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川異域,風月同天講述的是跨度長達1500多年的中日友誼

在日本捐助湖北物資的包裝箱上,除了兩國國旗,“加油中國”外,還附贈8字漢詩:“山川異域,風月同天”。見證了1500年的中日友誼!

山川異域,風月同天講述的是跨度長達1500多年的中日友誼

日前,一幅普通的捐贈物資圖片,一下子刷遍了朋友圈。那是幾箱包括20000個口罩和一批紅外體溫計的防疫物資,捐助方是日本漢語水平考試HSK事務局,受贈方是湖北高校。20000個口罩和一批紅外體溫計,在海量的捐贈物中,並不特殊,它們之所以能引爆網友熱議,還在於它的外包裝太吸睛——在打包物資的紙箱上,除了兩國國旗、“加油中國”外,還有一行小字: “山川異域,風月同天。”

日本給湖北的捐贈物上,為何會寫“山川異域,風月同天”?

“山川異域,風月同天”,對仗很工整。“域”是地,對“天”。“山、川”對“風、月”。山與川,都在地上,依附於地。一個國度的山川,不可能跑到另一個國度。而天上的風月,則不受此拘限,不同國度的人可以共見。

其實,這8個字對於揚州人來說特別熟悉,在大明寺鑑真紀念堂前有一塊石碑就是趙樸初親筆書寫的對聯;而在大雄寶殿前西牆壁上,同樣也有一塊石碑,刻著“山川異域,風月同天”8個字,體現著中日友誼的源遠流長。

據瞭解,這句偈(jì)語出自1300年前,日本長屋親王《繡袈裟衣緣》,《全唐詩》中收錄:“山川異域,風月同天。寄諸佛子,共結來緣。”長屋親王,是日本當時的宰相。唐玄宗時,長屋曾經命人制作千件袈裟,繡這四句偈語在上面,送給大唐高僧們,鑑真大和尚看到後非常受感動,毅然決然的披上了這件袈裟,發心去日本傳法,6次東渡,歷經劫難,終不言悔,譜寫了中日關係最輝煌的最感人的一幕。

1500年後,這兩句詩再一次以這種形式出現在我們面前,再一次感動了我們。

在這批物資中還有兩句詩“豈(qǐ)曰無衣,與子同裳”。

這兩句出自《詩經 秦風》。是戰國時期,秦國的一首戰歌。這兩句的意思是:怎麼能說沒有衣服呢?來,我們同穿一件。

這批物資裡裝的正是我們一線醫務人員用的防護服。

所以,當我們看到這兩句詩的時候,比“山川異域,風月同天”更加滾燙,更加鼓舞士氣。

其實,“山川異域,風月同天”這八個字,並不是現代日本人的創造,而是源自1500多年前的一首漢詩《繡袈裟衣緣》,其作者是唐玄宗時代(日本奈良時代)的日本長屋親王。《繡袈裟衣緣》全詩共四句,其詩曰:

山川異域,風月同天。

寄諸佛子,共結來緣。

長屋親王的這首《繡袈裟衣緣》,後來被收錄於《全唐詩》中。這首詩的背後,還有一段中日兩國友誼交往的感人故事。

山川異域,風月同天講述的是跨度長達1500多年的中日友誼

長屋親王是誰?

長屋王是天武天皇之孫,高市皇子的長子,其母為天智天皇之女御名部皇女,其妻為吉備內親王,是奈良時代的皇族、公卿。長屋王在慶雲元年(704年)直接升為正四位上,5年後升任從三位宮內卿,又7年升為正三位,可謂是會仕途得意、官運亨通。

遷都平城京(今奈良)後,日本政壇出現了一股新興的勢力,那就是以右大臣藤原不比等為代表的藤原家族,藤原家族在為與日本皇族勢力相抗衡的新權貴。長屋王雖屬皇族,但是,他的妻子吉備內親王卻是藤原不比等之女,兩人為翁婿關係,所以,相處還算平和。

靈龜3年(717年)左大臣石上麻呂去世,作為皇族的長屋親王連升幾級,一舉升為大納言,成為地位僅次於太政官的右大臣藤原不比等的當權人物。

長屋親王升任大納言兩年後,他的岳父兼政敵藤原不比等去世。因為,藤原不比等的四個兒子當時都很年輕,議政官中,只有當時任參議的藤原房前在職,因此,長屋王作為皇族勢力的代表成為了政界的主導者。不久,長屋王升為從二位右大臣,受賜帶刀資人十人。神龜元年(724年),在聖武天皇即位的同一天,長屋王升為正二位左大臣(相當於華夏諸朝的百官之首的宰相)。長屋王執政期間,為了解決耕地不足的問題,還制定了著名的“三世一身之法”(一種獎勵開荒的政策,持續開荒者的第三世即孫子可以獲得荒地的所有權)。

長屋佈施與鑑真東渡

長屋親王執政時,是唐朝的玄宗時代,當時,中日兩國的交往頻繁,主要是日本的遣唐使頻頻來朝。唐玄宗時,一心向佛的長屋親王曾經命人制作千件袈裟,繡上“山川異域,風月同天。寄諸佛子,共結來緣”四句偈語在上面,讓遣唐使帶到大唐,送給大唐的高僧們。

長屋的四句偈語,後來被人加了個《繡袈裟衣緣》的詩題,收錄於《全唐詩》中。其詩前題注為:“明皇時,長屋嘗造千袈裟,繡偈於衣緣,來施中華。真公因泛海至彼國傳法焉。”

題注中的真公,就是唐代著名的鑑真和尚。據注所說,鑑真東渡,與長屋佈施袈裟有關。對此,在《唐大和尚東征傳》中,也有較為詳細的記載。鑑真和尚在決定前往日本傳戒律時,曾與眾弟子有過長談,《唐大和尚東征傳》對虎的記載為:

時大和尚在揚州大明寺為眾僧講律,榮叡、普照至大明寺,頂禮大和尚足下,具述本意曰:“佛法東流至日本國,雖有其法,而無傳法人。日本國昔有聖德太子曰:‘二百年後,聖教興於日本。’今鍾此運,願大和尚東遊興化。”大和尚答曰:“昔聞南嶽慧思禪師遷化之後託生倭國王子,興隆佛法,濟度眾生。又聞,日本國長屋王崇敬佛法,造千袈裟,來施此國大德眾僧,其袈裟緣上繡著四句曰:山川異域,風月同天,寄諸佛子,共結來緣。’以此思量,誠是佛法興隆,有緣之國也。今我同法眾中,誰有應此遠請,向日本國傳法者乎?”

上文的意思是:當時的日本,在經過了“大化革新”之後,農民迫於賦稅徭役,不少棄地逃亡,私自剃度為僧,把寺院作為避難所躲避課役,導致僧侶成分複雜,紀律廢弛。而中國則有一套嚴格的戒律制度。日本的當權者和佛教界迫切需要建立制度,於是,日本指派來榮睿、普照二位僧人,攜帶長屋親王的千件袈裟,隨第九次派“遣唐使”來朝。

榮睿、普照二人輾轉來到揚州,送上長屋親王的袈裟,請求鑑真渡海傳法,但是,由於當時航海技術不發達,遣唐使也有不少喪生於大海的。有僧人面對這樣的請求,認為“彼國太遠,生命難存;滄海淼漫,百無一至”。而鑑真卻說:“是為法事也,何惜身命?諸人不去,我即去耳。”

鑑真正是披上了這件袈裟,發心去日本傳法。歷經千辛萬苦,天寶十二年(753年),鑑真第六次終於東渡成功,此時他已雙目失明,66歲高齡。日本朝野上下非常感激,熱烈歡迎他。孝謙天皇頒詔,封“傳燈大法師”,在國寺東大寺立戒壇。10年後,鑑真圓寂。

山川異域,風月同天講述的是跨度長達1500多年的中日友誼

長屋親王之死

回過頭來再說說長屋親王的結局。其實,在鑑真渡海踏上日本國土時,長屋親王早已在24年前的一件事變中喪生。

在當時的日本政壇,本來是有兩股勢力的,一個以長屋為代表的皇族,一個是以藤原家族為代表的外戚。藤原不比等死後,長屋王的權勢日增,這讓藤原不比等的兒子們(藤原四兄弟:藤原南家之祖藤原武智麻呂、藤原北家之祖藤原房前、藤原式家之祖藤原宇合、藤原京家之祖藤原麻呂)很不爽。

藤原不比等生前,藤原四兄弟與長屋王礙於郎舅關係,並沒有撕破臉。但在藤原不比等死後,圍繞著藤原不比等之女、聖武天皇之母藤原宮子的稱號,長屋王與藤原四兄弟發生衝突,對立關係開始顯現。

除了政治上的對立之外,當時聖武天皇身體病弱,又只有安積親王一個兒子。聖武天皇和安積親王假如有什麼不測的話,聖武天皇的姑姑吉備內親王與長屋王所生的膳夫王等三王就成了皇位的有力繼承者。這也使藤原氏視長屋王一族為眼中釘,一直想找機會除掉長屋這個絆腳石。

機會於來了。神龜6年(729年)2月,漆部君足和中臣宮處東人密告“長屋王密習左道,欲顛覆國家”。這是種什麼罪行呢?簡單來說,就是與漢武帝時代的“巫蠱之禍”類似,說是長屋親王以巫術害人,危害皇室。藤原四兄弟得報後,便趁機在聖武天皇處進讒言。

聖武天皇聽信一面之辭,當夜就派遣使節閉固三關。式部卿藤原宇合率衛門佐佐味蟲麻呂、左衛士佐港島家道、右衛士佐紀佐比物等,將六衛兵包圍長屋王的府第。第二日,聖武天皇派遣一品舍人親王、新田部親王、大納言多治比池守、中納言藤原武智麻呂、右中辨小野牛養、少納言巨勢宿奈麻呂等人逼問長屋王謀反之事。長屋王被迫自盡,享年四十六。長屋王之妻吉備內親王和長屋王之子膳夫王、桑田王、葛木王、釣取王全部自縊而亡,史稱“長屋王之變”。

長屋親王自盡後,藤原四兄弟的妹妹、聖武天皇的夫人藤原光明子被立為皇后,開始了藤原四兄弟掌權的時代。後來,造成“長屋王之變”的誣告者之一中臣宮處東人被長屋親王的粉絲大伴子蟲所斬殺,事後,大伴子蟲並沒有被問罪,因為,朝野上下都明白,中臣宮處東人的行為是“誣告”。長屋親王自殺18年後,藤原四兄弟就都死於當時流行的天花,當時有傳言這是被逼迫自殺的長屋親王的惡靈作祟的緣故。

如今,長屋與鑑真都已作古千年,但是,這段歷史往事卻不會被時間的塵埃所淹沒。1500年前,日本的長屋親王送來袈裟,帶著“山川異域,風月同天”這8個字;今天,日本漢語水平考試HSK事務局送來的醫療救助物資上,又帶上這8個字——這8個字背後,講述的是跨度長達1500多年的中日友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