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個人藝術修養外,意象攝影還有一些拍攝思路和具體方法可尋


對於攝影來說,所謂的意象,它是攝影師眼中的另一個世界,它承載著攝影師的某種審美意識或者是情緒的表達。

在中國傳統的審美語境中,意象最早出現在《周易.繫辭》中:觀物取象,立象盡意。而“立象以盡意”在發展的過程中,成了詩歌和繪畫的審美和創作原則。

簡單的說,意象,就是客觀形象與主觀心靈合成所帶有的某種意蘊與情調的東西。客觀形象就是具象,具象與心靈的融合則成意象,也是通常所說的情景交融。

網上有許多意象攝影大師,從審美的角度闡釋了意象攝影的一些道理,而講到拍攝方法則常常語焉不詳,這對於許多攝影愛好者來說,收穫並不是很大。

我今天所探討的,就是如何把意象,用攝影的方式表達出來,也就是方法論的問題,而不是從哲學高度來闡述。

意象的提煉是拍攝思路,為鏡頭語言的表達提供了可能性

在攝影中,鏡頭語言通常是指攝影師用鏡頭的不同焦段、光圈、快門以及構圖等方法記錄自然界中的影象。不同的攝影題材,可以用不同的鏡頭語言來實現。比如紀實攝影,為了忠實的記錄某個瞬間,所以鏡頭語言就要真實,不誇張,不畸變是基本要求。而意象攝影中,則著重表達的是某種情感,以寫意為主,具象的記錄則不那麼重要。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如果用寫實的方法拍攝,效果是這樣的


除了個人藝術修養外,意象攝影還有一些拍攝思路和具體方法可尋

這是最接近人眼所見的真實,但是,在這個具象世界中,作為一個攝影師,通過自己的審美修養,要提煉出其中的意象出來,春天樹枝的新綠和中景的橋,則是可以提煉出來的美好意像,所以,當提煉出來這兩個意像以後,則為鏡頭語言的表達提供了可能。改變了另外一種拍攝方法,效果則這樣


除了個人藝術修養外,意象攝影還有一些拍攝思路和具體方法可尋

這樣的效果,與真實的場景差別很大,這是攝影師眼中的另外一個世界。如果照片中再增加一個意像,一位打著雨傘的人,在橋上走過,則意境更加高遠。

意象的堆疊,可以營造出高遠的意境,詩歌創作如是,攝影亦如是。比如馬致遠的那首小令“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就是意象堆疊最好的例子。

在這裡舉這個簡單的拍攝案例,想說明的問題是,通過鏡頭語言,是可以把創作者的意象表達出來的。關鍵在於對意象的提煉,如何提煉則關乎創作者的審美修養和綜合素質的問題,這是一個長期的修行過程,在這裡不作太多的探討,我這篇文章只講一些具體方法,為喜歡意象攝影的朋友提供入門的一些拍攝思路。

以小見大,是意象攝影中意象的提煉方式,可以借鑑古典詩歌的創作方法


除了個人藝術修養外,意象攝影還有一些拍攝思路和具體方法可尋

唐代詩人司空曙寫的一首詩:江村即事

釣罷歸來不繫船,

江村月落正堪眠。

縱然一夜風吹去,

只在蘆花淺水邊。

通過歸來不繫船的江村小事,由小見大,比泛泛描寫江村表面景象要生動的多,而且主要意象是小船的悠閒,這樣就顯得比較有趣。意象攝影也是一樣的,春天繁花似錦,但是如果拍大場面的花,則顯得很紀實,找不出意象來。


除了個人藝術修養外,意象攝影還有一些拍攝思路和具體方法可尋

圖一

還不如揀其中一兩枝,通過有趣的構圖,來表達春天的美好。


除了個人藝術修養外,意象攝影還有一些拍攝思路和具體方法可尋

圖二


通過對圖一寫實的拍攝方法和圖二寫意的拍攝比較,可以看出,局部的表現,以小見大,比紀實的大場景有趣很多,意象很清晰的表達了某種情調。

陌生化是意象攝影中的一種表達方式,可以通過長焦或者廣角來呈現

把常規的語言陌生化,是詩歌的一種形式美,意象攝影中也常常把視覺的陌生化來表達,通過鏡頭中的不同焦段,就可以達到一種視覺上的陌生化。

大家都知道,人眼的視角非常接近50mm焦段的鏡頭視角,而人類的審美習慣則常常對普通的、習以為常的事情視而不見,所以也就談不上審美的興趣了。所以,在意象攝影中,我們需要將這些習以為常的具象陌生化,形成另外一種視角上的意象。基本可以採用長焦壓縮空間和廣角的視覺衝擊來表達。

長焦拍攝,壓縮空間

長焦拍攝能夠壓縮空間,也就是把遠景和近景壓縮在一個平面上,比剛開始的拍攝案例,就是通過長焦鏡頭把前景的樹枝和中景的橋壓縮在一起,而長焦拍攝也更加接近中國傳統的國畫效果,因為西方的油畫透視感很強,而中國的國畫以寫意為主,不講究透視感。


除了個人藝術修養外,意象攝影還有一些拍攝思路和具體方法可尋

廣角鏡頭,讓面更有張力,適合拍出畫面空靈的效果

廣角鏡頭經常用在拍攝大風光場景中,它不光可以拍到更多更廣的畫面,同時它也能將畫面的線條張力和縱深感以一種更誇張的手法表現出來。


除了個人藝術修養外,意象攝影還有一些拍攝思路和具體方法可尋


這是用廣角鏡頭拍攝的,讓橋以線條的方式延伸向遠方,畫面顯得更加有縱深感,而一個人在橋上走過,則形成了另外一種意象,通過攝影師的鏡頭拍攝,把場景陌生化,形成另外一種意象。

陌生化是意象攝影的表達方式!

陌生化除了從用鏡頭的不同焦段去表達以外,還可以從後期的調色上去下功夫,色調也是攝影師內心世界的表現。

除了個人藝術修養外,意象攝影還有一些拍攝思路和具體方法可尋

構圖上要大膽留白


除了個人藝術修養外,意象攝影還有一些拍攝思路和具體方法可尋

大白如墨,這是中國藝術對留白的一種境界追求。

留白可以讓人有很大的想象空間,而西方的攝影語境中,留白也叫負空間。

留白不是無意味的留白,而是與意象結合在一起,才能讓畫面更有意境。

意象與留白的關係則是:意象在攝影中是趣味中心點,則留白讓畫面更簡潔,兩者是需要相輔相成,有機結合的。

上圖中如果畫面中的兩艘小船,變成兩塊大石頭,則意境就沒有了,因為意象的選擇與留白沒有得到有機結合。

留白經常可以用到以下幾種方法:

1、寬闊的水面,海面等等。

除了個人藝術修養外,意象攝影還有一些拍攝思路和具體方法可尋

2、霧靄,雲嵐也是留白經常可以用到


除了個人藝術修養外,意象攝影還有一些拍攝思路和具體方法可尋

3、大光圈拍攝虛化背景


除了個人藝術修養外,意象攝影還有一些拍攝思路和具體方法可尋

意象攝影中對天空的處理,淡化天空或者儘量不要拍攝天空


在意象攝影的表現中,對天空的處理是儘量不拍天空,這也是受中國傳統繪畫的影響,因為在國畫中,對天空經常是以留白的形式出現的,所以意象攝影不會出現太多的天空。


除了個人藝術修養外,意象攝影還有一些拍攝思路和具體方法可尋


除了個人藝術修養外,意象攝影還有一些拍攝思路和具體方法可尋


當然,如果不可避免的出現天空,則應該像日系攝影中的處理方法,過曝而不死白,如瀧本幹也的這幅作品,雖然天空過曝了,但並不是死白一片。

除了個人藝術修養外,意象攝影還有一些拍攝思路和具體方法可尋

瀧本幹也作品

如果天空細節保留太多,則成了具象上的表達,沒有表意的效果。


除了個人藝術修養外,意象攝影還有一些拍攝思路和具體方法可尋

總之,意象攝影除了上面講的具體拍攝思路和方法以外,個人的審美修養也很重要,同時,在後期製作上也要下一翻功夫的。基本上沒有後期的製作,在意象攝影中是得不到滿意的效果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