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著“小腳丫”,上圖恢復開放

解放日報

踏着“小脚丫”,上图恢复开放

上海圖書館主入口廣場,等待借還圖書的讀者自覺排隊,間距基本保持1米以上。 上圖供圖

昨天(17日)12時30分,上海圖書館主入口廣場,等待借還圖書的讀者自覺排起隊。根據地上的“小腳丫”標識,讀者間距基本保持1米以上。這樣的“北歐式排隊”在3月13日上圖恢復部分服務以來,成為一道風景。

為做好疫情防控,上圖恢復開放實行在線全預約制,且僅提供書刊借還服務。開放區域為一樓主入口大廳、臨時還書處、中文書刊外借室、目錄大廳、ipac公共查詢目錄區域及上圖東門的24小時圖書自助借還亭等。

入館後,從安檢、測溫,到借還書分流的“單向通道”,再到目錄大廳隨處可見的消毒洗手液、二樓出口處的自助圖書消毒機,全方位保障讀者的健康安全。只需還書的讀者可利用自助借還亭和設在廣場上的人工服務點,同樣需出示“隨申碼”並測量體溫。

為迎接部分恢復開放,上海圖書館提前兩週準備,採購自動測溫設備,調整館內動線,讓讀者進門即可還書。這些書會被送進消毒房,經過全面消毒後再行上架。讀者憑卡借書後,跟隨引導至出口處,還可使用自助圖書殺菌機再次消毒。

“恢復開放前後幾天,我們接到的電話與網絡日諮詢量在1500條以上,尤其是開館首日諮詢量超3000條。之前就已應用的智能客服可以覆蓋大部分問題。同時,館員加足馬力答疑服務。”上圖副館長周德明說。

出示“入館預約碼”“隨申碼”,通過測溫走進上圖大廳的讀者大多做足準備,甚至有人拖著行李箱來,還掉積壓已久的圖書,再借幾本。也有外國讀者前來借還書,一打聽,原來是在上海工作的外教,一箱書中還有替同事、學生還的。“可以借閱圖書,太好了!”“特殊時期,配合一切防控措施,應該的,也是必須的。”讀者們的反饋令上圖館員倍感暖心。

據悉,上圖部分恢復服務以來,每日預約人數幾乎都到上限,館方也根據實際情況,逐步抬高可預約人數。目前日均到館人數超500人次,雙休日讀者更多;每日借還冊次超5000冊。下一步,上圖將視疫情發展,在確保防控安全前提下,考慮延長服務時間、擴大服務內容等,通過線上服務與陣地服務的結合,讓更多市民享受圖書館公共閱讀服務。

目前,本市各區圖書館也陸續恢復部分服務,並通過各區館微信公眾號發佈詳細指南。周德明說:“上海是一座閱讀的城市,圖書館歡迎讀者,更要護衛讀者的健康。”(記者 施晨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