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與李嘉誠齊名的福清主義者,被歷史銘記的“福建傳說”

一位哲人說過,任何人都不能決定自己生命的長度,但他可以拓展生命的寬度,實現提升生命品質、豐富生命內涵的目的;他可以增加生命的深度,實現他一生應有的價值……

很少人知道,林文鏡先生巨大的輝煌的背後,也覆轍過阿喀琉斯之踵的巨痛,1998年的亞洲金融風暴使福清籍的海外華僑華人損失了200億美元,林氏集團也損失了50億美元。然而,在林文鏡先生眼裡,家鄉的繁榮富強,永遠高於個人財富的增長。


曾與李嘉誠齊名的福清主義者,被歷史銘記的“福建傳說”


福清人說:沒有林文鏡先生,就沒有福清的今天。

這話一點都不為過。熟悉林文鏡先生和福清建設史的人都有一個同樣的感覺,走在福清城鄉各地,經常能情不自禁說起林文鏡,因為腳下寬闊的馬路就是林文鏡捐資鋪設的,眼前清澈的河是他捐資治理的,河兩岸拂面的綠柳也是他出錢種的……改革開放以來,林文鏡先生將一連串愛的腳印留在故鄉的土地上……

在林文鏡先生傾力幫助家鄉脫貧致富的時候,聯合國糧農組織計劃給印度尼西亞50億美元無息貸款,用於開發印尼的第二大島——蘇島,作為現代農業綜合發展的示範樣板。當時的印尼領導人深知林文鏡的才幹,準備委任他負責開發蘇島的重任,連夜打電話到福清溪頭村,稱請林文鏡先生回印尼有要事相商。

印尼領導人對他說,政府準備專設一個蘇島建設部,部長直接對總統負責.政府還將為部長配備了3000名陸海空軍官兵。林文鏡相信,憑自己的能力,完全可以開發好蘇島,並從中贏得巨大名聲和財富。但那個無時無不刻牽動他的愛鄉情結,還是使他迅速做出了婉言謝絕的決定。他要一心撲在家鄉的致富之路上,百折而不回頭。

林文鏡先生深情地說,對故鄉的愛,好像已融化在我的血液中,成了我生命的一部分。每當需要我做出重大抉擇時,愛鄉情結就會跳出來,成為行事的準則。

的確,家鄉的發展比林文鏡的生命還重要。在這裡,不得不講一個真實的感人故事:從《福州江陰營運中心》製成的第二天起,林文鏡先生日程就增添了一項雷打不動的內容,這就是向國內外四處舉薦江陰港。2002年10月,林文鏡先生在北京累倒,住進了北京中日友愛病院,很快病院發出了病危通知,並通知他的家人火速趕來。林文鏡先生全家趕來,和時任福州市市長的練知軒也帶著福州市、福清市率領也急赴北京。病院方面覺得林文鏡病情很是危重,每個親人只能依次進進病房見林文鏡一面……第二天,林文鏡先生的病情稍微有些不變,他一向比劃著要見人,醫生說:“給你二十分鐘,你要見誰?”醫生覺得,此時林文鏡先生最應該見的是夫人,要不就是長子,人到此時,總要對家裡的工作有所放置。大大出乎醫生料想的是,林文鏡先生要見的是福州市市長練知軒。當練知軒走近病床,俯下身問候林文鏡時,林文鏡沒有回覆他的問候,而是用盡力量吃緊地說:“假如我身體不行了,你必然要把江陰港建成。中國經濟越成長,必然會加倍現江陰港的主要性。”

所有人不能不為這位海外赤子對家鄉、對民族忠心耿耿而落淚。


曾與李嘉誠齊名的福清主義者,被歷史銘記的“福建傳說”


個人概述

林文鏡先生,1928年出生於福建省福清縣溪頭村,8歲下南洋。二十世紀六十年代末期,創辦實業集團,成為享譽全球華人世界的著名華人企業家。

1987年初春,林文鏡先生率東南亞工商考察團抵達福建,在目睹家鄉的貧困之後,年近六十的林文鏡先生放下了海外如日中天的事業,至此投身祖國改革開放的建設洪流,成就了報效桑梓、波瀾壯闊的一生偉業。

林文鏡先生捐巨資為家鄉修橋、鋪路、興學、辦醫院和養老院、修建閩江調水工程,變輸血為造血,為家鄉送去一部部“造血機器”。在家鄉福建,林文鏡先生創辦了六個“中國第一”:中國第一個臺灣農業試驗場——海峽農業試驗場;中國第一個僑資經濟開發區——融僑經濟技術開發區;世界第一大顯示器生產基地——冠捷電子;中國第一個華僑成片開發區——融僑工業小區;中國第一個僑辦臺灣工業集中區——洪寬工業村,中國大陸第一批“僑”字號港——下壟碼頭、元洪碼頭和江陰港。

在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支持下,林文鏡先生融聚華僑力量、造福祖國,幫助家鄉福清從工農業窮縣蛻變成現代港口工業城市,創造了福清模式和福清速度,真正改變了家鄉的面貌。沒有海港,發展就沒有後勁,由林文鏡先生勘探發現、投資建設的國際級樞紐港口——江陰港,國家一類開放口岸,2017年集裝箱吞吐量超150萬標箱,正在作為“一帶一路”的新風口,快速對接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林文鏡先生為家鄉經濟騰飛付出畢生的心血。2018年,在“敢為天下先|改革開放40年福建經濟榮耀盛典暨福建最有影響力企業家頒獎典禮”上,林文鏡先生榮獲“改革開放40年福建最有影響力企業家紀念獎”,以此福建改革開放40年以來經濟領域含金量最高、分量最重的榮譽,紀念他為福建經濟騰飛作出的卓越貢獻。

1989年,林文鏡先生在中國福州創辦融僑集團,以“為居者著想,為後代留鑑”為經營理念,致力為中國打造理想城市生活。

滿懷家國深情,林文鏡先生助力實現中華民族復興夢。


曾與李嘉誠齊名的福清主義者,被歷史銘記的“福建傳說”


歷年捐贈列表

據悉,林文鏡先生每年都會向社會捐助大量善款。有人問林文鏡先生:“您為家鄉的公益事業一共捐資了多少錢?”林文鏡先生只是搖搖頭,說:“記不清了。哪有孩子為母親做事還一一記賬的呢!”他三十多年來以達則兼濟天下的胸懷,帶領融僑集團每年堅持慈善義舉,捐贈總額超過8億,為企業家的慈善精神做足表率。他的善行,贏得了人們的敬重,也獲得了各界人士的一致讚譽。這裡,我們截取其中一部分,感受這位僑領的拳拳之心:

在1987年兩次回鄉前,林文鏡先生總共向家鄉捐出了超過1億元。

1993年為福州一院元洪門診大樓捐款1200萬元;

1993年為抗洪救災捐款500萬元;

1994年為福清閩江調水工程捐資1億元;

1995年為建設溫泉康樂中心捐款198萬元;

2000年為重修福清石竹山道院捐款350萬元;

2001年為支持重慶市規劃設計捐款100萬元;

2002年為建設福州融僑幼兒園斥資1000萬元;

2002年向融僑小學獎勵基金捐款105萬元;

2003年為建設福州錦江生態園捐資1200萬元;

2003年為建設福州融僑小學斥資1200萬元;

2003年為建設福州南江濱公園捐資1000萬元;

2003年為建設福州錦江路捐資2400萬元;

2004年向閩江學院捐款800萬元;

2004年向重慶川東北氣礦“12·23”井噴事故災民捐款100萬元;

2004年為興建重慶人民小學斥資逾1.8億元;

2004年為興建重慶南開中學分校斥資1.3億元;

2005年向重慶亞太第五屆市長峰會捐款200萬元;

2005年向福建省民間工藝基金會捐款700萬元;

2005年向援助福州“龍王”颱風災後重建捐款700萬元;

2006年向江蘇省海外交流協會教育基金捐贈100萬元;

2006年為建設福州水都名築小學斥資2200萬元;

2007年向福清華僑博物館捐贈1000萬元;

2007年向福州市人民政府鎮海樓重修捐贈100萬元;

2007年向武漢興山捐資100萬元;

2008年向安徽抗雪救災捐贈100萬元;

2008年為福清海口中學捐贈500萬元;

2008年向汶川大地震受災同胞捐贈600萬元;

2009年為漳州市平和中學捐贈100萬元;

2009年為興建重慶香彌山幼兒園投資700萬元;

2009年向北川中學捐款1000萬元;

2009年向中國華文教育基金會捐款5000萬元;

2009年為興建福州八中江南水都校區斥資9000多萬元;

2009年向中國青年創業就業基金會捐款1000萬元;

2010年向福州市慈善總會捐贈200萬元;

2010年向淮安市清河區人民政府美食文化節捐贈400萬元;

2010年向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捐贈500萬元;

2010年在閩西北抗洪救災中向受災同胞捐贈1000萬元;

2010年向‘綠化長江 重慶行動’捐款3000萬元;

2011年融僑集團出資1個億,對南江濱進行了全面優化改造;

2011年融僑集團捐贈1500萬美金用於建設海外華文學校;

2011年融僑集團斥資近百萬,建設“融僑林”;

2011年融僑集團在全國發起“陽光助學”活動,幫助貧困山區孩子;

2012年融僑集團發起“融僑2012綠色行動”公益植樹系列活動

2012年融僑集團為羅源縣中房鎮中心小學捐贈希望圖書室

2012年融僑集團撥款200萬設立專項教育基金用於資助貧困大學生

……

2016年,林文鏡慈善基金會正式成立

2016年,林文鏡慈善基金會以“環保、教育”為主,覆蓋災害救助、城市建設、健康醫療、社會民生等方面,將公益事業與公益項目做深做透。

在不斷壯大企業、領創社會價值的同時,融僑不忘服務社會,為社會公益事業累計捐贈逾10億元人民幣。融僑在踐行公益的道路上從未止步。 林文鏡先生愛國愛鄉、造福桑梓的感人事蹟,言之不盡……

偉大的企業家都有很大的抱負,這抱負不僅侷限於賺錢和謀權,而是要完成一個很高的目標。在這樣一個浮華的世界裡,大半個世紀以來,無論是跌宕起伏的創業之路,還是功成名就塵埃落定的輝煌,林文鏡先生一直都帶著淡淡的自信笑容、堅定的目標,健康向上的體魄,如鷹般矯健地搏擊偉岸的蒼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