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尔维亚总统哽咽了,为何中国人如此感动?

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眼含泪水的电视讲话在中国的社交媒体上广为传播,他说,困难来临之时,我们不能寄希望于欧盟,“欧洲的团结是不存在的”,是“童话”,唯一会向塞尔维亚伸出援助之手的只有中国。

塞尔维亚总统哽咽了,为何中国人如此感动?

很多中国人看了以后很受触动,不少人也流泪了,大家都非常支持国家向塞尔维亚提供帮助。在武契奇讲话的当天,中国的援助物资就到了塞尔维亚。当地时间17日稍晚时候,武契奇又在社交媒体上先后两次发文,表示“对我们的中国朋友感激不尽,他们向我们提供了极大的帮助。有这样的朋友,我感到很高兴,也很骄傲自豪!我们永远不会忘记这一点!” “我们为两国间的友谊感到骄傲。我们永远不会忘记中国朋友的帮助。”

塞尔维亚总统哽咽了,为何中国人如此感动?

在评论区,两国网友的互动很暖心。一名塞尔维亚网友用汉语发布的“非常感谢中国兄弟”收获了不少点赞,中国网友则用英语和汉语留言为塞尔维亚加油打气。“我们一起渡过难关,一定可以的,加油!”

疫情当下,在欧洲各国大难临头各自飞的一片混乱中,塞尔维亚和中国的真情互动更显弥足珍贵。经历这次的患难与共中,两国民众对彼此的情感也更深了。

为什么武契奇如此动容?为什么他的动容反过来对中国人造成这么大的触动?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这不是中国和塞尔维亚第一次患难与共。

同学们应该知道,塞尔维亚的前身是南斯拉夫,但是被活活肢解了。南斯拉夫曾是亚得里亚海之滨的地区大国,今天的塞尔维亚只是面积不足9万平方公里的内陆小国。在这片土地上经历过太多的战乱,几乎每次战乱都有外来大国争夺的身影。塞尔维亚是大国地缘政治竞争的受害者、牺牲品,而塞尔维亚人是一个充满历史悲情的民族。对塞尔维亚人的心情,有着类似集体记忆的中国人是懂的。而历史的命运之轮也将这两个饱经沧桑的民族数次牵连在一起。

中国人忘不了1999年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被炸事件。2011年,我去塞尔维亚出差,专门到中国使馆原址去凭吊,那里已是一片平地,贝尔格莱德市政府树立了一块纪念碑,上面写着:“谨此感谢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塞尔维亚共和国人民最困难的时刻,给予的支持和友谊,并谨此缅怀罹难烈士。”


塞尔维亚总统哽咽了,为何中国人如此感动?

在贝尔格莱德,我看到了很多大轰炸留下的痕迹,有整栋被炸毁的大楼原状保存。当时我想到了圆明园,一刹那间仿佛和塞尔维亚人达到了心意相通,那种感觉很难描述。

我在塞尔维亚,深刻体会到了塞尔维亚人对中国的友好态度。这种友好态度一直持续到今天,没有因为世事变迁而有所改变。

塞尔维亚一直是对中国最友好的欧洲国家,堪比巴铁。在几乎所有国际场合及重大事件中,塞尔维亚都坚定地和中国站在一起,支持中国立场。今年2月初,中国抗疫最吃紧的时候,也是西方舆论对中国抗疫指手画脚的时候,武契奇总统发表公开讲话,称塞尔维亚已经准备好全力支援中国,并相信中国一定能走出磨难。

值得一提的是,塞尔维亚边界自15日起对所有外国人关闭,呼吁外国人暂时不要前往该国,同时却明确表示“中国人例外”。塞方表示,该国已向“朋友加兄弟”的中国恳求帮助,因此殷切期待“中国兄弟”不远万里,来塞尔维亚“帮助做一切可能的事”。

全球实时疫情数据显示,截至北京时间18日14时30分,塞尔维亚累计新冠肺炎确诊病例72例,并不算多,但对塞尔维亚造成的实际压力是巨大的。塞尔维亚人口700万左右,但65岁及以上老年人比例高达18.35%。塞尔维亚周围的许多邻国都已沦为疫情高发国家,这令其防疫形势骤然紧张。而塞尔维亚的防控能力在欧洲相对而言是很弱的。


塞尔维亚总统哽咽了,为何中国人如此感动?

2011年,我在塞尔维亚还有一个很深的感受,就是塞尔维亚人对加入欧盟抱着非常高的期待。当时塞尔维亚正在全力以赴想加入欧盟,民众对欧盟也颇为亲近。我从塞尔维亚回来,塞尔维亚驻中国的外交官请我吃饭,问我有什么感受。我就说了这个,我当时说,我有点担心塞尔维亚人会失望,因为我感觉塞尔维亚人在加入欧盟的问题上寄予了太大的希望,仿佛加入欧盟,塞尔维亚面临的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实际不可能是这样。

9年时间过去了,塞尔维亚至今也没有如愿加入欧盟,塞尔维亚人对欧盟的态度也变得务实多了。武契奇总统这次公开指责欧盟“见死不救”。欧盟在15日宣布实施医疗防护设备出口禁令,除非获得欧盟政府明确授权,否则不得向非欧盟国家出口时,也就是说,塞尔维亚无法从欧盟国家进口防护设备。这种情况下,塞尔维亚人更把中国的援助视为雪中送炭。

欧盟无情我有情!中国是一个有情有义的国家,中国人是一个恩怨分明的民族。对这一点,经此一疫后,相信不仅塞尔维亚人,世界其他国家都会有更深的体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