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宏順:旺溪瀑布(遊記)


鄧宏順:旺溪瀑布(遊記)


流過隆回縣小沙江鎮旺溪村的這條河叫西洋江,世之稀有的旺溪瀑布群,是西洋江最激動的十里長舞!

有如萬馬奔騰,有如戰鼓齊鳴,有如滾地長雷!我站在旺溪村部前,讀“小沙江鎮河長公示牌”上的文字,已經能聽到旺溪瀑布奔騰的聲音,已經能看到旺溪瀑布上空與天雲相融的水霧。“河長公示牌上”寫著,西洋江源頭在白馬山。白馬山是雪峰山的群峰之一,海拔1781米,到達旺溪時,西洋江從小到大,已經走過了不少的水程。

跨在西洋江上的亭橋剛剛建成,銅亮的圓柱上還在散發著木質的芳香。過橋後,隨灌溉渠道的清澈水流步行不遠,腳下便是咆哮、怒吼的旺溪瀑布第一級的瀑口。


鄧宏順:旺溪瀑布(遊記)


驚人的景觀誘人沿遊道曲拐而下,一種震耳欲聾的聲音像從白雲裡降下,像從大地上冒出,又像從空谷裡撲來。其勢洶湧,似不可擋,我站在觀景平臺上感受到大地同在顫動!

雲霧蒸騰處兩山緊扼,留下懸崖峭壁,形如斷河絕地。但西洋江以勇猛的姿態從半空中一躍而起又順勢而下,其身姿是那樣驕健、那樣從容,那樣輕盈,又那樣豪邁!

迎面而來的巨瀑凌空映日,噴雪吐銀,似欲飛過天空落到另一方山巔,令人遙望瀑布時必須仰面朝天!

滾滾奔流的西洋江水,迅即拉成數十米長絹鋪展而下,拱成數十米彩虹飛架而下,也碎成億萬顆冰花玉屑散落而下。潭壁圍成巨大的銀盤,耀眼的銀珠從潭面井噴而出,成簇成串,滾滾而來又源源不斷。

我轉身再看水流碎成一潭銀白的雪花後,又如何復歸清澈的河流。


鄧宏順:旺溪瀑布(遊記)


我聽到了岩石與水流在訴說著滄桑與嚮往。

水流與岩石在數百萬年的歲月裡誓約相守,彼此相剋相依,在相互得失中走向有海的遠方。


鄧宏順:旺溪瀑布(遊記)


最初是無形的水流以妻子般的柔情打磨河床。旺溪的遊步道旁出現的多處碳化木的岩層告訴我們,那是在古生代的三百萬年左右,這裡的地質發生了鉅變。應該從那時起,無數的涓涓細流就由陽光和風雨相伴,自上而下,自山巔而山腳,開始尋找同流和切割自己的通道。當無數細流彙集之後,慢慢增大的水力沖走了沿途的泥沙、以及由於失去泥沙的穩固而崩塌的土石,才有了最初的河床。但柔而無形的水流輕輕劃開旺溪這塊地殼之後,不斷遇到無法雕琢的堅硬岩層。於是,水流在精雕細刻的同時,也運用了粗獷,如斧劈,如刀砍,讓旺溪留下一道道數丈之高的懸崖。在以地質年代為單位的施藝工日裡,終於完成了西洋江上最精彩的多級旺溪瀑布的構想。


鄧宏順:旺溪瀑布(遊記)


如今的西洋江水,可以在唐朝詩人李白丈量出的“三千尺”懸崖上跳躍,可以在天坑般的淵潭裡小憩,可以在滑滑板一樣的水槽裡耍嬌,可以在密林森羅的十里長灘上輕歌曼舞。


鄧宏順:旺溪瀑布(遊記)


後來,是堅硬的岩石以丈夫般的刀斧雕刻著柔韌的西洋江水。岩石從與水流相遇開始,就以強勁的骨骼和應有盡有的解數,把水流擺弄得千姿百態。


鄧宏順:旺溪瀑布(遊記)


潭水欲出,崖石如瘦骨大漢將其扼鎖,讓河水勢不得放,怒從空墜,遂成瀑布!

躍入深潭又被岩石圍成的懷抱緊緊擁住,使其平化成鏡,浮光耀金,照山映水!

流出潭口,巨石復如壯漢以身相擠,使其壓成絞麻,捏成花瓣!

再或長石夾空,橫臥河中,逼水流凌凌而語,從石腋下曲曲鑽過!

繼又亂石堵灘,將河水碎成白亮如雪的梨花園地。


鄧宏順:旺溪瀑布(遊記)


過一、二級瀑布後,我隨水追花而行,經回灣潭瀑布、過金子潭瀑布、賞仙牛潭瀑布,以及驚歎因豐水期而從兩岸懸崖上垂落下來的多處亮如冰柱、白如素練的未名瀑布。沿途瀑布無數,古木蔽日,藤蘿如蟒,又無一民房建築,不見一丘稻田,一塊菜地,惟有彎彎翠竹如弓如旗,不時低首舔水,令人想起“傲骨梅無仰面花,虛心竹有低頭葉”的美妙聯句。身處其境,恍若踏進數百萬年前的古木老林。


鄧宏順:旺溪瀑布(遊記)


青山翠峰,犬牙交錯,遠看如左右兩手交指相扣,河流隱身,不知去向;而近在河谷兩岸閒步,與西洋江水相依而行,又不辨山形,不聞水聲,如老子所言,“大音稀聲,大象無形"。但心靈更為敏捷,彷彿思接千載,視通萬里。想這河水通資江到洞庭至長江入東海的邁邁征程,雖千險萬阻而不折不回,我無不歎服,無不愉悅,無不信念俱增。


鄧宏順:旺溪瀑布(遊記)


旺溪的十里瀑布,是岩石的長卷,河水的花帶,更是健身怡神的樂園!

(庚子年二月十八日遊旺溪瀑布記)


鄧宏順:旺溪瀑布(遊記)


作者簡介:鄧宏順 男,湖南辰溪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員。在人民文學出版社等出版有長篇小說4部,在《收穫》《當代》等雜誌發表中篇小說50餘部。時為湖南省作家協會名譽主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