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外交話語不應自廢道義

中國外交話語不應自廢道義 | 張鋒專欄

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發表推文,聲稱“可能是美軍把疫情帶到了武漢”,引發熱議。

張鋒專欄系列文章美國對華科技戰的限度 | 張鋒專欄

中国外交话语不应自废道义 | 张锋专栏

中國的外交話語一直都有不少問題。五年前我在一篇短評中提出一個疑問:為什麼中國的外交話語這麼難懂?該文引來國際關係學界的不少討論,贊成與反對的聲音都有。當時說“難懂”,是感覺中國話語追求宏大敘事,熱衷於用抽象概念總結外交精髓,比如“合作共贏”這樣的表述。

近年來,中國的外交話語似乎在走向另一個極端——不再難懂,而是太好懂,太過直白,太過冒進。最近網上熱議的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可能是美軍把疫情帶到了武漢”的推文,是這種話語登峰造極的一個例子。

美軍為何會把疫情帶到武漢?去年10月,世界軍人運動會在武漢舉行,美軍也參加了。當時正是美國流感爆發的季節,如果能夠證明美國流感其實是新冠肺炎,那就不排除感染新冠肺炎的美軍參賽隊員把病毒帶到了武漢。

但這一推理若是推敲起來,有一系列的重大邏輯缺陷。可以確定的是,目前還沒有任何一個科學家或者政府能夠令人信服地證明新冠肺炎早在武漢之前就已經在美國爆發了。在尚無定論的情況下,趙立堅的推文是否妥當?

中国外交话语不应自废道义 | 张锋专栏

趙立堅推特截圖

大概中國外交部內部對此問題也有不同爭議。3月13日,在趙立堅發佈推特的第二天,中國外交部另一發言人耿爽的話就有了變化。他說:“中方始終認為這(即病毒源頭)是一個科學的問題,需要聽取科學和專業的意見。”中國駐美大使崔天凱也在接受採訪時說,這是一個需要科學研究的問題。

在中國社交媒體上,既有“圍攻”趙立堅的,也有替他“解圍”的,批評的聲音與辯護的聲音同樣激烈。我大致總結一下,為趙立堅辯護的聲音有三類。

第一類認為,趙立堅的個人推特言論是其個人行為,應給予其個人言論自由的權利。這一觀點很難有說服力。趙立堅的推文之所以受到關注,正因為他是外交部發言人。他在個人推特賬號的簡介上明確表示自己是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而不是普通人,因此任何言論都不會被外界理解為其個人觀點。網絡上關於病毒發源於美國的聲音不絕於耳,但沒有哪個聲音像趙立堅這樣受到關注,這正是因為大家都沒有把趙立堅當作普通網民。

如果要提個人言論自由,這恐怕會牽扯出太多難以討論的問題。首先,言論自由也不是沒有條件的,這是中方人士反覆向國際社會強調的。細觀趙立堅推特引用美國疾控中心主任雷德菲爾德在國會聽證會上的發言,雷德菲爾德的原意是如今美國的新冠肺炎檢測可能不到位,最近一些可能因新冠肺炎死亡的病例是被誤當成流感了。僅憑這一點,並不能倒推出美國早就有新冠肺炎的結論。

細聽該場聽證會,這段對話的語境,是國會議員針對華盛頓州的護理院的案例,質問疾控中心有沒有漏報當前新冠肺炎人數、有沒有把新冠病例當作流感病例。忽視這一語境,就不免斷章取義了。既然趙立堅引用了這一回答,就不能斷章取義,做邏輯上的跳躍。

中國外交官嘗試用推特講好中國故事,已經成為近來中國外交宣傳一個廣受關注的現象。也許這種宣傳已經造成了良好的國際效應,但也不免產生一些令人尷尬的問題。比如,這種方式是否符合中國現有的互聯網管理政策?

中国外交话语不应自废道义 | 张锋专栏

中國外交官嘗試用推特講好中國故事,已成為近來中國外交宣傳一個廣受關注的現象。

第二類為其辯護的聲音,認為外交部發言人代表官方態度,每個字都有深意,既然這麼說一定有考量,大家要信任他。這是一種懶惰和輕率的觀點,對有重大問題的言論不去探討和批評,無異於給了發言人暢所欲言而不需考慮任何影響的極度自由。至於“每個字都有深意”,更是一種別具“深意”的說法。這是否在暗示:有些外交話語不是公眾能懂的,還是別妄議了?

第三類辯護的聲音,認為中國官方與美國鬥嘴無可厚非,因為特朗普政府的官員出口毒辣,中國要針鋒相對,“以毒攻毒”。美國能罵中國,中國就不能罵美國?這不是雙重標準了嗎?更有人將批評趙立堅的聲音貶為中國的“漢奸文化”——不去鬥美國,只會鬥自己人。這一觀點有不少擁躉。它建立在民族主義的激憤之上,符合當下的“鬥爭”氛圍,更提出“對等報復”的堂皇理由,但其實也是似是而非的。全面評價這一觀點恐怕需要另文專論,這裡可以簡要提出一個核心的問題:所謂“對等”,是不是要讓中國在外交道義上與美國比“爛”,自降標準?

中国外交话语不应自废道义 | 张锋专栏

特朗普3月17日的推文公開妄稱新冠病毒為“中國病毒”。

特朗普上臺三年,美國的國際形象和國際權威一落千丈,美國霸權出現風雨飄搖之勢。一個重要的原因,在於特朗普本人的習慣性謊言、情緒性衝動和只顧一朝私利的內政外交使美國的信譽受到了二戰後罕見的巨大打擊。沒錯,特朗普、蓬佩奧和福克斯電視臺主持人等一些美國人出言不遜,使用“中國病毒”和“武漢病毒”這種具有侮辱性和歧視性的言辭攻擊中國。這些言論確實是中國輿論場應該嚴厲批判的,美國媒體和有識之士(包括政府官員和民主黨國會議員)也對此有諸多批評的聲音。但批評並不意味著中國要自降道義,和一些美國人一樣兜售陰謀論,特別是不能在政府的層面進行陰謀論的競賽。

中国外交话语不应自废道义 | 张锋专栏

特朗普使用“中國病毒”等侮辱性言辭攻擊中國,我們當然可以批評,但這並不意味著中國要自降道義。

我們何不以“君子不與小人鬥”的高風亮節,站在道義的高地,以堂堂正正之勢與美國在外交話語上進行競爭呢?何不讓美國自我墮落,喪失與中國競爭的道義優勢?

逞一時之快,與美國“口水戰”,美其名曰“以彼之道還施彼身”,是與美國鬥爭的下策,只會加大中國外交成本,削弱中國國際道義。

中国外交话语不应自废道义 | 张锋专栏
中国外交话语不应自废道义 | 张锋专栏

作者:張鋒,華南理工大學公共政策研究院教授、執行院長。

關於IPP

華南理工大學公共政策研究院(IPP)是一個獨立、非營利性的知識創新與公共政策研究平臺。由華南理工大學校友莫道明先生捐資創建。IPP研究團隊圍繞中國的體制改革、社會政策、中國話語權與國際關係等開展一系列的研究工作,並在此基礎上形成知識創新和政策諮詢協調發展的良好格局。IPP的願景是打造開放式的知識創新和政策研究平臺,成為領先世界的中國智庫。

國家高端智庫中國情懷 國際視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