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第一年,這個冬天不太冷

雪花,北風,落了葉子的行道樹,我的故事就發生在這樣的冬天,它讓我難忘,讓我在寒夜裡感到一絲暖意,因為這個冬天不寒冷。

去年的我,大一,在迷茫度過了半年,迎來了人生中最長的寒假。可能我是個閒不住的人吧,覺得這麼長的寒假在家待著肯定會無聊,於是我在放假前就和一個在飯店工作的表哥說過,他也答應幫我安排一份兼職。我有過憧憬,因為這是我第一次出來打工,我也有過擔憂,擔心一個人在外照顧不好自己,因為我是個很有危機感的人,總會對事情的後果有悲觀的預測。就這樣,在整天的胡思亂想中,我熬到了離校的那一天。

一個人,一個行李箱,一顆忐忑不安的心,跳上車子從一個剛剛熟悉的城市去往另一個陌生的城市。在員工宿舍安頓好之後(雖然條件簡陋了點,但畢竟不用自己租房子),我決定給爸媽打電話,他們是不同的語氣,媽媽的語氣中更多是擔憂與不捨,父親的話語中更多是希望與鼓勵。上班第一天,帶著朋友的鼓勵和祝福,我充滿了熱情。一連幾天,可能是由於一種新鮮感吧,每天我都帶著滿滿的熱情去迎接工作,留給大家的第一印象還不錯。新鮮感總會隨著時間減退。幾天後,我開始厭煩這種工作,一方面是工作過於繁重,另一方面是由於我從未接觸過這樣的工作,所以笨手笨腳。每天早上加調料,幾十個瓶子擺在我面前,真的有一種崩潰的感覺。還有一點就是想家,雖然在大學已經一個人生活了半年,但當我真正一個人在外的時候,我還是會想家。每天中午休息的時候我都會趴在窗戶看著馬路上車水馬龍,想著哪一輛可以載我回家。終有一天,領導的一次錯誤批評,加上這幾天來對工作的厭煩,思鄉的深切,種種複雜的感情聚集在一起,終於,我沒能忍住,我哭了,哭得特別傷心,那一刻,我真的覺得特別無助,淚水在眼眶裡打轉也不能停下手裡的工作,我第一次感覺我這麼脆弱,像個沒長大的孩子,受不了一點委屈。中午沒人的時候,我痛快地哭了一次,打電話給要好的朋友,朋友出於關心勸我回去,可我總覺得不能就這麼走了。打電話給媽媽,電話撥通的一瞬間我就哭了,我什麼都沒說,或許說不出話了吧。打給父親同樣如此。不管什麼時候,父母總是最關心你的人,父親發了一條很長很長的信息,我彷彿聽到他在對我語重心長地說話,我不想讓他失望,不是因為我受得了苦,而是因為我實在沒有勇氣去面對父親那失望的眼神。我一直強忍著心裡的難過,以為同在飯店的表哥不會知道,或許父親對他說了什麼,晚上下班,他也對我說了好多,說了他的經歷,從一個賣盒飯的小夥成長為一個受人尊敬的廚師長的故事,我感動了。那一夜,我失眠了,雖然很累,但我總是睡不著。我問我自己,我為什要來這?我也可以每天早上睡到自然醒,可以每天做我喜歡的事,可以在陽關明媚的下午去球場盡情地釋放,我也可以有這樣的生活,不過既然這是我自己選擇的路,就是跪著也要走完。

我開始嘗試用新的態度來面對每一天,清晨在上班的路上,和那些上班族一起步履匆匆,讚歎一下早晨的陽光真好。工作上面對領導的職責,我也都欣然接受,不是因為我不想爭辯,我只是想用我的行動讓他無話可說,其實到了後來我也能理解領導的感受,所以也儘量理解他們。漸漸的,我找回了那份丟失的熱情,又像剛開始一樣,同事們對我的評價都還不錯。我想說,當你做一件事能得到大家的肯定,那就夠了,我不是個完美主義者。我覺得這樣就是我最大的驕傲。我的故事還沒有結束,春節在家待了五天後,我還要去工作最後的幾天,當我離開家的時候,那種不捨,我想很多打工者都深有體會,最後幾天我工作的特別賣力,不知為什麼,我再也不厭煩這勞累的工作了,甚至不捨。終於,到了最後一晚,只知道那晚我做了好多事,不是因為我不累,我只是想為這個讓我哭過笑過的地方再多做一點,再多一點。下班的時候,我和幾乎每個同事都告了別,他們是我進入社會的第一個親人,之所以把他們稱為親人,是因為他們確實讓我感動過,離開的那一瞬間,我又哭了,這一次不是因為孤獨無助,而是因為感動與不捨,再見,那些關心我,愛護我的阿姨們,再見,那些把我當兄弟的廚師們,再見,表面嚴厲內心有愛的領導們,不知道我是怎樣回到了宿舍,只知道在寒風中,淚水很鹹。

這就是我的故事,發生在這個冬天的故事,這個冬天,我永遠不會忘記,它讓我有過歡笑,有過淚水,它讓我明白了很多為人處世的道理,它讓我深深的感受到親情,友情,愛情的溫暖,記得每一天我都會在空間發動態,我只是想告訴那些關心我的人說,我很好。不知什麼時候,我也學會說:“我很好”這句話,我是個不願表達的人,當我真的很好的時候我會說,當我不好的時候我也會說,因為我不想看到我軟弱的一面,更不想他人為我擔心,也許很多人會覺得這樣的性格不好,但這就是真實的我。

冬天已經過去,記得這個冬天有過一場大雪,當故鄉已經風雪滿都,我卻沒有踏雪而歸的時候,我並不難過,因為這個冬天,不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