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在人的一生中的重要作用

閱讀在人的一生中的重要作用

王澤中

書籍是記載知識的,包括自然知識和人文知識。書籍是隻有靠他人的閱讀,才能發揮其應有的價值。閱讀,意味著讀者能夠與遙隔千載的先人們進行超越時空的精神對話,意味著讀者的心靈之翼可以自由自在地在另一個想象的世界裡翱翔,意味著讀者能夠體驗今生無緣親歷的許許多多豐富多彩、浪漫奇異、驚心動魄的生活故事……而對於一個審美觀、道德觀、人生觀都正處在形成時期的中學生,閱讀的作用尤其重要。因為優秀的文學作品總是藉助於各種方式,表達了人類社會的一些共同的基本準則,如正直、勇敢、忠誠、互助等,也表達了人類最美好的感情,如母愛、愛情、友情、手足之情等,以及對美和理想的永恆的追求。它能夠潛移默化地影響中學生的心靈,幫助他們抵禦世俗的種種侵染,從而建立起與當代思想潮流相吻合的審美觀、道德觀和人生觀。對於許多人來說,這種體驗最初往往不是來自親歷生活,而是來自書籍。也就是說,一個人的精神的啟蒙往往是從閱讀開始的。


  誠然,比之幸運,今天的孩子在獲取知識的方式上已有了更大的選擇餘地,如電影、電視、廣播、因特網等。一個人的人生經驗往往是由兩部分構成——直接經驗和間接經驗,即使一個閱歷再豐富的人,他的直接經驗也是有限的,那麼,閱讀給予人的便是間接經驗。這種經驗能豐富一個人的心靈,激發一個人的感受力和想象力,拓寬一個人的人生視野,使他更容易理解他人,更富於同情心,更具有判斷力。對中學生來說,他的直接經驗相對來說比較少,更需要間接經驗來補充、豐富他的人生體驗,激發他的想象力。這種間接經驗還是寫作的一個重要的源泉。因為閱讀是吸收,是積累;寫作是抒發,是表達。寫作是把自己所獲得的直接經驗和間接經驗經過揉合、加工、提煉,變成作品。一個人的經驗越豐富,作品的內涵就越豐富。很多孩子之所以常常覺得作文沒東西可寫,很大程度上就是讀得太少。


閱讀是要靠長期的日積月累和潛移默化來發揮其價值作用的,她伴隨人一生。更重要的是,閱讀影響的是一個人素質中最基本、最核心的東西——審美觀、道德觀和人生觀。“腹有詩書氣自華”,“知書達理”指的就是這個影響。同時,閱讀既是一個瞭解世界和思考世界的過程,又是一個人心靈自我觀照過程,即通過閱讀來反芻自我、提升自我,從而養成內省和深思的習慣。這對一個人的精神成長至關重要。閱讀需要一定量的積累,光靠一本教材是遠遠不夠的。教材所起的作用猶如一朵花之於花園,一滴水之於大海。這個“花園”和“大海”就是課外閱讀。教師的任務是藉助於這一朵花或一滴水來引領學生自己到花園裡去採蜜,到大海中去邀遊。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

不可不認,很多人的許多知識,都需要參加工作後在閱讀中獲得。假如一個老師不能培養學生讀書的興趣,養成學生愛讀書的習慣,學生畢業後又不能在閱讀中不斷學習,從長遠來講,這是教育工作的失敗。

同學們、教師們,讓我們一起利用業餘時間,用閱讀獲取教材書本以外的知識,以閱讀擠佔“電子海洛因”的時間。通過閱讀讓我們:視通四海,思接千古,與智者交談,與偉人對話,崇尚真善美和識別假惡醜,最終達到完善我們健康人格和提升崇高思想境界之目的。


閱讀在人的一生中的重要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