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鍊,會是陝甘寧彎道超車的新動能嗎?

上鍊,會是陝甘寧彎道超車的新動能嗎?

文 | 王小胖

全國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中國已經度過疫情防控的第一輪高峰,開始逐步將疫情防控的重點轉移到輸入性病例中來。

與此同時,社會各界的復工復產也成為必須要儘快落實的嚴峻課題。企業早一天覆工,工廠早一天恢復生產,都將減少疫情造成的經濟衝擊,確保社會的長治久安。

而在地方經濟的有序恢復進程中,招投標環節,作為項目開工建設的第一步,因為疫情原因面臨著不小的挑戰——投標方不能到場,怎樣在線上開標?怎樣確保各個環節公平透明?又該怎樣讓系統穩定高效運轉?

困難之中謀出路,我們注意到,不少地方政府都將目光放在了線上化的「遠程開標」上,尤其是,甘肅省公共資源交易局聯合螞蟻區塊鏈、阿里雲、甘肅文銳,將區塊鏈技術與招投標系統結合,進行了數字技術的新嘗試。

而這背後,或許也蘊藏著「陝甘寧」彎道超車的新動能。

01 疫情之下,甘肅招投標的上鍊實踐

國家發改委在 2 月 8 日發佈相關文件,要求各地在做好防控工作的同時,有序開展招投標等公共資源交易活動,以保障經濟平穩運行。而在這份文件中的多條具體通知要求,則都與招投標電子化、遠程化密切相關,包括「加快推進招投標全流程電子化」以及「大力推進招投標行政監督電子化」等。

上鍊,會是陝甘寧彎道超車的新動能嗎?

國家發改委發佈的關於投標工作的通知

這不難理解,電子化一方面能夠簡化流程,提高過程中的辦事效率,另一方面,電子化又能夠有效減少人員聚集,符合疫情下的防控要求。

實際上電子招投標在國內已經得到了大規模的推廣,不過這一次,甘肅在落實相關招投標保障工作的同時,還多走出了一步。甘肅省公共資源交易局,聯合螞蟻區塊鏈、阿里雲、甘肅文銳等科技力量,將區塊鏈技術首次應用在遠程開標系統之中。2 月 10 日,該系統正式上線,並在 3 天內就完成了 7 個交通建設項目的招投標,總金額達到 16.2 億元。

上鍊,會是陝甘寧彎道超車的新動能嗎?

甘肅省網上開評標系統

招投標「上鍊」,能夠解決哪些問題?

這要首先從區塊鏈技術的特性說起,在諸多前沿技術之中,區塊鏈獨一無二的技術魅力在於,能夠解決大規模複雜協同中的「信任」問題。

早在 2015 年 10 月,《經濟學人》雜誌在封面文章中探討了區塊鏈以及數字貨幣可能給世界帶來的改變,文章的標題即為《信任的機器》。

具體到招投標場景來說,依靠區塊鏈技術的分佈式賬本以及防篡改等特性,能夠有效解決遠程開標過程中的信任以及監督問題。

現有法規下,對於評標的保密性和安全性都有很高的要求,過去遠程開標大多采用的是視頻直播 + 在線提交加密文件的方式,存在一些容易失控,且難以滿足實時監督的風險。

甘肅文銳的肖馳舉了一個例子,「如果有 100 個投標人,每個人都有上千頁的標書,全部都得在公共平臺上進行上傳,對網速帶寬都有要求。更麻煩的地方在於,100 個人必須挨個解密、唱標,接受其他投標人的監督,光是解密就要花費大量時間」。

而在引入了區塊鏈技術之後,投標人不需要上傳完整標書,而是通過一個特定編碼,上鍊後對文件進行「固化」,開標之後只需要檢查編碼就能夠進行核實,區塊鏈技術的特性保證了一切可以追溯,並且無法篡改。

上鍊,會是陝甘寧彎道超車的新動能嗎?

肖馳進一步解釋,「無論有多少投標人,都可以同時進行操作,而且有多少投標人,效率就能提高多少倍。」

甘肅文銳做的是公共資源交易信息服務,而為文銳提供區塊鏈、雲計算技術支撐的,正是螞蟻區塊鏈以及阿里雲。

02 為什麼是螞蟻?

把這樣一套牽涉到數十億資金的政府招投標系統全面部署,需要幾天?

螞蟻區塊鏈給出的答案是,七天。

螞蟻區塊鏈解決方案總監吳方向我們表示,這次在甘肅能夠迅速上線,一方面是疫情之下,地方需求迫切,配合程度很高,但更重要的是,螞蟻區塊鏈在產品技術以及團隊配合上的深厚積累。

按照吳方的說法,產品技術上,螞蟻區塊鏈將產品封裝成非常易用的產品形態,能夠通過 API 接口的方式提供給合作伙伴,並確保產品的穩定性和易用性。

通過接口調用的方式,原有的 IT 系統升級也就不再需要「軟硬兼施」——「一定又要買服務器又要買軟件,又要在上面做應用,中間可能還要加中間件」,而是可以快速地進行組件式升級,「顛覆了傳統的 IT 架構」。這樣一來,不但大大縮短了系統升級的時間,也降低了政企數字化轉型的上手門檻。

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其背後是螞蟻區塊鏈以及阿里雲在技術上的長期積累。

根據知識產權產業媒體 IPRdaily 在 2019 年 10 月披露的數據,全球區塊鏈技術發明專利申請數量前十名中有 7 名來自中國,其中阿里巴巴以 1005 件排在第一位,並且專利申請數量超過了2、3、4 名的總和。這些專利全部都來自於螞蟻區塊鏈團隊。

而在集團內部的應用上,區塊鏈技術也已經滲透到了淘寶、支付寶的多項業務場景中,並在 2019 年的天貓雙 11 中首次得到全面應用,包括用區塊鏈存證技術應用於保護「賣家秀」,給超過 4 億件跨境商品添加區塊鏈「身份證」等。

螞蟻金服副總裁蔣國飛也曾在日前透露,螞蟻區塊鏈是自主研發的金融級區塊鏈引擎,在技術上已經擁有支持 10 億賬戶規模和每日 10 億交易量,同時實現 10 萬筆的跨鏈信息處理能力。目前,螞蟻區塊鏈已經解決了包括跨境匯款、供應鏈金融、司法存證、電子票據等 40 多個場景的信任問題,並還在不斷增加。而在蔣國飛看來,2020 年是區塊鏈脫虛向實,與產業深度融合的一年,而區塊鏈提供的信任能力,也將使其成為數字經濟不可或缺的基礎設施。

上鍊,會是陝甘寧彎道超車的新動能嗎?

技術儲備加上應用場景,使得螞蟻區塊鏈能夠在產、研兩個層面形成良性循環,並一直保持在業內領先水平。

當然,即便在產品上儘可能的封裝標準化,每一個項目的實際落地,也離不開因地制宜的調試和配置。

為了讓系統在甘肅按時上線,螞蟻區塊鏈、阿里雲還有甘肅文銳的技術工程師們通力合作,在上線前幾乎不分白天黑夜地奮戰,克服了遠程辦公的不便。晚上開會時,螞蟻區塊鏈架構師的工作背景總是廚房——因為不想影響到家人休息,他把櫥櫃檯面當成了辦公桌。

最終招投標的 12 個環節準時完成了全流程上鍊,而且背靠支付寶的國民級普及度,各方直接使用支付寶 App 掃碼就能直接查看鏈上的數據信息。

這也意味著,螞蟻區塊鏈的數字政務升級,與傳統的 IT 服務商有著本質上的差別,因為它不僅能夠升級了後臺管理能力,還天然連接著用戶一端,掃碼即用的小程序,有效降低了推廣成本。

03 會是「陝甘寧」的新動能嗎?

疫情之下,招投標順利進行,對於復工復產還有著特別的意義。

因為招投標作為大規模採購、工程建設的上游環節,其運行順利與否將直接傳導到鏈條下游的各個參與方,是牽一髮而動全身的關鍵步驟。

這有點像是交通堵塞的時候,排在前頭的車輛如果走走停停,多踩兩腳剎車,排在隊尾的車可能就需要多等兩三分鐘。

往小了說,一個項目的招投標晚了一兩天,可能最後開工就要延遲至少十天半個月;往大了說,每個項目都關係著成百上千參與者的收入飯碗。

也因此,使用區塊鏈技術在招投標環節提升效率,在機制上確保招投標更加安全、規範,對經濟發展將起到顯著的槓桿作用,也是推動機器運轉的第一枚齒輪。

上鍊,會是陝甘寧彎道超車的新動能嗎?

正如螞蟻金服董事長井賢棟日前所說,區塊鏈是數字經濟的信用新基建,將推動信息互信網升級到價值互聯網,迎來全新而廣闊的數字時代。

而放在更大的視角下,以區塊鏈、雲計算為代表的數字技術,正在讓「陝甘寧」等經濟相對後進的省份地區,有了助推經濟的新動能。

比如在甘肅上線了區塊鏈招投標系統後,臨近的寧夏、陝西,也都對螞蟻區塊鏈、阿里雲還有甘肅文銳表示有合作意向,後續有望推進落地。

阿里雲業務總監張磊告訴我們,「從區塊鏈的角度來說,甘肅、貴州、雲南都已經走在了全國的前列。」因為許多經濟後進的地區對於新技術的包容程度更高,歷史包袱小,也因此更有可能借助數字技術實現跨越式發展。

實際上,就在 3 月 15 日,雲南省人民政府主辦的雲南省區塊鏈中心舉行了掛牌儀式,宣告成立,該項目也是全國首個區塊鏈中心,阿里巴巴是首批 24 家入駐企業之一,掛牌當天,阿里雲以及螞蟻區塊鏈還上線了國內首個省級區塊鏈平臺,「孔雀碼」正式發佈。

未來,包括雲南省綠色食品的防偽溯源、工業大麻的生產監管、電子病歷信息共享以及跨境電商、住房維修資金在內的多個系統,都將通過雲南省區塊鏈平臺完成數字化升級,實現各環節信息上鍊。

馬克吐溫說,歷史不會重複,但總是押韻。其實類似的「彎道超車」戲碼,也早已上演過,比如移動支付。

移動支付之所以在中國能生根發芽,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在於中國改開以來發展速度太快,信用卡還沒大面積普及就來到了移動互聯網時代,因此老百姓更容易跨越式接受新的支付手段。

是的,平地起高樓往往比在原有基礎上翻新加築要更容易,更何況他們還不是站在平地,而是阿里巴巴生態累積的堅實的新型基礎設施。

已經可以看到,疫情造成的一些難題和短板,同時也為數字技術的加速推廣製造了難得契機——數百萬企業用釘釘等協同辦公軟件在線上推進工作,支付寶的健康碼讓人與信息的結合更加緊密,而甘肅的招投標系統升級,也證明了技術對經濟的助推作用。

危中有機,當數字化的浪潮提前到來,中國的數字化進程也會隨之大大加速。而在這一進程中,提前做好準備的玩家也往往能卡住更好的身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