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小課堂④》和諧溝通“四步曲”

為助力全面恢復正常生產生活秩序,東營市婦聯把關愛服務做實做細,推出“疫”期幸福小課堂,送上疫情防控的“精神疫苗”,通過心理微課、普法微課、和諧婚姻微課、安全生產微課,引導保持良好心態理性對待疫情,構築溫暖心理防線,護航心理健康。

親愛的朋友們,大家好,我是廣饒縣婦聯“幸福護航”巾幗志願者門中三,很高興參加“巾幗戰疫、守護家庭”心理服務公益志願服務。

家庭的和諧關係離不開溝通,溝通的目的是滿足雙方的需要,即 對對方好也對自己有利,達成雙贏。溝通最大的敵人是情緒,如果忘記了溝通目的的話,很有可能被情緒帶走,情緒把你帶走,就會掌控你,有時就會說出傷害家人之間感情的話。

今天,門老師送給大家一隻長頸鹿,希望大家學會“長頸鹿式”的溝通。

長頸鹿,它的第一個特點就是長得高,看得遠。我們在討論問題時,就要著眼於長遠的未來,不能只侷限在眼前。

長頸鹿還有一個特點,就是反應慢!生活中,說話時要先經過大腦思考再說話,別太敏感,不要像鞭炮一樣原地爆炸。

長頸鹿最重要的特點就是心臟大, 心大才能把血液送到頭部那麼高的地方去。這給我們的啟示就是要做一個心大的人,這樣就沒有那麼容易被傷害到。

“長頸鹿式”的溝通方式分四步:觀察、感受、需要和請求。

第一步,我們說觀察,就是把你看到和聽到的準確的描述出來。說事實,而不是說觀點。你看我們平常在跟別人溝通的時候,為什麼一上來就容易出問題? 就是因為我們脫口而出的經常是評判。沒有人喜歡被別人貼標籤。貼標籤是不尊重的表現,舉個例子,媽媽對孩子說:“我看到你早上10點鐘沒有起床,這個叫做事實。如果說:“你是個懶惰的人,這個叫做貼標籤。這個時候注意你的遣詞造句,有一些詞是不能用的,比如說“你從來都不” “你一直”“你總是” “你又” ,對方聽到就會認為你在評判他、攻擊他。

第二步,講我的感受。比如說,一個丈夫一週之內連續三天都是晚上11點多才回家,妻子可以這樣說“這一週有三天的時間,你都是晚上11點多才回來。”這個叫事實,然後接下來訴說感受。我感到難過,我感到孤單,我感到傷心等等, 而不是“我覺得你讓我很生氣。”這樣傳達的含義是,不是發生的那個事兒讓我很生氣,而是你讓我很生氣,這樣就背離了長頸鹿式的溝通方法,沒有帶著尊重的方式跟對方談話,而是指責。

第三步,表達我的需要,比如:我需要陪伴,因為我需要我們這個家,有家庭的氛圍,我希望這個家裡邊有人說話,是溫暖的。”這是我的需要,把這個需要表達出來。這裡特別對女性朋友說句話,很多女性喜歡不直接說,而是讓丈夫猜,丈夫猜不出來代表丈夫不愛她。這種情況會導致很多誤會,所以,鼓勵女性朋友有需要說出來。

第四步,說請求。提出一個可以做得到的請求。你比如說,“以後能不能夠每週有三天的時間,八點鐘以前回家,咱們一塊吃飯。”這就是一個可以做得到的請求,如果說:“以後你對我好一點”,這就是一個難以做到的請求。而我們在生活當中經常提出的都是不可操作的請求,比如說“你以後需要肩負自己的責任,”“你以後需要更機靈一點,”“你以後得更勤快一點。”

按照“長頸鹿式”表達,你會發現雙方的矛盾會少很多。

問候與叮嚀,不因距離而疏遠。抗擊疫情,護航幸福,巾幗在行動因為有您,這個世界更溫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