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養老最低繳費年限,對人們有利還是有弊?人社部說……

隨著中國的快速發展,人們能享受得到的福利待遇也越來越多。五險就是國家對於公民一種普惠制的社會福利。養老保險更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個。

當我們到了一定的年齡,逐漸喪失勞動能力,如何度過晚年變成了人們首要考慮的問題。養老保險也就應運而生。國家的社會養老保險也在慢慢完善。

那麼養老保險又是如何繳費的呢?《社會保險法》中第十條,職工應當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由用人單位和職工共同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非日製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可以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由個人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

取消養老最低繳費年限,對人們有利還是有弊?人社部說……

自由職業由自己來繳,而如果是在崗職工,養老保險則是單位繳納20%,個人繳納8%。相對而言,個人繳納的負擔比較少,最低繳費時間是15年。

領取養老保險繳費的基本條件要滿足三個。一個是本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並辦理了退休手續;二是所在單位和個人依法參加養老保險並履行繳費義務,三是個人累計繳費時間滿15年。

社會養老金由社會統籌基金支付的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個人繳納的8%歸於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的錢,根據退休年齡分為不同月數計算在基本養老金裡每月發放。60週歲退休的,按照139月發放,領取完139月,個人賬戶全部領完了,但是如果參保人依然存活,照常發放。如果在139個月內沒有領完就死亡的,剩餘月數會當成遺產繼承。

取消養老最低繳費年限,對人們有利還是有弊?人社部說……

現在我國養老保險是多繳多得,長繳長得。但是很多人都覺得這些滿足不了以後養老的需求,有條件的會購買商業保險。但是購買商業保險需要謹慎些,很多人在這個上面吃了不少的虧。

養老保險的最低繳費年限也是人們密切關注的地方。我國目前養老保險費最低年限為15年,在這180月中,如果繳費中斷後,雖然可以補繳,但是會影響養老金的待遇。

也有很多消息傳出取消最低繳費的規定或者延長最低繳費的時間。人社部去回答:“針對我國日趨嚴峻的人口老齡化形勢,會做出一系列的養老保險改革措施,建立更加公平且可持續的養老保險制度。”

取消養老最低繳費年限,對人們有利還是有弊?人社部說……

養老保險的計算方法也是比較複雜的,在崗職工與個體勞動者的繳費方法是不一樣的。企業繳費額是由核定的企業職工工資總額*20%組成,職工個人繳費額是有員工工資的60%—300%*8%。而個體勞動者和自由職業者的繳費額由核定繳費基數*18%組成。

養老保險繳費基數每個地區都不一樣,每年都有改變。以各個地區年度職工社會平均工資為基準。

疫情期間,財務部副部長餘蔚平在發佈會上表示,我國養老保險制度運行總體是平穩的,雖然隨著人口老齡化程度的加劇,部分地區出現了基金收支壓力加大的情況,但是基金的累計結餘人在不斷增加。

取消養老最低繳費年限,對人們有利還是有弊?人社部說……

“通過上述這些措施,我們能夠做到兩個不折不扣。一是不折不扣的落實好階段性減免社保費的政策,切實減輕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的負擔。二是不折不扣的確保養老金按時足額髮放,切實維護廣大退休人員的養老權益。”餘蔚平說。

疫情雖然來是兇猛,國家也在疫情中積極調整減免社保費以減輕企業的負擔並保障人們的養老權益。相信在國家的調控下一定會渡過這次困難。國家在慢慢完善養老體系,讓人們老有所養,免除了後顧之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