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野道夫:熊走進我的帳篷,我按下最後一次快門

如果有前世,

星野道夫,一定是生活在阿拉斯加的愛斯基摩人。

因為前世的心願未了,

才會放棄熱鬧繁華的東京,放棄熱門高收入的金融工作,

跑到了冰天雪地的阿拉斯加開啟了他野生攝影生涯,

並以震驚世界的死亡作為結束。

22歲以前的星野道夫就是“別人家的孩子”,

就讀於亞洲第一學府慶應私塾大學。

從經濟系順利畢業後,

接下來的劇情應該是這位高材生順利去東京謀得一份工作。


然而從小對極北之地產生的嚮往,

讓星野道夫“叛逆”地選擇了另一條人生軌道。

他去做了兩年不起眼的攝影助理——

一個人跑到阿拉斯加的荒野,

從此把自己的靈魂都交給了那片淨土。

“人的一生,總是為了追尋生命中的光,而走在漫長的旅途上。”

荒野於他不是一時的熱血,

而是積攢已久等待迸發的激情。

有著一股特殊的能量,

舍不下、忘不了,

魂牽夢縈。

孩童時期,一本《西頓動物記——北極大荒野》他可以翻上好幾遍:

原來除了熊出沒的北海道,世界上還有如此神奇的地方?

於是在16歲時,

他揹著帳篷隻身一人,在美國徒步旅行三個月。

19歲時在舊書店,他邂逅了一本《Alaska》攝影集。

自此,他記下了這個叫“Shishmaref”的愛斯基摩村落。

他用蹩腳的英語寫了一封只有地址沒有收件人的信:

“我什麼工作都會做,請問能讓我寄宿在您那裡的某戶人家嗎?”

21歲,他如願踏上阿拉斯加的土地,

和當地人一起狩獵、製作食物和皮毛,他說這三個月抵得上過去二十多年!


24歲,受到阿拉斯加的感召,他帶著相機進入了阿拉斯加大學野生動物管理學系,

從此成為一名與極北的大自然與野生動物為伴的荒野獵人


那時,他還住在學校附近圓圓滾滾的小木屋裡,

小木屋裡沒有水、洗澡、上廁所都得外出解決,

而這樣的日子他覺得有趣極了,

這沒水的日子一過就是10多年,

他的照片也拍了10多年……

除了偶爾為不可思議的極光停下腳步,

所有人都駕著雪橇返家,

只有星野道夫行走在封閉的山谷

他揹著沉重的拍攝器材和露營用具,拍下了一張張最美好的照片。

但相比風景,他更愛的還是動物。

他說,我就是為了動物而生。

出入陌生的野生叢林堅持不帶槍,

這是星野道夫在阿拉斯加不變的原則。


因為只有這樣,

他才會保持人面對動物應有的緊張感,

也容易接近這些自然生靈。


有一次在阿拉斯加麥肯來國家公園,

他正準備燃火泡咖啡時,

突然發現眼前不到十米的地方出現了一頭眼冒綠光的狼。


正常人的反應是什麼?

轉身就跑


可星野道夫不是。

第一秒,他以為自己眼花了,

第二秒,下意識地就拿起相機,

祈禱著“無論如何讓我先拍完”,

不要命地按下了慢速快門。


當他拿過揹包準備換膠捲時,

那頭狼突然向前了!

不是衝著星野道夫,而是叼起相機就跑。


好一會兒他才反應過來,

那是新買的尼康F3,老貴了!

要相機不要命的星野道夫又反過來去追狼,

幸好那頭狼嫌棄相機重把它扔在了路邊,

星野道夫感慨:

自己的“命”保住了

他常常感慨生不逢時,

沒有在最好的時候遇見阿拉斯加,

美洲大平原上的野牛已經消失,

印第安人不再與大地息息相關,

偉大的風景都已成了傳說,

只有馴鹿,還是幾千年前的樣子。

因此,為了拍馴鹿,

他每年六月都要去布魯克斯的山谷,

這個時候正是尋常人所謂的春季。


然而連續十三年,

即使是在天氣回暖的日子裡,

他也沒有在山谷裡遇到任何人。

只有,

佈滿青苔的岩石、凍土帶上隆起的小山丘、極北的風

陪著他。

他是如此的熱愛動物,

去也沒想到,自己會有那麼一天,因熊而逝。

他拍的熊

或嬌憨、或孤獨、或懵懂

他曾說過,

“熊的存在,喚醒了人類作為生物的緊張感。


如果熊從這片土地上消失,

在野營的夜晚,不用擔心什麼而輕鬆入睡,這又是多麼無趣的自然啊。”


說不定他早就預料到,

自己有一天會與熊如此相遇。

1996年,43歲的星野道夫到俄羅斯勘察加半島拍攝。

他興奮地找不著北,

激動地對妻子說,

你知道嗎?

那裡就和50年前的阿拉斯加一模一樣!


蠻荒大地,

就如世界初開一般,

然而,就是這樣理想的景象,

最終留下了他。

一隻棕熊

揚起巴掌

狠狠地朝他拍下

……

有人說,星野道夫是寂寞的。

在荒涼的土地上守了二十多年,

漫長的歲月裡,

甚至連個說話的人都少有。


然而

他的樂趣少有人能體味,

能懂的人都在阿拉斯加。

許多人說自己熱愛自然,

深入叢林、潛入海洋,

體驗一段時間後便心滿意足而去。

真正能長待在自然裡的能有幾人?

真正能忍住寂寞孤獨的能有幾人?


“不同的人,

即使站在同一個地方,

透過各自的人生,

看到的風景也會有所不同。”

不知現在的星野道夫看到了何樣的風景?


也許仍一心一意地守護著夢想中的荒野。


————————————————————————

聲明:刊載此文章,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及時與我們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或依法處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