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外輸入新增案例的那些病人,難道不會感染全飛機的人嗎,你怎麼看?

寶龍語言俱樂部


  • 有一個真實的例子可能與你相關。我一個英國好友從倫敦飛北京,正好與青島的首例境外輸入病例同飛機,當時要求居家隔離(現在是集中隔離),我這個英國好友非常嚴格的做了居家隔離,但到了第7天的時候出現了打噴嚏的症狀,他一下子就緊張了,害怕被感染。

首先,世界衛生組織官網指出,因飛機的機艙空氣質量受到嚴格控制,在飛機上傳播傳染病的風險很小。飛機的機艙空氣質量受到嚴格控制,每小時可換氣20至30次。此外,大多數現代飛機都有再循環系統,可再循環多達50%的機艙空氣。同時,再循環的空氣還將通過高效微粒捕集器(HEPA)的過濾,最後提供符合醫院手術室標準的空氣。

其次,交通工具上的密切接觸者是有嚴格的確定標準的。與病人坐在同一排及前後兩排的密切接觸者可能會感染病毒。這三排的病人叫做密切接觸者,青島感染者一旦確診,CDC會立刻給這三排的人打電話,通知他們去定點醫院醫學隔離,如果沒有接到電話,說明該病人與你的距離比較大。

再次,目前很少有機組人員出現聚集性感染的報道,說明大部分飛機的循環系統是可以抵禦病毒的傳播的。患者與密切接觸者之間的傳播,有可能是通過接觸同一物品造成的。


鄒顯彤


同機人員感染風險肯定是較大的,但是,攜帶者已經上了飛機✈️,這是事實,但是下了飛機。一旦確診全飛機的人為了自己也為了他人就自己在家自行隔離期滿吧,僥倖心理就不要存了,生命只有一次。對於那些有症狀的並且還要執意乘坐飛機的人,這是真正的道德問題,希望大家自律


元元751057


首先目前發現的境外輸入只是個例,一般大家這都會注意,有問題都會及時去醫院,當然極個別故意隱瞞的,相信國家會針對處理。至於會不會感染整個飛機的人,這個只能說有風險,關於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傳播,相信大家也都知道是有限制的,只要咱們做好個人防護,再加上國家的大力把關,我相信一切都不是問題


小熊貓和大熊貓


當然希望已經疑似感染的人儘量不要乘坐交通工具自覺不接觸人。但是如果我們不幸遇到同乘有這樣的情況,首先前三排後三排是最危險的,當然彼此都做好防護這種概率會低很多。現實中很多確診病例也並不是全家都感染,能不能感染和自身的體質,免疫力,和防護程度都是有關係的。所以大家出行一定要做好防護以防萬一。


st生如夏花


飛機有新風系統其實安全性比火車汽車要好,機艙被劃分為若干分區,空氣相對獨立循環。如果都戴口罩並不那麼容易感染。好像沒聽說空姐被傳染。


看看世界想想自己


飛機新風系統比較好,影響應該只是周邊人。如果都帶著口罩,手套會更好一些。注意不要揉眼,不要亂摸,回家進門前先脫掉外套,然後好好洗手,洗臉。有條件的最好再洗個澡。自主隔離14天。


40年駕齡的閒人野鶴


當然會感染啊,封閉空間裡風險很大,就算全身防護,也是會有感染的風險的。如果再摘口罩喝水吃東西,上衛生間,就風險更大了


嚕嚕露露CC


感染部份人是可能的,如果飛機上的人都不戴口罩,感染全機大部分人那就是必然的毫無疑問的。


老趙大趙趙建明


這個需要統計數據來做支持,不能靠想象


西紅柿cc


有些確定病例的家屬,每天無防護的朝夕相處,也沒被感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