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中都說“底大一級壓死人”為什麼C畫幅如富士XT30,尼康D500又很暢銷呢?

攝影微談


所謂“術有專攻”,很顯然尼康D500有這和D4/5相差無幾的機械素質。作為一款專業半幅機,它的優勢絕不是“底”。

通常購買D500的人要麼是專業攝影師將其作為副機使用。或者專拍鳥獸體育攝影師利用半幅機身加全副鏡頭的闊焦特性作為主機用。

另外每秒10張的連拍速度足可以對付大部分的抓拍需求。

以下照片均為尼康D500拍攝


彌生俊的視界


同樣是c幅機,但是這兩者暢銷的緣由不同,先說一下富士的xt30。

富士的相機大多以其復古精緻的外形吸引人來購買,從入門級的微單xa、xm系列,到中端的xe和xt系列,再到旗艦的xh系列,還有便攜的x和xf系列與旁軸的xpro和x100系列,全都是滿滿的復古情懷。 在富士相機的關注榜與銷售榜中,目前最受歡迎的是xt30,為什麼會是它呢?這得從富士相機的群體定位來分析。 首先說一下入門的微單,入門相機一般都是面向於沒有攝影基礎的人,成為他們的第一部相機,但是這些人使用相機的機會不多,購買的原因可能僅僅是給富士漂亮的外形吸引了,或者買去旅行後卻發現沒有手機實用就直接扔在一旁落灰了。這一群人購買相機的意願不大,可能很多都是衝動之下才會購買,因此這個定位的相機不會賣得太好。

接下來是旗艦微單,旗艦微單因為操控複雜、售價昂貴,如果不是有特別需求也不會去進行購買,因此銷售一般來說也不會太好。

而便攜和旁軸系列,它們都是面向特定群體的,這些人或者是隻想購買一部便攜機作為備用機使用,或者是特別喜歡旁軸相機的人,但是這個群體一般都不會不大。

對於數碼相機來說,銷售最好的往往是定位中端的產品,因為這類相機的更新快、價格適中、功能齊全,比較適合具有一定攝影基礎的人,這些人購買攝影器材的意願較強,會比較關注相機的各種參數,對比之後再進行購買,所以往往是新款的、性價比最高的機子賣得最好。 在xe3、xt30、xt3這三者中,xe3是2017年的老產品,xt30是2019年的產品,使用了新的傳感器、對焦系統等,無論是操控還是畫質都實現了質的飛躍,所以雖然它們的價格相差了1800左右,絕大部分人還是選擇了新款的xt30。為什麼xt3又沒有xt30賣得好呢?主要還是因為太貴了!這兩者的價格整整相差了3500塊左右,雖然xt3的視頻和操控要好一點,但是實際使用卻相差不大,因此很多人都投進了xt30的懷抱。

而尼康的d500之所以還有這麼多人購買,主要還是因為具備雄厚的“家族遺產”。索尼沒有在相機領域發力之前,相機界主要由佳能和尼康統治,從入門的初學者,到普通愛好者,到職業攝影師,他們手上的相機一般都是這兩個牌子,經過了多年的積累,到2017年10月份的時候,佳能的EF鏡頭已經生產了1.3億支,而尼克爾鏡頭到2018年10月的時候也突破了1.1億支。在購買這些鏡頭的人當中,有那麼一群人,他們一般都是先購買昂貴的長焦鏡頭,然後根據鏡頭來配上相應的機身的,他們在乎焦段比畫質更甚,他們就是野生動物、體育運動和天文攝影愛好者。對於他們來說,相機的轉換系數高一點,就代表著可以拍得更遠一點。因此對於這些長焦愛好者來說,一部品質優秀的c幅相機可以說得上是剛需。 尼康d500的定位是專業相機,操控和畫質達到了一流的水準,而優於全畫幅高速相機的地方在於它用上了較小的c畫幅感光元件,可以提供1.5倍的轉換系數,在長焦鏡頭中的應用非常突出,例如一支800mm的鏡頭在不加增倍鏡的情況下就可以達到1200mm的效果,這個在天文和野生動物攝影領域簡直是太實用了,而體育新聞記者一般都是拿來做全畫幅的備用機使用,全畫幅負責廣角和中焦段的拍攝,d500負責長焦拍攝,因為具有1.5倍係數,還可以省下了一筆購買鏡頭的錢。


燮zz


分享一組XT30的片,反正我覺得這個機器足夠好了,我不是專業攝影師











福神來了


剛剛查了一下兩大網站的單反銷售數據,其中天貓的銷量冠軍是佳能 EOS 200D 單反套機 (EF-S 18-55mm)

京東的銷售之冠是佳能(Canon)EOS 80D 單反套機(EF-S 18-200mm f/3.5-5.6 IS)

的確,正如題主所說,底大一級壓死人,相對於全畫幅單反相機來說,畫質上的確要比半幅相機好很多。但問題是用戶購買相機除了畫質,還會考慮其他的因素。

便捷性

這個非常重要的,其實大部分人買相機主要是為了記錄生活。平時拍拍家人,外出旅遊拍拍風光和一些紀念照。半幅機的小巧輕便就更有優勢了。

用途

如果你不是職業攝影師,拍的照片也不打算打印出巨幅海報的話,半幅相機的性能是完全能夠滿足我們的需要的。

預算

這點也很重要,4200元就可以入手EOS 200D ,而全畫幅相機至少也得是萬元的投入吧。

所以綜上考慮,這種小型的半幅相機,包括題主說的富士XT30,尼康D500,更受市場歡迎就不足為奇了吧。


手機攝影手冊


這個問題很有意思,也是很多人在這方面的誤區。

“底大一級壓死人”,這句話是單純地從畫質上來評判的,因為“底”越大,所能承載的信息量就越多,畫質就越好。但就攝影來講,特別是在專業攝影領域,畫質只是一個方面,並且不一定是必要考慮因素。在專業攝影上,攝影師考慮的更多可能是相機是否更加適合自己的攝影領域,比如新聞攝影可能更多考慮的是高感,比如在極端環境下更多考慮的是相機的穩定、可靠性等。

像富士XT30,這復古造型的高顏值相信就已經吸引了很多人,再加上其比較親和的價格、小巧的機身、誘人的高感、快速準確的眼控等,勢必圈了很多攝影愛好者和專業攝影師。

而尼康D500半幅頂級旗艦,連拍速度最高達10張、擁有153點多點對焦等性能比肩全幅高端d5,而價格卻低了很多,還有D500高感的良好表現,使其成為新聞、體育等方面攝影師的最愛。

所以,畫質並不是相機唯一衡量的標準,何況這兩款機型的畫質還相當不錯!攝影師在選擇適用自己的相機時,還會在對焦、連拍、高感以及相機的穩定、可靠性方面來考慮。

這兩款機型暢銷,說明這兩款機型定位消費群準確,完全迎合了這部分消費群體的使用需求,加上便攜、高顏、價格優勢等,就不難理解其暢銷的原因了。


南方之南


便宜才能暢銷,與底多大無關。



她大叔521


就跟曝光三大參數共同約束拍照時的選項一樣,挑選設備有三大參數約束你的選擇:畫質,尺寸份量,價格。全副主打畫質,半幅主打輕便,價格也有優勢。畫質上雖然有犧牲,但在很多應用場景下已經夠用,尤其對眾多非專業人士的發燒友來說。可以想象發燒友的數量要遠遠多於真正靠攝影吃飯對畫質有極致要求的專業人士的數量。所以半幅暢銷一點都不稀奇。


無聊時也會發發評論


相機買的不是單單是個底,還有機身的性能和用途,綜合考慮的,看了很多人說職業攝影師用全畫幅用中畫幅還有大畫幅,其實不準確,首先職業攝影師對於器材來說就是工具哪個順手滿足需求用哪個,而職業攝影師又分很多種,有的看中對焦,連拍,有的看中像素解析度,有的看中便攜耐全天候,而畫幅越大像素可以做的更高,可以輸出更大畫幅和提供極高的解析度。

而我也作為一名職業攝影師恰恰是全副改富士半幅,因為帶來的輕便是全畫幅無法相比的,還有就是常說的性價比,如果準備2萬元購買一臺xt3和3支幹活的頭能完成的工作,何必去買更貴更重的相機呢


天誠小攝


c畫幅在體積上輕便性上佔有優勢,相機可以揣在口袋,在日常生活記錄中我們需要這類便捷性的攝影工具,(莫和我說手機。。它的反應敏捷性和相機比是小孩玩具級別的)。相機的畫質並不是最重要的,更重要是操作和對焦的快狠準。。況且c幅和全幅在平常應用中真差別很小,還有鏡頭的素質對畫質的影響是巨大的。


徐渚


雖然說底大一級壓死人,可不是所有人都對畫質要求很高。半幅或m43畫幅雖然畫質方面不如全幅,但是相差也不是非常明顯。半幅的畫質對於業餘攝影和旅遊記錄的人來說也基本足夠用了。外加價格比全幅便宜,更便攜。


分享到:


相關文章: