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華起義小故事:智殺李紀實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智殺李紀實

作者 魏風男 陳勝蓮

一九二七年已到仲春,可華州少華山卻峰白雪皚皚,冰裹峭巖;遇仙河水覆玉蓋銀,汩汩暗流。華州地面,仍是寒氣森森,陰風冷雲,一絲春意也不顯!只有那礆畔墳堆上的迎春花嫩黃,向人們報告著春的訊息。

渭華起義小故事:智殺李紀實

1989年的遇仙橋

​在西潼公路通往華州古城的段域間,有座遇仙橋,橋東不遠路南有個小莊,便是閻家村,與村隔路相對的北邊田畔有一瓦窯,窯面上數名衣衫襤樓的瓦工正在來來往往地提筒晾坯。

就在這遇仙橋兩頭田邊,有兩個身材魁偉、面相俊逸的青年正在蹲著揪草,橋上自東向西走過一個頭頂布帽的英俊小夥,手下意識地伸進棉掛襟裡,捏著腰間的什麼。他走到橋西公路上,那揪草的青年抬頭向他微笑了一下,小聲說:“咋,耐不住性兒?”

小夥子英俊的臉上微泛焦灼神色:“狗東西,咋還沒來,可別上不了套!”

“沒麻噠!”揪草的青年滿有把握地說:“送來的情報十分可靠,他遲早都是咱們鉤上的魚!”青年的自信心驅除了小夥子臉上的焦慮。

這橋東橋西共三人,是誰?等誰?要幹什麼?原來我黨省委傳得情報到來——國民黨陝西省黨部召集各縣黨部委員開會,策劃了大規模鎮壓共產黨員和革命群眾的陰謀。華縣是李紀實參加,領了渭南、華縣為捕殺重點的反革命旨意,今日返回華州,立即讓革命黨人來個“血濺迎春”。

我地下黨華縣城關區委遵照縣委指示。馬上開會決定:先發制人。殺敵威風。成立特別小組,去殺李紀實。這三人便是特別小組成員:杜家堡支部書記何永安、閻崖黨支部書記鄭如壁和郭村黨支部書記周繼志。

果然不出所料,時近偏午,一輛馬車自西蹣跚向東而來,僅隨車伕一人——情報無差。何、鄭、週三人在橋兩頭暗遞信號後,便前後盯住了目標,只待到達第一襲擊點——瓦窯邊。

執行襲擊任務的鄭如壁已拔開了盒子槍機頭,眼看快到瓦窯的西側,這時,鄭如壁的一位熟人瞄見了他,並遠遠招呼:“來,幫忙裝磚!”

“急著給娃他姑說個話去!”打了個麻糊,鄭、何、週三人只好趕到第二襲擊點——北沙河橋頭。鄭如壁捷快地從北田繞道,潛伏在小河廟的破壁後面,槍頭準星裡已和車窗口連成了直線。近了,近了,更近了,已達到保險斃命的距離,可子彈出了問題,未響,暫時便宜了這李賊紀實。

追至西關,人多目眾。難動武器,眼看車入古城,回鞭南折,這賊若入巢窩,更難闖穴殺死。我們的三位同志心焦如焚,城頭哨兵影綽,街上偽警遊移,巧有劉家牌樓隱蔽,何、周示意鄭如壁無論如何得下手了,而擔心此舉不成,後將難言。鄭如壁因前兩次失機,神情慌動。這時,一直沿縣裡高小東牆南行的何永安,從懷裡掏出“小八音”手槍,又恐威力不大,從鄭如壁手裡接過“盒子槍”,越過南北馬路磚洞,瞬間舉槍瞄射。只聽一聲清脆槍響,這個作惡多端的反動傢伙李紀實,便頭破血流地見了閣王。

李紀實的斃命,使反動當局驚恐萬狀,又懷疑是偽縣糧秣局長的兒子屠紹祖為父報仇而殺李,將屠判刑入牢。

一場狗咬狗的內鬥之後,便緊閉城門,盤查路人,又在城中為李紀實彰功立碑。不久,這尊罪惡的碑石又被何永安帶人砸成了碎塊。

桃花開了,杏花放了,李花炸了,春河柳風間飄出一曲“華州秧歌”的新調兒:

“華州城裡呀一槍響!嗨!嗨!

打槍的是咱共產黨呀咿嗨喲!

殺了李紀實砸碑坊呀哎嗨喲!

春滿華州哎…

喜氣洋洋呀哎!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