫民到唐朝宰相,马周怎样实现自己抱负,一心辅佐太宗创盛世

李世民

或许是他的才能吸引了皇帝,在他入朝为官之后,他也仍然能够凭借着自己的才华在百官之中脱颖而出,得到了皇帝的重视。甚至唐太宗还爱屋及乌,因为这常何推荐有功,赐予了他许多的金银珠宝。

虽然皇帝十分的重用他,也很欣赏他,但是马周却并不甘于成为一个像其他官员那样按部就班的人,而是非常仰慕唐朝时期有名的谏官魏征。于是他便积极地向皇帝谏言,提出了一些他认为的想法。而他的谏言也都被皇帝采纳了,而唐太宗也因此更加的欣赏他,不久便为他升了官。

根据历史记载,在贞观十八年四月九日,唐太宗曾经前往太平宫,在这途中他曾经问随从的官员他最近有没有什么过失,并且还让众人实话实说。就在其他人畏惧皇权都不敢开口的时候,只有马周站出来对皇帝说,您最近除了所做的赏罚有一点以自己的喜怒哀乐为标准之外,其他并无什么不可。而面对他的建议,唐太宗也积极采纳了。

一介贫民到唐朝宰相,马周怎样实现自己抱负,一心辅佐太宗创盛世

李世民

就在这一年,不甘心于此的唐太宗决定御驾亲征辽东的时候,命令他留下辅佐皇太子。这对一个臣子而言,这是多么高的荣耀与信任,为了不辜负皇帝的信任,马周兢兢业业的辅佐皇太子。在唐太宗班师回朝之后,就为马周升了官职,让他成为了新一任的吏部尚书,从而负责对官员的考核和人才的选定。确实,

这马周是一个人才,不仅能够辅助好皇帝,还能照顾好太子,让前线的皇帝能够全身心地投入战争之中,无后顾之忧。

采取措施,着手解决建国振兴所面临的问题

在唐太宗统治时期,本来就面临着稳定统治,维护社会秩序等等问题。而这马周的出现,可能就是解决这一系列的问题的转折点。首先面对巩固统治这个问题,马周提出了废除世袭制度这一贵族特权。在马周看来,这种制度却应该被取缔,因为它只会造成国家不稳,朝廷官员得不到更新。

于是在他的建议之下,唐太宗开始对这些贵族取消了政治场上的权利,从而纷纷给了他们大量的金钱,以此来保证他们生活的富足。除了废除世袭制度以外,他还主张赏罚分明。

一介贫民到唐朝宰相,马周怎样实现自己抱负,一心辅佐太宗创盛世

在他的选拔之下,为唐太宗提供了一大批真正有才能的人才,而对那些贪官污吏无所作为的官员也给予了惩罚。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百姓们的负担,提高了政府的行政效率。在世袭制度废除之后,贵族对皇帝的约束便大大削弱了,因此在马周看来,这个时候就应该着手对国家进行改革,以此来巩固国家的发展。而在马周的主张中,有一个十分重要的便是向皇帝建议厉行节约,减少宫中的消费开支

那个时候国家才刚刚建立,在经历过战争之后,整个国家的人口本来就十分少。与隋朝的人口相比,只有隋朝人口的十分之一。再加上按照中国古代的法律规定,所有的成年男子都必须服从徭役。这所谓的服从徭役就是指服役人员去满足统治者对居住等的要求。

虽然皇帝也经常下旨减免差役,但是国家的发展却不能离开这些百姓。因此皇上就更应该以柔和的政策对待他们,从自己做起,不贪图享乐,从而使百姓们心甘情愿地为国效力。

作为一个接受中国古代传统教育的人,马周却能发现这些问题,不得不说,这是十分的不容易。

一介贫民到唐朝宰相,马周怎样实现自己抱负,一心辅佐太宗创盛世

唐太宗李世民

对于国家来说,马周确实是不可缺少的人才,而对于唐太宗来说,马周是一位值得与之相交的知己。唐太宗李世民也曾经这样评价马周:马周对事情分析十分快捷,忠贞端正,对人的批评从不忌讳,每次派他办事,多使朕满意。他既献出全部忠诚亲近依附于朕,朕要切实借助于此人,共同办好当前政事。

或许正是感受到了唐太宗对他的诚意,马周也甘愿从此踏踏实实地为唐太宗办事效劳,直到他去世为止。而他确实也用自己的生命,践行了自己许下的的诺言,辅佐唐太宗开创了贞观盛世。作为一个封建王朝的官员,马周却能够设身处地的为百姓着想,常常在皇帝面前提出善待百姓这一观点,在当时而言,确实不容易。除此之外,这马周的为人处事原则也是十分的令人敬佩。他能够在复杂的朝堂中处理好与各位大臣的人际关系往来,还能不与他们中的某些人同流合污,这实属难得。

结语

纵观历史,中国古代历史上也有许多杰出的代表人物。就拿唐太宗统治的年间来说,唐太宗麾下人才济济,文有长孙无忌,魏征等人。武有尉迟敬德,秦琼等人。而这马周却能够在这么多的人才之间脱颖而出,通过到自己的才能得到皇帝和朝廷的认可。不得不说,他确实值得后人尊重。

许多诗人都仰慕马周。其中张耒在《马周》中诗云:马周未遇虬须公,布衣落魄来新丰。一樽独酌岂无意,俗子不解知英雄。贤豪相逢自相得,一语君王见胸臆。当时岂不为人言,聋耳安能为君侧。

一介贫民到唐朝宰相,马周怎样实现自己抱负,一心辅佐太宗创盛世

作为一名臣子,马周没有辜负唐太宗对他的信任,他也没有辜负百姓们对他的信任,他所提出的政策在巩固唐朝统治的同时,也缓解了百姓们的压力,所以他也被当时的百姓所尊崇着。

在我看来,他的努力也值得人们所学习,所尊重,从一个无父无母的孤儿,最后却能成为唐朝的一代宰相,不得不说,他本身也是个传奇人物。

《资治通鉴·唐纪十三》

《马周》

《致酒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