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史》修訂本出版

重磅 |《金史》修訂本出版

重磅 |《金史》修訂本出版

《金史》(點校本二十四史修訂本)(精裝八冊)

[元]脫脫等 撰

傅樂煥、張政烺 點校

程妮娜 主持修訂

978-7-101-14218-1

540.00元

《金史》的成書與內容

《金史》是元脫脫領銜編撰的官修紀傳體正史,包括本紀十九卷、志三十九卷、表四卷、列傳七十三卷,全書一百三十五卷,另附《金國語解》一卷。記載了女真完顏氏部族時代、金朝建國至滅亡的百餘年曆史。

《金史》的史料,首先來源於金朝官修的實錄。金建國二十餘年後,熙宗朝完成了國家主體制度的中原化改革,仿照中原王朝建立了國史院、著作局、記注院等一套修史機構。金朝一共修成十部實錄,即記載“始祖以下十帝”事蹟的《祖宗實錄》,記載歷任皇帝事蹟的《太祖實錄》、《太宗實錄》、《熙宗實錄》、《海陵庶人實錄》、《世宗實錄》、《章宗實錄》、《宣宗實錄》,以及為追尊帝號的帝王之父所作的《睿宗實錄》、《顯宗實錄》。這些實錄為元代撰修《金史》提供了珍貴的原始資料。

儘管金朝與同時期的南宋相比,修史成果不多,但有金一代女真統治者奉行對中原文化兼容幷蓄的政策,刊刻了許多官修、私撰的書籍,金朝滅亡之後,遺民中元好問、劉祁、王鶚等一些士大夫以“國亡史作,己所當任”,致力於金朝史事的採輯撰述,或存於著述,或銘於碑刻,意在“他日為史官採擇”。元朝在此基礎上纂修的《金史》可以稱得上是一部信史。

蒙元編纂《金史》,始於世祖中統二年(1261),由王鶚實際負責,《元名臣事略·內翰王文康公》並載其“舉李冶及李昶、王盤、徐世隆、徒單公履、郝經、高鳴為學士,楊恕、孟攀鱗為待制,王惲、雷膺為修撰,周砥、胡祗遹、孟祺、閻復、劉元為應舉,凡前金遺老及當時鴻儒捜括殆盡矣”。雖然這部史書沒有最後完成,但也基本成型。《元史》卷四一《順帝紀》載,元順帝至正三年(1343),“詔修遼、金、宋三史,以中書右丞相脫脫為都總裁官”,《金史》纂修全面展開。纂修工作當以王鶚所修《金史》初稿為底本,加上延祐、至治、天曆年間又做了一定的修史工作,有較好的基礎。在編撰過程中,據《元史》卷一八二《張起巖傳》載,總裁官張起巖熟於金源典故,“史官有露才自是者,每立言未當,起巖據理竄定,深厚醇雅,理致自足”。同卷《歐陽玄傳》稱,歐陽玄“發凡舉例,俾論撰者有所據依,史官中有悻悻露才、論議不公者,玄不以口舌爭,俟其呈稿,援筆竄定之,統系自正。至於論、贊、表、奏,皆玄屬筆”。此次纂修用時一年半有餘,至正四年十一月,《金史》書成,中書右丞相、監修國史阿魯圖呈《進金史表》,此時脫脫雖已辭職,但仍以脫脫為纂修《金史》的都總裁。

《金史》的纂修體例取法前代史書,而又有獨特之處。其一,漢唐唯以實位帝王入本紀,《金史》打破成規,為女真歷代祖先作《世紀》,為幾位被尊奉帝號的皇帝之父作《世紀補》。另外,《世紀》中直言:“金之先,出靺鞨氏。靺鞨本號勿吉。勿吉,古肅慎地也。”首開北族在中原建立王朝(政權)者不以先祖比附華夏之炎黃二帝的先河,頗顯女真民族之自信。其二,新創《交聘表》。金朝南與宋對峙,西北與夏為鄰,東南高麗國稱臣。《交聘表》將金與宋、夏交聘往來和金與高麗封貢往來並列,金與周邊諸國的交往關係一目瞭然。其三,書末附《金國語解》,以漢字注音的形式將女真語的基本詞彙保留下來,對了解金代女真社會生活彌足珍貴。

《金史》修成之後,頗受後人好評。清趙翼《廿二史札記》卷二七稱讚《金史》“敘事最詳核,文筆亦極老潔,迥出《宋》、《元》二史之上”, 認為《金史》修撰得益於金代實錄本自詳慎,宣、哀以後諸將傳記,多本之元好問《壬辰雜編》、劉祁《歸潛志》二書,皆二人耳聞目見,“其筆力老勁,又足卓然成家”。“纂修諸臣於舊史亦多參互校訂,以求得實,非全恃鈔錄舊文者”。每一大事以主其事者詳敘之,“有綱有紀,條理井然”,不至枝蔓,“最得史法”。《四庫全書總目·金史提要》稱:“元人之於此書經營已久,與《宋》、《遼》二史取辦倉卒者不同,故其首尾完密,條例整齊,約而不疎,贍而不蕪,在三史之中獨為最善。”清施國祁《金史詳校》稱考其史裁,大體文筆甚簡,勝於《宋史》之繁蕪;載述稍備,勝於《遼史》之闕略;敘次得實,亦非《元史》之訛謬可及。

《金史》存在的主要問題是,較之《宋史》失之於略,諱述金朝前中期與蒙古的關係與戰爭,記述中存在諸多疏漏錯誤。如《百官志》未從金代官制流變角度進行梳理和記載,僅以海陵“正隆官制”為主,對之前金初漢地樞密院、熙宗“天眷官制”,以及章宗朝所設九路提刑司、金末行省制度等重要制度沒有明確記載。還有就是闕《藝文志》。清代學者補撰《藝文志》,得書二百餘種。這也是《金史》纂修的一個缺憾。然而瑕不掩瑜,《金史》是研究金代歷史最重要的史籍,尤其是在當今金代書籍留存很少的狀況下,《金史》的史料價值更加彌足珍貴。

《金史》的點校整理情況

《金史》原點校本最初由傅樂煥先生承擔,但到一九六六年五月傅先生去世時,僅做出少部分工作。其後大部分點校工作在一九七一年後由張政烺先生完成,崔文印先生負責編輯整理,於一九七五年出版。之後曾經挖改,多次印刷,為當代通行的《金史》版本,深受廣大讀者的歡迎。

點校本《金史》採用百衲本為底本,與北監本、殿本參校,擇善而從,並參考了《大金國志》、《大金吊伐錄》、《大金集禮》、《歸潛志》、《中州集》、《三朝北盟會編》等書,以及殘存《永樂大典》的有關部分。對於前人的校勘成果,採用最多的是施國祁《金史詳校》。

重磅 |《金史》修订本出版

傅樂煥先生

重磅 |《金史》修订本出版

張政烺先生

《金史》修訂本的特點與價值

本次修訂,仍以百衲本為底本,通校元刻本、清乾隆武英殿本,參校明南監本、北監本、清江蘇書局本,以及《永樂大典》殘本的相關部分。參考吸收施國祁《金史詳校》、《文淵閣四庫全書》本及道光殿本的《考證》、張元濟《金史校勘記》以及其他相關校勘成果。在版本校的基礎上,充分運用本校、他校的方法,利用正史、類書、文集、出土文獻,以及高麗古籍進行校勘。

修訂工作逐條複核原點校本已有的校勘成果,充分吸納原點校本的成績。原點校本校勘記很少提及版本依據,並且存在較多的改字現象。此次修訂明確列出校勘的版本依據,糾正不當的改字、補字、刪字。對原校勘記有誤或不準確處,加以刪除或修改;對失校處,補充新校勘記。點校本原有2017條校勘記,根據“修訂凡例”,本次修訂刪掉120餘條,修正不準確的校勘記數十條,新出校勘記近900條,佔修訂後校勘記總數2780多條的32%左右。另外,還對標點、分段不妥處加以修訂,糾正標點失誤200多處。

本次修訂充分參考和吸納清代和近現代學者有關《金史》的校勘與研究成果,仔細甄別近人的校訂意見,並全面梳理點校本《金史》出版以來四十餘年間發表的校讀札記,以體現當代《金史》校訂研究的最新成果。

《金史》修訂主持人介紹

重磅 |《金史》修订本出版

程妮娜,畢業於吉林大學,1985年獲歷史學碩士學位,師從著名遼金史專家、地方史學家張博泉教授;2002年獲法學博士學位,師從著名政治學家、法學家王惠巖教授。為吉林大學匡亞明特聘教授,文學院中國史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兼任吉林大學民族研究所所長,《史學集刊》副主編,哲學社會學院雙聘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遼金史、東北民族史、中國疆域史,尤重政治制度史研究。代表性學術著作主要有《金代政治制度研究》、《古代東北民族朝貢制度史》、《古代中國東北民族地區建置史》、《中國地方史論》(合著)、《中國曆代邊疆治理研究》(合著)等10部,在國內外雜誌上發表學術論文100多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