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良,不能成為一種習慣,凡事有度,過多成災”,你怎麼看?

時光瀲灩滴墨盛放1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關於“善良,不能成為一種習慣,凡事有度,過多成災善良”這句話我是贊成的。

任何事情都要有個度,物極必反,善良也一樣,要有態度,有原則,有底線。

1,善良要有態度,善良是仁慈,對一個好人仁慈是積德行善,對一個壞人仁慈是助紂為虐。

2,善良要有原則,你若有求必應,對方就會得寸進尺,時間久了,你所有的付出,都會變成理所應當,你的一次拒絕,就會被懷恨在心。

3,善良要有底線,幫一次,幫兩次,不能一味的幫下去,要大膽說不,不會拒絕的善良,會讓對方變的貪得無厭,變本加厲,對你一味索取。

不要讓自己的善良變成了軟弱,不要讓自己的善良,成為別人使喚我們的資本,善良不能是一種習慣,凡事有度,過多成災!


小洋洋的一家


善良,是一種正確的價值觀,從來不會成為過錯,無論在何時何地面對何人。

古人說過,“人之初,性本善”,善良,在小時候,是每個人都具備的特質,隨著年齡的增長,認知的改變,有的人便趨利避害。

曾經有一個朋友問我,說她剛剛上班不久,工資也不算高,但是表弟特愛找他借錢,數額也不大,每次亂花,有去無回,昨天表弟再次向我開口,如果是你,你會借他嗎?

我回復他,第一次找我借,若不還,第二次再借的話,我會直接給他一點,不需要還,但是跟他說明情況,不會再借……

因為救急不救窮,而且古話說得好,一斗米的恩人,一擔米的仇人。

上面那位朋友,他善良,因為這是他的本質,表弟再三借錢,他只是礙於情面不好意思拒絕,是體現優柔寡斷,並非善良。

一定要保持善良,這會使你心安理得,但也必須明辨是非,分清情況,才會使自己落落大方!



麗言勵語


本來也打算最近寫一篇類似這個問題的文章,那就先來回答一下題主的問題好了!


  • 一個總是很善良的人,慢慢的就會活在別人的期待裡,而這種期待是很累的事情。就比如你在工作上,是一個老好人,每次同事讓你幫忙,你都無條件的幫助他,一開始他可能會感激你,但久而久之他就習以為常了,覺得這就是你應該做的事情。如果之後但凡你有一次沒有幫他,那他就會只記得你沒幫他的這一次,之前幫過他的無數次就會被抹殺掉。
  • 另外現在這個社會太過善良的人也不利於生存。我覺得我身邊兒那些能坐到領導層的人,基本都有脾氣,該批評別人的時候絲毫不留情面,越是這樣的人越能得到老闆的重用,因為他震的住場。反觀那些善良的人,做的活兒多,卻很可能得不到老闆的重用,只能當好一顆好的螺絲釘。
  • 還有就是當你習慣了一直善良,你自己也會被一直困在善良的枷鎖裡,我覺得這是最為致命的。就好比你一直是個善良的人,如果做了一件可能不那麼善良的事兒,自己都會有負罪感、愧疚感,從而導致每次你都必須要給到別人幫助才會是正常的。我覺得來自於自己對自己的這種要求,才是最可怕的,因為你已經把善良深深烙印在了自己腦子裡。

你的善良必須帶點鋒芒,否則就是懦弱。在前段時間熱播劇《安家》裡,一個好心人收留了一個無家可歸的親戚,還給她在自己房子旁搭了一件屋子,可這位親戚把自己的一大家子都叫到了那件屋子裡住,甚至於之後親戚孩子上學的錢都是好心人出的。但最後好心人他們準備買房子的時候,親戚哪一家卻不容易,要給他們5000萬才搬走,可房子明明就不是他們的啊!

所以我希望你做一個沒那麼善良的人,該拒絕的時候決絕,只是不能無條件的去一直幫助別人,你的善良於自己會成為枷鎖,於他人會成為習慣。

(以上)


班阿姨


與人為善,慈悲為懷。善良要有稜角,不能成為一種習慣。什麼事都得有底線,如果忍讓不分對象,只管付出,就不是善良……

善良要有態度,善良是仁慈,對一個好人仁慈是積德行善,對一個壞人仁慈是助紂為虐。

善良要有原則,你若有求必應,對方就會得寸進尺,時間久了,你所有的付出,都會變成理所應當,你的一次拒絕,就會被懷恨在心。

善良要有底線,幫一次,幫兩次,不能一味的幫下去,要大膽說不,不會拒絕的善良,會讓對方變的貪得無厭,變本加厲,對你一味索取。

不要讓自己的善良變成了軟弱,不要讓自己的善良,成為別人使喚我們的資本,善良不能是一種習慣,凡事有度,過多成災!





西邊是河


你的善良,必須帶點鋒芒。

凡事都要有度,要適可而止,善良也一樣,要有原則和底線。真正的善良,不是有求必應。不是惻隱無度和懦弱愚蠢。

你的善良,必須要有點鋒芒。否則就成了軟弱。

善良,是一種良好的品質。善良是優點,但不能成為你的弱點。心軟是慈悲,但不能成為你的卑微。

善良,要有底線。你若好到毫無保留,對方就敢壞到肆無忌憚。慷慨大方換來得寸進尺,一次拒絕換來百般怨恨。

善良,要有原則,否則。你的在乎,會被視若無睹。你的幫助,會造就貪得無厭。你的付出,會被當做理所當然。

如果你習慣了吃虧,如果你不懂拒絕別人。如果你經常忍受委屈。

你會發現,屬於自己活得越來越窩囊。人就應有點脾氣,過分善良其實是一種傻。它會讓你丟失自己的價值,活得越來越不像自己。

有時候,我們真的不必那麼“善良”。生活不是用來妥協的,日子也不是用來將就的。你也有權尊重自己的內心。

你表現得越卑微,幸福就會離你越遠。只有挺直了腰板,世界才會給你屬於你的一切。

記住一句話:人善被人欺,馬善被人騎。你的善良過了頭,就缺心眼。你的善良過了度,就是軟弱。

有稜角的善良才是真善良,你的善良很貴,別輕易浪費。


揮墨染情殤


善良不能成為一種習慣

     上週,在街邊賣花人的扁擔上買了一盆仙人球,向來記不住品種,我管這種球形的滿身是刺的植物統統叫仙人球。當時,精挑細選,看這株茁壯蔥鬱刺兒也金燦可人,還頂著三個花苞,還能防輻射,呵,就選它了。

 

      拿回來,眼看著日漸枯黃,花也出師未捷身先死。今天仔細查看,整個球都可以活動了,再一看,根都爛了!啊?

 

      我沒澆水,肯定不是我的錯!我養過,知道它喜旱!

      終於相信了,在街邊買回來的都養不活!不知他們搗了什麼鬼!

 

      還記得當時砍價,花販子嫌我砍得太低,讓他沒法過活,又砍了幾個回合,看他好像確實挺不容易的,心一軟,我又長了長,最後以比預期略高的價格買下了。

 

      現在想來,那傢伙看我真的想要,才不肯讓步,我何必表現我內心的東西?是不是誰坦誠誰被動啊?他真的不容易嗎?誰容易啊?誰都不容易!同學朋友已經在花販子那兒吃過好幾次虧了!錢哪有這麼賺的!這完全是一場心理戰,你想要,他就死活不讓步,你永遠不知道他的底牌;你不要,他也不缺你這個主兒,有的是人不在乎吃這點兒虧。

 

       關鍵是,不要覺得自己多麼優越,哪怕很微妙的一點點。

       而且,確實沒法區分誰更不容易,善良太容易用錯地方。


蘇子禪


凡善良之人,善良一定是一種習慣;凡不善之人,善良不可能成為習慣。不要為“不善”之人粉飾了!



神農架冷杉


善良對於善良的人,是一種天性,不是後天養成的,只有受傷太多了,會變成一個冷酷的人。我還沒有看見反過來的例子,當然,惡人也有柔軟的地方,但那是Ta認為對Ta無害的,是利己的,絕非利他的,與善良無關。凡事有度是應該的,但與善良無關,你關心過度,讓對方不舒服不是善良,過分的幫助,培養了對方的依賴性是為了控制對方吧?這絕非善良而是大惡!


南京徐老頭


與人為善,慈悲為懷。善良要有稜角,不能成為一種習慣。什麼事都得有底線,如果忍讓不分對象,只管付出,就不是善良,是愚蠢;如果別人犯錯,你隱瞞包容,就不是慈悲,是助紂為虐。寬容有尺,看見邪惡暴行,聽之任之畏畏縮縮,就不是善良,是懦弱。沒有原則的善良會被人輕視瞧不起,別人不會把你的一再忍讓當做適可而止的信號,相反卻容易得寸進尺。夫妻之間一方越軌一再忍讓,另一方就會輕視,得寸進尺的變本加厲。一味忍讓,別人就會貪得無厭,肆無忌憚。農夫用自己的體溫來幫蛇取暖。蛇甦醒後咬傷了農夫,農夫死了。所以善良要帶點鋒芒,要分清對象,要講究原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